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童幼儿园所有家人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作家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p><p class="ql-block">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妈”。</p><p class="ql-block">孩子优秀的品质和习惯并非天生,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的好习惯是陪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著名文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p><p class="ql-block">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不断重复的行为,最后就形成了习惯。</p><p class="ql-block">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曾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p><p class="ql-block">孩子90%的习惯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习惯养成初期离不开父母的提醒、监督和引导。</p><p class="ql-block">2020年高考,赵稞、赵棣这对双胞胎分别取得687和685的高分,一个进了清华,一个去了北大。</p><p class="ql-block">他们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在大山深处,他们意识到读书对山里的孩子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孩子,他们决定不再出去打工。</p><p class="ql-block">面对采访,父亲赵忠其他说:“我觉得即使不能辅导孩子,陪伴也很重要。因为我在旁边,他们感觉心里有底,还能促使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正是父亲的陪伴,让赵稞、赵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有父亲在他们就觉得身后有了依靠。</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在此给家长五点建议:</p><p class="ql-block">要引导孩子养成某种习惯的兴趣;</p><p class="ql-block">要明确行为规范,有明确的指导;</p><p class="ql-block">要有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p><p class="ql-block">要及时评估和奖惩;</p><p class="ql-block">要注重环境熏陶,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p><p class="ql-block">俗话说,言传大于身教,讲再多道理也不及父母自己先去做到,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的幸福是陪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陪伴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p><p class="ql-block">奥巴马曾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p><p class="ql-block">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奥巴马不管多么忙碌,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们一起看电视剧,一起去旅行,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奥巴马曾经说过,自己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也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p><p class="ql-block">从议员到总统,无论有多忙碌,奥巴马总会抽出时间尽量陪伴在女儿们身边。</p><p class="ql-block">孩子是天生的心灵感应大师,我们有没有给予孩子全身心的爱,他们是能感觉得到的。</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赚钱不惜缺席孩子的成长,他们认为想要孩子获得幸福感,就必须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家庭条件。</p><p class="ql-block">殊不知,孩子渴望的是父母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2020年4月,一位90后单亲爸爸阿钭带4岁女儿骑行兜兜4千公里到拉萨走红。</p><p class="ql-block">阿钭认为,“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陪伴是最有效的教育。”</p><p class="ql-block">他希望在陪女儿旅行的过程中让她学会克服人生的艰难险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学会从容面对,永远相信自己能做到。</p><p class="ql-block">阿钭说他虽然不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但要给女儿一个五彩斑斓、幸福快乐的童年,他做到了。</p><p class="ql-block">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p><p class="ql-block">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治愈孩子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陪伴是最好的家风</p> <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 从来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父母用心‘陪’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曾说过一句话,“十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p><p class="ql-block">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不管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多么重要,都会有人替代他甚至比他做得更好。</p><p class="ql-block">但是父母这个角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无人能替代的。</p><p class="ql-block">有研究表明,陪伴和不陪伴长大的孩子,有着明显的区别。</p><p class="ql-block">没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有的性格内向,心理自卑障碍,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甚至怨恨父母,成绩低下等等,更严重的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p><p class="ql-block">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丰盈强大,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心态活泼健康,即使没有成才但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社会。</p> <p class="ql-block">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寂寞时有人陪伴,迷惑时有人指引,成功时有人鼓励,失败时有人理解。</p><p class="ql-block">陪伴孩子的五个坑,请家长务必避开:</p><p class="ql-block">①态度敷衍,随意应付;</p><p class="ql-block">②过度干涉,指手画脚;</p><p class="ql-block">③缺乏耐心,情绪失控;</p><p class="ql-block">④过度唠叨,说教太多;</p><p class="ql-block">⑤过度陪伴,用力过猛;</p><p class="ql-block">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陪伴方式:</p><p class="ql-block">0-3岁陪伴是给孩子亲密的爱;</p><p class="ql-block">4-6岁陪伴是跟孩子一起探索;</p><p class="ql-block">7-9岁陪伴是学会欣赏孩子;</p><p class="ql-block">10-12岁陪伴是理解和放手;</p><p class="ql-block">13-18岁陪伴是沟通和尊重;</p><p class="ql-block">李玫瑾教授曾说:“要想有效地教育孩子,首先就要弥补情感关系,所以父母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应该忽略孩子,因为他的关键期就那几年。”</p><p class="ql-block">最后送大家两句话:</p><p class="ql-block">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p><p class="ql-block">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p><p class="ql-block">附人民日报8个高质量陪伴建议</p><p class="ql-block">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