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都江堰

陈立龙

<p class="ql-block">  若说起都江堰来,便有人会想起余秋雨的那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其城市因为水而得名,因水而生辉,也因为水成为千古,水成就了一座城市、一段传说、一页历史。</p><p class="ql-block"> 去都江堰参观古代水利工程,一定得从玉垒山秦堰楼处观看,才能看到它的全貌了。据说,毛主席、邓小平等伟人也是从这个观景平台眺望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只不过那时还没有这个“秦堰楼”罢了。从秦堰楼远望,那都江水利工程尽收眼底,从分水坝的"鱼嘴"到"宝瓶口",都江堰的水利要塞,全都可以看得清晰。而近处,那楼台临山崖而生,崖下便是滚滚的泯江之水,低头俯看崖下,水流奔急,浪卷水花,拍打着崖边的峭壁,惊涛拍崖,摄人心魄。</p><p class="ql-block"> 从楼阁处沿玉垒关下幽林栈道而下,直达山下安澜索桥,过安澜索桥便到"鱼嘴"分水坝了。</p><p class="ql-block"> 立于水坝之上,循江而望,泯江全貌便在眼前。滚滚江水融雪山、穿林海而来,经白沙直至水坝处,被长长的水坝一分为二,形成内外两江。看那分水坝由远及近,坝面由低到高,恰似鱼嘴之形。</p><p class="ql-block"> 水坝远处江心,起着分水以调节水位作用,水枯之时,坝上水闸拦腰而闭,江水便溢过鱼嘴水坝流入内江,以保天府平原水量充沛。倘是山洪之季,坝上水闸抬起,洪水便顺势流入外江,尽入泯江主流,汇入长江而去。二千多年的蜀人尚知如此治水,可叹其大智慧!水随人愿,岂不妙哉?</p><p class="ql-block"> 若仅为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还不算神奇。沿江边的金刚堤向下走,便可到"飞沙堰",它是一个似堰非堰的堤坝而已,枯水期间,那堰上可通车可行人。若没亲见过它的作用时,你可能永远都不相信它是对治水有奇功的一道堰。</p><p class="ql-block"> 飞沙堰,一条直堰,与内江水流进宝瓶口的弯道相切,此正是它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每至汛期到来内江水患严重时,那洪水裹着大量泥沙、砾石流经内江,然那洪水经飞沙堰时,便分流高出洪峰峰值的水,并带走大部分泥沙,从而保证了内江不患洪灾和不被淤泥及沙石堆积,使得河道永保畅通。</p><p class="ql-block"> 立于那堰上,眺过奔流的江水,便正对崖上的斗犀台。隔江对望,悬崖陡壁,乱石纵横,水流冲刷处寸草不生,可见那江水之急切、奔流之迅,似有卷万物随江而去之势。江水随山势之利导,直奔宝瓶口而去。</p><p class="ql-block"> 若把奔流的江水比作飞驰的蛟龙,那宝瓶口便是扼住蛟龙的要塞。宝瓶是在玉垒山伸向岷江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p><p class="ql-block"> 江水奔流至此,遇到狭口,水势便突然咆哮起来,如怒吼的狂人,其声音震耳欲聋。立于离堆之前,观水景之壮观,听水声之澎湃。远望江水从远方不紧不慢缓缓而来,然江水至身前,其声猛然大振,一刹时,如机翼声、马蹄声、刀枪交接声、呐喊声、钟声、鼓声……交织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汹涌的水流闯击离堆,水花飞溅,张牙舞爪,甚为惊险。水落之处,细雨蒙蒙,烟雾层层,轻轻地飘落在离堆的石壁之上。此都江之水也,融细腻与粗犷,拥柔情与豪壮,纵观茫茫江河湖海,能与之比者有几?</p><p class="ql-block"> 立于离堆之上的伏龙观,望江水穿过宝瓶口,奔流直南桥,长啸而去,不由地记起南桥画廊的一段诗"鱼嘴中分江诸水,飞沙堰里浊浪高。清流直下宝瓶口,离堆千载怨声滔。沃野无垠天府裕,从此天下绝饿殍。"</p><p class="ql-block"> "是宜与长城,并赞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都江堰和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它担负着灌溉千万亩良田的神圣使命,永久性地造福着人类,养育着一方人。壮哉,都江堰!奇哉,都江堰!美哉,都江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