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禹素描(二)

郭建华

<p class="ql-block"> <b>三</b></p><p class="ql-block"> “翰林院”的北面不远处,曾经立着一座牌坊,叫“保障坊”。牌坊上有宽大的匾额,两面分别刻着“北海高躅”“尚父初封”八个大字。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说,这座“保障坊”大有来历。那八个大字是乾隆皇帝亲笔所写。“北海”说的是北海郡,就在咱们这一带。一把手是孔融,就是《三字经》上说的“融四岁,能让梨”的孔融,孔圣人的后代。尚父就是姜太公,他一封就封到咱们这里来了,就是咱县营丘那地方。“尚父初封”就是这意思。这座牌坊是为姜太公立的。乍听这些故事,阎敬禹瞠目结舌:姜太公是呼风唤雨的神仙,怎么到昌乐来了?为什么给他立牌坊?乾隆皇帝为什么还给题字?敬禹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那些老师。老师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p><p class="ql-block"> 阎敬禹一面琢磨老师们莫衷一是的答案,一面暗下决心,自己到史书中去一探究竟,弄个水落石出。可是,哪里有史书呢?他跑到县城唯一的公共藏书机构县文化馆图书室,几乎翻遍所有的历史书籍,对姜太公的生平事迹仍是一片茫然。偶然间,他从家中的旧书堆里翻到一本破旧不堪的《史记》,随后又发现一本残缺不全的《县志》。其实,这些书他都似曾相识,当时觉得没意思,看看封面,便随手扔回书堆里了。这一次,走投无路,他只得硬着头皮,借助于那本《康熙字典》,尝试着到这些被他遗弃的书本中寻找姜太公的足迹了。</p><p class="ql-block"> 或许,这就是阎敬禹研究姜太公的发端。此后,阎敬禹便在地方史研究,特别是姜太公研究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执着追求,几近痴迷。</p><p class="ql-block"> 敬禹所在的生产队有一块庄稼地与县煤建公司毗邻。一次,敬禹与几个社员一起,推小车往地里运粪,他走在最前头。蓦然间,他想到了姜太公的年龄,却一时记不起来了。一边推车前行,一边苦思冥想,想着想着,就进了煤建公司的大门。突然,有人喊道:“喂!这里是卖煤的,不收肥料!”阎敬禹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眼前人头攒动,人们忙着装煤、过秤……这才知道走错了路。他推着满满一车粪折回地里。伙伴们早已倒完粪,在地头抽烟聊天。看着敬禹满头大汗地推车走来,伙伴们不由得哄堂大笑。收工归来,母亲说:“敬禹,缸里没水了,快去挑担水,别耽误做饭!”敬禹不敢怠慢,担起水桶就往外走。走到井边,见三五人正在排队等候,敬禹也排上去,不知不觉,又跟姜太公搭上了话。回到家中,等水下锅的母亲怔怔地看着他,问道:“你怎么……”敬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担着两只空水桶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书店是阎敬禹最喜欢的去处。一次,敬禹去潍坊看画展,抽空去了一趟书店,看到一本带注解的《史记》,喜出望外。翻阅浏览,发现其中有详细介绍姜太公的文字。他爱不释手,摸摸口袋,无奈囊中羞涩,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他不甘心就此作罢,便选择了其中几个重要的情节和故事,反复默读,要凭脑子将知识带回去。再翻下去,他还发现了伯夷、叔齐的故事。故事中有孟子关于北海与首阳山的论述。他照例反复默读,将这一重要发现牢记在心。</p><p class="ql-block"> 走出书店,敬禹去参观十笏园。这座潍坊市最负盛名的园林,其时兼作潍坊博物馆。像书店一样,博物馆也是敬禹最喜爱的去处。一统孔融碑前,围着几个衣冠楚楚的看客。他们高谈阔论,旁若无人。敬禹好奇,便凑了过去。原来这帮人议论的是孔融为官北海的逸闻趣事。其中一人言之凿凿地说,北海郡治所就在现在的潍坊城里。敬禹听着逆耳,不由得脱口而出:“北海郡治所是在剧县,就是现在的昌乐一带。”几个看客一起将不屑的目光投向土头土脑的阎敬禹,讥讽道:“你识几个大字?你知道孔融是长脸还是圆脸?咹?”接下来是一阵嘲笑。敬禹愤然离去。自尊心大受伤害,敬禹一路上闷闷不乐,满脑子是那几个衣冠楚楚的家伙嘲讽的嘴脸。他试图回想书店里反复默读过的姜太公和伯夷、叔齐、孟子以及北海、首阳山的故事,以排遣心中的不快。糟糕!盛怒之下,那些苦心记下的珍贵情节和故事,竟然忘却近半。他顾不得再计较什么自尊不自尊,当即搜肠刮肚,试图找回那些丢失的宝贝。路上一无所获。回到家中,他躺到炕上,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回忆,茶不思、饭不想。那些故事情节依然似石沉大海,怎么也打捞不起来。母亲见他痴人一般,担心地小声问:“敬禹,哪里不舒服?出门丢钱了?还是……”敬禹懒得回答。意气用事,因小失大,他简直悔青了肠子。</p><p class="ql-block"> 过了好多日子,敬禹上坡干活。地头休息时,几位老者谈古论今,扯到淳于髡。这位滑稽善辩、足智多谋的齐国大夫,曾入赘今昌乐北展一带,因而他的故事在昌乐广为流传。一位老者说,孟子见淳于髡,气得瞪眼发昏。如同电光石火,刹那间点燃了敬禹的记忆,他蓦地记起潍坊书店内默读的《史记》,记起孟子关于北海与首阳山的论述,继而联系到自己读过的《县志》,志书记载竟与孟子所言完全吻合。珍宝失而复得,敬禹兴奋不已,嘴里说着太好了,太好了,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一个年轻媳妇。人们莫名其妙,面面相觑。此后,年轻媳妇见了敬禹就满脸通红,远远地躲开。</p><p class="ql-block"> <b>四</b></p><p class="ql-block"> 阎敬禹是我的老同事、老朋友。我于1975年入昌乐县文化馆,阎敬禹于次年至文化馆。我们的交往近四十年了。在文化馆,我属于创作组,负责文艺创作(主要是文学创作,诸如小说、诗歌、戏剧等)辅导;敬禹属于美术组,负责美术创作辅导。虽然从事的专业不同,但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这就有了许多共同语言。加之两人性情近似,出身、境遇相仿,心也是相通的,于是“臭味相投”,成为“口蜜腹剑的好朋友”(阎敬禹语。敬禹性幽默,经常语出惊人,令大家捧腹,且在圈子内迅即流传,经久不衰,成为“经典”)。</p><p class="ql-block"> 文化馆有着极好的氛围,是历练文化人的好地方。我在里边混了十年,那点赖以安身立命的雕虫小技,都是在馆里打下的底子。而且,耳濡目染,对美术、书法、音乐等自身专业之外的知识,也得以略知皮毛。这对我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工作,都大有裨益。对文化馆,我留恋,我怀念,我感恩。既是同一块地里长出的小草,敬禹自然也深有同感。敬禹进入文化馆,可谓如鱼得水。凭借文化馆这个平台,他得以活跃于潍坊市乃至山东省美术圈子,长了见识,开了眼界,交了朋友,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造诣,渐成气候。敬禹长于人物画,年画和国画写人物都运用自如,为人所瞩目。他经常应邀出席各级各类画展,作品屡屡获奖。山东人民出版社还出版过他的年画《扎花灯》。</p><p class="ql-block"> 绘画之余,他依然迷恋于历史,特别是地方史的研究。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搜集有关姜太公的资料,包括他的生平事迹,古代画像中展现的服饰、神态、气质,以及商周时期的建筑,太公始封地营丘一代的历史古迹等。他开始以姜太公为主线,以营丘为基础,系统地考察研究昌乐的历史,以及昌乐籍和曾在昌乐活动过的历史人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诸多古籍陆续重新出版面世。敬禹的经济状况也渐次好转。他逛书店的兴趣有增无减,见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特别是史书和画集,不问价钱,一概买下,一摞一摞地搬回家。资料的丰富,无疑大大方便了敬禹的学习和研究。对姜太公及其他昌乐历史名人的研究得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成果越来越令人振奋。绘画和历史研究成为阎敬禹的一双翅膀,羽毛渐丰。如何飞得更快更高,成为他面临的新课题。于是,他开始探索将绘画与历史研究融为一体,令二者相得益彰。1986年,他尝试着用水墨小写意的画法,精心绘制出几幅姜太公画像。1989年,昌乐县与济南市中区举办书画联展,他又画了王裒、李成、韩熙载等5幅水墨历史名人画像。这些历史名人画像令人耳目一新,一经面世,便大获好评。初露锋芒,即大获成功,阎敬禹眼前一片光明,信心倍增,一发而不可收。他一鼓作气,用工笔、写意等不同表现形式,画了姜太公等50余位昌乐历史名人画像,在中国宝石城展出,引起轰动。后被昌乐一中借用,作为爱国主义教材,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现已由昌乐县档案馆收藏。其中部分画作,在昌乐县文化局主办的内部文艺季刊《宝石城文艺》陆续刊发,或作封面,或作内文,均由阎敬禹配以千字左右的说明文字。这些画作成为刊物的亮点,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p><p class="ql-block"> 阎敬禹并未浅尝辄止。他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使风格别致、独树一帜的阎氏历史名人画日臻成熟,广受青睐。他的绘画显示出深厚的功底和灵气,以写实为主,略带装饰味。善用白描,技法纯熟,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力度十足。敬禹力主尊重历史,人物造型务求真实。绘制过程中,从人物服饰的一袍一带、一种装饰纹样,到道具的一剑一刀一器皿,无不遍查资料,反复考证、比照,从《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到省、州、县各种方志,及出土文物、考古文献,无不涉猎。这就使他的历史名人画作既栩栩如生,又大气、厚重;既有很强的欣赏价值,又不乏史料价值。其代表作,为姜太公系列。他创作的姜太公肖像,生动逼真,形神兼具,几乎已经成为太公“标准像”。在读者眼中心中,这就是姜太公,姜太公就是这般形象,这般神态,这般气质。这幅“标准像”被用作《昌乐名胜名人传说》(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的封面画;载入《昌乐县志》(中华书局2008年版);制作为大型宣传画,矗立于中国(昌乐)国际宝石节主会场的显目处。县内多家企业,以这幅肖像作商标,或制作宣传画页,以显示其企业文化的丰厚。一位赴台老兵回乡省亲,偶然见到了太公肖像,大喜过望,视若珍宝,带回台湾收藏,声言“以慰思乡之苦”。阎敬禹创作的《太公故事》大型浮雕画稿,被园林部门斥巨资延名匠雕刻,嵌于县城核心景区西湖公园,供游人欣赏。2006年,阎敬禹的专著《昌乐历史名人》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一百四十余位昌乐籍或在昌乐留下过踪迹,有较大影响的古代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如姜太公、淳于髡、孔融、徐幹、王猛、韩熙载、阎世绳等。每一位均有简约、扼要的文字介绍,配以白描的人物肖像,图文并茂,别开生面。发行之后,在昌乐几乎一书难求。据说,美术编辑看过书稿后,由衷赞叹:“这样的线条目前全省也少见了。有几个人还有这么深的功底,还肯下这样的功夫?”</p><p class="ql-block"> 身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昌乐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昌乐县画院院长的阎敬禹,在许多人看来,已是功成名就。但阎敬禹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追求绘画艺术的更高境界,追求历史研究的更高、更深层次。</p><p class="ql-block"> 写于2014年盛夏至初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阎敬禹部分作品选发</b></p> <p class="ql-block"> 阎敬禹专著</p> <p class="ql-block"> 姜太公</p> <p class="ql-block"> 淳于髡</p> <p class="ql-block"> 孔融</p> <p class="ql-block"> 徐幹</p> <p class="ql-block"> 阎世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p><p class="ql-block"> 郭建华,男,1947年生,山东昌乐人。曾任潍坊电视台专题文艺部主任、昌乐县文化局副局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山东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等报刊。多件作品获奖。著有《郭建华文集》(全四卷),长篇小说《商圣吕不韦》。所编33集电视连续剧《庄户人是天》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上线“学习强国”。现为文学小木屋守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