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2022“除夕”记忆

春风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它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在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带着大家走进宁村近距离、接地气的感受村里的“除夕”是怎样过的。</p><p class="ql-block"> 一、贴春联</p><p class="ql-block"> 贴春联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贴春联一般都是先贴好众人老厅的对联,然后才是各家贴各家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二、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p> <p class="ql-block">(一)准备与烹制</p> <p class="ql-block">(二)祭祖</p> <p class="ql-block">(三)拜社公</p> <p class="ql-block">(四)年夜饭</p> <p class="ql-block">三、孩子们放烟花炮竹</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后,放烟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了,在大人们还没吃完孩子们早早地就溜出去放烟花了,三三两两的,以前基本集中老厅里放,近两年都分散了在各家门外放了。</p> <p class="ql-block">四、敲锣打鼓自娱自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