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赤峰博物馆

昵称不知道叫什么

<p class="ql-block">8月16日~8月21日六天的内蒙古之行最后驻足赤峰市。赤峰原名乌兰哈达,蒙语为“红色的山峰”,这座位于蒙冀辽三省接壤处的内蒙古东南部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也因红山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赤峰博物馆是赤峰的一个地标建筑,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建筑壮观恢宏,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特色和风格。</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现了一个地域的历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缩影,想了解这个地域的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从博物馆走起,整个参观过程可谓是:穿越时空,俯瞰历史,一眼千年。</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厅,迎面的镇馆之宝——玉龙图腾,日出红山,中华第一龙就在赤峰出土。你可以感觉到整个博物馆的设计以红山文化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展馆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日出红山,古韵青铜,契丹华夏,和同一家。</p> 探寻镇馆之宝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探寻镇馆之宝。绝世无双的C型龙,身高26厘米,马脸长鬃,体弯似钩,从侧面看似英文字母C,据考证是5000年以前红山文化的祭祀玉器,实属中国最早的玉龙,1971年在赤峰翁牛特旗被发现,1984年被专家确认为“中华第一龙”。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我们看到的是仿制品,赤峰也因国宝的发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p> <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青玉勾云形佩。</p> <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崁贝彩绘陶鬲。</p> <p class="ql-block">战国鹰兽争斗铜牌。</p> <p class="ql-block">辽鎏金鏨刻凤形银钗。</p> <p class="ql-block">辽三彩鸳鸯壶。</p> <p class="ql-block">赵宝沟文化凤形陶碑。</p> 穿越历史长河 <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最具盛名的考古学文化,距今6000多年,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岩画是保存在山石上的古代绘画艺术,富有创造力的古代先民们以岩石为画布,用古朴粗犷的线条来描绘生活场景,抒发当时的感情。据说岩画距今有3000~10000年的历史,我见过贺兰山岩画有7000年。历经风雕雨蚀能保存至今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拜见中华第一老祖母。史料记载这是距今8150~7350年新石器早期兴隆洼的文物精品。</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陶器,造型美观。</p> <p class="ql-block">兽柄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在列国争霸中,草原民族凭籍骏马利剑攻燕伐齐,称雄北方数百年,创建了具有鲜明特征的青铜文化。</p> <p class="ql-block">赤峰的辽代遗存极为丰富,大辽的上京就在赤峰的巴林左旗,博物馆将其独立的设立了一个展厅 。大辽契丹曾经辉煌过,其鼎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北到大兴安岭,南到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虽然最后辽被金宋所灭,但至今还有不少国家依旧以契丹做为对中国的称呼。</p> <p class="ql-block">辽上京遗址。</p> <p class="ql-block">仿佛看到骁勇善战的将士驰骋疆场。</p> <p class="ql-block">赞叹古代工匠的精湛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细看真容,会把你拉向古时候。</p> <p class="ql-block">第四展馆展示的是金、元、明、清时期的赤峰民族融合的多元文化。</p> <p class="ql-block">笔架、笔洗、水丞、印章,何人所用?</p> <p class="ql-block">丝织品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铜尺和铜钳。</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馆内还设有电子屏,如果你想了解哪一件展品,点击屏幕就可以出现它的图像和详细的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龙从这里腾空,玉从这里闪耀,赤峰博物馆将赤峰悠久的历史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两个多小时愉快的参观结束,感觉这里展品丰富,布置精心,极具特色,是一座体验感非常好的的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