“协同交流,共促成长”——海口市初中市级骨干培养对象研修班第三组培训汇报

大美海景.体卫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了加强海口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2023年8月24日上午,由辽宁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培训中心主任陈莹教授给全体骨干教师开展《“幸福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思考》讲座。当日下午,由海南省农垦中学副校长徐强开展了《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历程与关键问题》讲座,经过一天的学习培训,第三组43位老师收获满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幸福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陈莹教授</span></p> <p class="ql-block"> 幸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人的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日常活动中感受到的流畅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幸福,陈教授以辽宁沈阳的做法进行了分析,从学生、教师、人民群众三个方面分析找到幸福幸福、体验幸福、获得幸福的具体措施。接着,陈教授通过双减分析幸福教育与双减的联系。2021年,“双减”政策颁布,双减是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陈教授以“沈阳实践”为例进行深度的剖析,通过构建五育并举,从作业负担、校外负担、课后服务、教学质量、校园生活等五个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陈教授指出:通过多学科的问题解决和“通过第一原则进行推理”来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如独特的教育理念;养其根、蓄其力;养其根、立其本;养其根、定其力等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批判思维、创造思维。</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颁布,其中一个主题是跨学科实践,在教学中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呢?陈教授通过解读课标、分析案例引导老师设计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的幸福体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新时期课程改革历程与关键教育教学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徐强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幽默风趣,先是现场问了问大家对垦中的了解,迅速让大家提起了兴趣。讲座的开头,徐老师就向我们分享了在陪家人去泡蓝洋温泉、爬五指山的时候所绘制的画和所做的事。这段分享,让会场老师们自发地响起了掌声。</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展示了各种有趣的图片,以此为案例,给我们讲述了很多不同的故事,从中提炼出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等等。</p><p class="ql-block"> 人工智能的崛起,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例如无人驾驶、生物识别系统等,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在自主意识方面,AI还不能取代人类。徐老师说,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新时代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式,到底学生怎么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 新时期课程改革一轮又一轮,但很多理念是一以贯之的。徐老师展示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希望老师们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对育人目标的变化和提升。老师们需要研读课标中教学建议的主要变化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用他去喀纳斯湖的旅行为例子,写了相对应的双基目标、三维目标、核心素养。通过具体的案例,徐老师带我们对比了各种目标的不同写法。</p><p class="ql-block"> 最后,徐老师倡导大家从育儿经验来总结教育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回去可以多多研读课程方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第三组教师全神贯注学习并好笔记,每人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8月24日上午培训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海口市海景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李子莹</span></p><p class="ql-block"> 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过程。首先,我认为要从对教育的使命和价值观出发。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公民意识等。这些价值观将指导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和社会能力。</p><p class="ql-block"> 其次,在形成教育理念时,需要结合自己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和专业知识。我的理念会反映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观察和体验。这将帮助我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p><p class="ql-block"> 此外,不断的教育研究和专业发展也是形成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学法、课程设计等领域的知识,我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最后,教育理念也需要持续地与同行、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反思。倾听不同声音,从中汲取经验和建议,有助于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通过明确价值观、结合经验和知识、持续学习和与他人交流,我相信我可以逐渐塑造出一个独特而有深度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出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韩皓</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聆听了辽宁教育学院陈莹老师《“幸福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思考》的报告,陈老师以沈阳开展的“幸福校园”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将“幸福教育”的内涵、建设初衷以及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建设过程娓娓道来,令人如沐春风,目前存在的困难也让我深思:是啊,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p><p class="ql-block"> 毫无疑问,除了知识能力等要求,我们还要培养幸福的孩子。幸福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求,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上满意的体验和感受。幸福教育是将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培育人的感情为目的,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么实现幸福、珍惜幸福呢?必不可少的就是进行幸福的教育。而我们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幸福感才能进行幸福的教育。对此,陈老师给了详细建议,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的幸福教育实践路径,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教师要处理好的五种关系(课标教材、同事、学生、家长、自我),第二点是抓好日常课堂、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心存爱意,这里陈老师推荐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值得一看的书籍,第三点,多关注新课程的创新实践、研究课标、尝试开展跨学科实践、做好单元计划等。</p><p class="ql-block">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解的深化和把握,既顺应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又折射了人性教育的回归。谢谢陈老师的分享和勉励,我希望自己继续努力创造幸福、带给学生更多幸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8月24日下午培训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吴倩雯 </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学习了徐强校长的报告——《新时期课程改革历程关键教育教学问题》。说到新时期课程改革,徐校长说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老师要深度解读各科课程标准,要善于根据核心素养思考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教学工程中“教-学-评”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徐校长结合自己的育儿理念和感想,反思了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指出,无论课程如何变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要善于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何为真实情境?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动机是真实的,情境就是真实的。要创造真是情景让孩子们去感知和学习,而不是老师机械的往学生的大脑里塞知识和公式。</p><p class="ql-block"> 徐校长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展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再一一跟我们阐述产生问题的缘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对新时期课程改革与关键教育教学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冯雪金</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由徐强老师带来的讲座:《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历程与关键问题》在徐强老师自我介绍幽默的语言下开始了今天下午的培训,他向大家展示两首他写的七言绝句与两幅绘画作品,赢得在场老师们的掌声。徐老师强调在新时期,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来考虑素质提升的方向。他向我们展示他拍摄的学生课堂照片,透过照片我们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专注,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徐老师说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建立在学生自自主的学习下,这样的课堂才会事半功倍。接着一张一百多年前英国课堂上的照片,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坐姿,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点。新时代下,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美术画作《太空歌剧院》荣获全球绘画比赛金奖,这却是由机器人制作出来的。还有一组人工智能三个月完成的画作,让我们看到信息技术下的时代特点。未来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代替的职业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思维信仰是不可替代的。接着徐老师幽默的说出了一开始展示的两首诗和画作都是用计算机完成的,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能完成作品,一个人要花很多年去学习。这时候引发大家思考: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只是简单的教授概念,由此徐老师引出“新时期课程改革历程、课堂教学关键问题及对策”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展示教育部的一系方案和课程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的根本使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徐老师通过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总结出了它们的相同点:思维、观念、意识、责任、态度。科学技术在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在变化。教师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观念思维、责任态度的培养是老师们的责任和义务。关于教学建议,徐老师强调开展真实情境下的教学的重要。课程改革发展历程总结中,徐老师提醒老师们教学课堂要从关注教师走向关注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教学中徐老师建议要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通过个人经历,给我们带来一堂生动的讲座,我将继续深研课程标准,且行且思且悟。</p> <p class="ql-block">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所学的内容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力争让培训硕果在执教事业中大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照片:庄海波、李小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字编辑:陈慧敏、吴风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邱依宁、龙清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审核:三组组长</span></p>

教育

老师

教学

幸福

学生

课程

理念

学习

课程标准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