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叙文写作的一些思考

叶子

<p class="ql-block">  记叙文中的化形法,就是通过联想、想象的方式把某种思想情感等抽象对象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读者可以更好地感知和理解。</p><p class="ql-block"> 化抽象感情为形象是一个重要方法。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怎样表达抽象的情感是一种艺术。</p><p class="ql-block"> 不少学生写记叙文缺乏对体现情感的事情进行具体的描写,总爱用很多文字抒发情怀,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情感,不会藏情于事、寄情于物,以致文章内容空洞、浅薄,不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学会化抽象的感情为形象。化形的范例不胜枚举,如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把思乡之情化作月下怀乡的画面来表现的;李煜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把愁绪化作可见可感的景物来表现的。</p><p class="ql-block"> 艺术的道理总是相通的,写记叙文也一样需要运用化形法。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郑振铎的《猫》等都是情感浓郁的文章,但作者很少直接抒情,总是借形象的故事加以表现,借细节描绘打动读者。</p><p class="ql-block"> 学生作文也常运用化形法,如写“爱”的话题,有考生这样写:</p><p class="ql-block"> 爱是慈母灯下为儿织毛衣时映照在玻璃窗上的身影;爱是奶奶目送孙儿上学时在风里飘动的白发;爱是外婆提着保温瓶为外孙女送鸡汤一瘸一拐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写“牵挂”有考生这样写:</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牵挂,犹如雨后空中的那道彩虹,绚丽多彩;母亲的牵挂,犹如炎炎夏日的阵阵清风,给你带来阵阵凉爽……</p><p class="ql-block"> 文章把抽象概念化为形象的画面,使作者情感的抒发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p><p class="ql-block"> 中考满分记叙文无不充满情感,这情感都是靠具体真切的故事和细腻生动的细节来演绎的。你学会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