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真快,暑假过后小李同学就是初三学生了,学校建议暑期带孩子走进大学开阔视野。疫情三年没出门,其实我也想出去转转。二十年前我曾经到过清北,所以早就有想法带孩子去看看,现在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不知出于什么因素小李同学就想去上海,于是我们转移方向,开始做上海攻略。</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是国内大学排名第四第五的大学,去上海自然首选交大和复旦。我们提前关注公众号,了解如何预约,主校区预约都很抢手,我甚至做了备选方案,很幸运都预约成功了。就这样确定了必去的方向,一切行程未定的情况下我们就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小李同学还装模作样带着作业,高铁上写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是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交大有好几个校区,徐汇校区是承载老交大历史的校区,是南洋公学创办之地,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和独特的校园建筑,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和活动,游览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老校门,见证老交大百年风云,也是交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老校门模仿京城宫殿门的建筑,始建于1925年,曾经是南洋公学的正门,现在已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校史博物馆未开放(原为学校老图书馆),只能在门口感受它的温度。这是一座西方古典主义的科林斯柱式老洋房,细部雕刻、山花及色彩运用则为巴洛克式,建于1928年,是中国第一个专业图书馆建筑,收藏保存有6万1千于件珍贵文献、手稿、照片和实物,展示了老交大从南洋公学到现在的辉煌历程和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学校大草坪周围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风格建筑和雕塑,有五卅纪念碑,英烈群雕和江泽民主席亲笔提名的百年校庆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饮水思源”是百年交大的光辉传统,是交大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交大于1995年设立校训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p><p class="ql-block"> 交大校徽为圆形,其核心图案中有铁砧、铁锤、齿轮、链条;铁砧上有中西书籍若干册,外圈书写中英文校名,上半部分为中文校名,下半部分为英文校名;铁砧座上有“1896”四字。</p> <p class="ql-block"> 骑行在校园,绿茵红墙,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小李同学对钱学森图书馆印象深刻,这是一座纪念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以及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国家级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早年,钱学森就读于此。钱老的成就几行字何以概括,就只有深刻感觉有一股热血和莫名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交大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是中国高校第一所航运专业博物馆,馆名由著名华裔科学家、教育家顾毓绣题写。</p> <p class="ql-block">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展厅面积为600平方米,展出展品共计1000余件。一楼为《中国古代航运史陈列》,二楼为《董浩云生平陈列》。</p><p class="ql-block"> 《中国航运史陈列》通过大量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概括反映了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期至清末的舟船及航运历史。</p><p class="ql-block"> 《董浩云生平陈列》用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真的场景,浓缩了“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传奇的一生。其中重要展品有郑和宝船、“海上巨人”号模型等。</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感受书本上看到的历史,用流行说法可以说“从此,所有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小李同学看的很认真😊</p> <p class="ql-block"> 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电影中战士们抱炸弹跳楼的片段就发生在这面墙,小李当时看哭了,看到这面墙,致敬英雄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骑行在旧上海的弄堂,梧桐树、老洋房从身边走过,好像回到了一百年前;登上上海之巅俯瞰整个上海,又感受国际大都市的魅力。一日之间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 此行的重点之二——复旦大学。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复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表示不忘“震旦”之旧,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复旦大学校史博物馆讲述了复旦成长的百年历史。面积为七百多平方米,分十一个部分展示了复旦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历年来的发展成就,其间很多文物十分有价值,有中国最“老”的毕业文凭,有孙中山先生题下的“天下为公”的条幅等。</p><p class="ql-block"> 个人印象深刻是满墙陈列的什么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照片等,这些才是国之栋梁国之重器。上大学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找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为建设国家,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强国梦应该就在小李他们这代人可以实现的吧!</p> <p class="ql-block"> 驴背诗思是置于复旦大学光华双塔楼西侧的一座雕塑,是著名雕塑大师袁晓岑先生的得意之作,捐赠方送给哲学学院作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建系五十周年的贺礼。</p><p class="ql-block"> 复旦大学者哲学学院吴晓明院长表示,当我们注视着这塑像,驴子的笃诚、诗人的忧郁一起构成了“驴背诗思”的深遂意境。正如唐代郑启所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又如钱钟书先生所说:“驴子仿佛是诗人特有的坐骑。”毕竟真正的诗人并不需要骏马的张扬。诗人贾岛、陆游经常骑在驴背上构思,正是行途的颠簸使他们诗思泉涌。而诗圣杜甫一生骑驴做诗千篇,字里行间满怀着对国计民生的无限关切。</p> <p class="ql-block"> 恰好赶上学生军训,借用学生餐卡吃的午饭。</p> <p class="ql-block"> 青春是热烈的,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是青春绽放和梦想开始的地方。心有所向,行而成立!</p> <p class="ql-block"> 这次旅行累并快乐着😁此行不虚,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约到天文馆,就当是给下次的一个理由吧!</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