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泸沽湖(上)

人淡如菊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是我们这次云南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我最期待的一站,最初的旅友也只剩下来自上海的一对小夫妻了(散客拼的团嘛😊)。一早坐上旅游大巴,接待我们的新导游是摩梭人,他的名字有点长,依然没能记住😂就用他的汉族名字石二车来称呼他吧。二车导游告诉我们,从丽江到泸沽湖大约有四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盘山公路,因此晕车的游客要做好准备。我想我现在的晕车状况没那么严重了,不吃晕车药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二车导游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泸沽湖相对于外面的城市还是比较落后的,沿途我们会看到一些村落就算当地比较好的了,有的地方才通上电、接上水,甚至我们居住的旅馆晚上有可能会出现停电停水的现象,不过自从发展了旅游业,他们当地的居民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他们都很感恩我们这些外地来的游客。泸沽湖的原住民是摩梭人,属于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中国最后一个母系部落,他们的身份证上就是“摩梭人”。</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开始盘山了,虽说是山路,柏油路面还比较平整,但路的一边是陡峭的山坡,一边是金沙江,如遇雨天,走这条路就十分危险了,过往的司机朋友就要特别注意随时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和冲下来的泥石流了。我们很幸运,早晨出门的时候,天还阴沉沉的,但这会儿已经开始看见阳光了,二车导游也很高兴,说今天的泸沽湖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p><p class="ql-block"> 车窗外,山连着山,云遮着山,和大山捉起了迷藏,一会儿将整座山头盖住,一会儿又露出山的半边脸孔,一会儿又如一条洁白的哈达围在山腰间,一会儿无影无踪,一会儿又不知从何处生起……我们的眼睛👀始终没能从窗外收回,二车导游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让司机师傅找了一个比较宽阔的转角地带停下,让大家下车一饱眼福(山路上不能随便停车,一定要注意不影响别的车辆通行哦🙄)。回望我们走过的山路,真是九曲十八弯,而一路伴随着我们流淌的金沙江也是弯弯绕绕,此时阳光照耀下的江水金光灿灿,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长江上游这段被称为金沙江了😂</p> <p class="ql-block">  停顿片刻,我们又继续出发。坐在车上,我想,真的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遇水架桥,遇山开路,让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的人们走出大山见见外面的世界,也让我们这些山外的人能走进山里,了解他们不一样的风土民情。也不知翻了多少座山⛰️,我终于被转得迷迷糊糊,久违的晕车感来了,好在休息区到了,赶紧下来休息一下吧🤮(这里的休息区肯定不是我们高速公路旁高大上的那种服务区了,就是山路边比较宽阔的一块空地上,搭了一些简易的房屋,里面卖些水果、冷饮、坚果之类的物品,开水一元打一水杯,厕所嘛就是我们这边八九十年代那种没有门的蹲坑,好在还算干净,勉强上吧,否则下个休息区就不知在哪里了,再要方便的话只能是天然五星级的了😂😂)之后,我们钻了几个隧道,走了一段高速,很快就来到了泸沽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打卡泸沽湖西岸观景台,鸟瞰整个泸沽湖。果然不出所料,此时艳阳高照(总算弥补了上次在洱海的缺憾😁),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清透的湖水就如一块琥珀,将蓝天白云尽收怀中。湖四周被群山环抱,湖中的小岛郁郁葱葱。或许,我们站的位置较高离湖较远,又或许有半岛的阻隔,泸沽湖看起来有点小巧秀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不过丝毫不影响它“高原明珠”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去码头乘坐具有摩梭特色的猪槽船游湖(猪槽船由木板拼接而成,船身瘦长,最多一次可以乘坐十人,状如给猪🐷喂食的木槽,我想“猪槽船”的名字由此而来吧😜)。一下湖,我们就有点小激动起来。此时风和日丽,湖面波光粼粼,清澈的湖水因角度、光线、深浅的不同,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时而浅绿如草地,时而碧蓝如天空;时而艳绿如翡翠,时而湛蓝如水晶……泛舟湖上,你可以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感受阳光的炽热,可以伸手轻抚湖水感受它的清凉,可以闭上双眼感受微风拂面,可以聆听船桨划过水面的声响,也可以想象自己就是这一叶扁舟随波荡漾……</p>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船尾的摩梭阿哥攀谈起来,得知划船的是他们一家人,船头划船的是他的阿妈和阿舅。摩梭阿哥告诉我们,在我们右手边的湖心半岛他们当地人称为鳄鱼岛,将泸沽湖分为东西两半,西边的属于云南宁蒗县,东边的就属于四川盐源县了。看着他们划船比较辛苦,一时兴起,同行的一个小伙问有没有船桨,还真有两只备用的,小伙和我老公一人接过一只划了起来,没划多久,俩人就先后弃桨了。我也觉得好奇,就拿起船桨试着划了几下,刚开始只觉得船桨是飘在水面上的,打的水花四溅,根本没使上劲儿,再用力将船桨往下打去,终于使上劲儿了,可只划了十来桨就觉得胳膊酸胀起来。</p> <p class="ql-block">  摩梭阿哥说,湖中还有三个泉眼,泉眼附近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如果想要去泉眼打水的话就需要绕里务比岛,这属于自费行程,要每人自费30元💰。因为刚才有了切身的体会,我们明白了划船真的是件体力活,加之大家也想尝尝泸沽湖水,船上的八个人一致同意绕岛一圈。快接近泉眼了,船头的阿舅手一指☞,对我们说:“那里就是一处小泉眼。”我们举目四望,有点懵😮,不知泉眼在何处。阿哥说:“湖水浅一些的那一圈,就是泉眼了。”经过指点,果然我们看到不远处碧绿的湖面上有一道浅蓝色的分水线。船很快行至泉眼处,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石块一目了然,一串串水泡正汩汩的从泉眼处往上涌,同船的人纷纷伸手鞠水品尝。我也喝了一口,湖水一丝杂味也没有,就如我们平时饮用的矿泉水一样。我想这样纯净的水应该是可以直接饮用的,阿哥说他们当地人就是直接将泸沽湖水抽上去用的(不用自来水哦)。</p> <p class="ql-block">  这时,阿哥又伸手指向远方,让我们看正对着大家的那几座山峰⛰️像什么,大家左看看,右看看,也没看出像啥。阿哥解密了,它叫格姆女神山,左边的山峰是女神的头,往右是女神的胸部,再往右就是女神隆起的腹部了(原来这是一个怀着小宝宝👶🏻的女神啊😄)。听了解说,我们越看越像😂很快,我们又经过了另一处更大的泉眼,同样此处的湖水更加透明纯净,我还用随身携带的水杯打了一壶泉水呢。接着,我们从东侧的野码头登上里务比岛。岛上树木丛生,人走在小径上,倍感清凉,在湖面上游船时残留的暑气立即荡然无存。没走几步,就看到了里务比寺的山门,我和老公并未进去,只是站在山门处远眺湖面,感受丝丝凉意。近处绿树成荫,远处湖光山色,一条红色的猪槽船缓缓行驶在碧绿的湖面上,有种别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里务比岛不大, 不多久,同船的人就都陆续上了船往回行。我继续沉浸于湖水不断变脸的变幻莫测中,浅绿、深绿、墨绿、浅蓝、深蓝、靛蓝……几点雨丝打在脸上,我从色彩的迷幻中惊醒,居然下雨了🌧️!抬头望去,就在不远处,几片乌云悬浮于近空,湖面上的风也突然大了起来,细细的雨丝随风飘洒(这湖上的天气还真是会给人带来惊喜啊😂),一时,泸沽湖淫雨霏霏,失去了它的明艳。此时此景,我脑海中闪现的居然是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船家见怪不怪,只奋力摇了几下桨,就把我们带出了雨区。</p> <p class="ql-block">  不多久,天又放晴,我们的猪槽船也渐渐驶近湖畔,湖面上零星漂浮着的几朵白色小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终于看到大名鼎鼎的“水性杨花”了😜(其实它学名为“海菜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为每年的5至10月份,因为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必须要生长在像泸沽湖这种没有污染的水域里)。这些纯白的小花,洁净淡雅,似朵朵白云漂浮在水面,摇曳生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难怪被戏称为“水性杨花”😂😂😂阿舅说,如果是早上,就能看到成片的花海了,因为海菜花过午就会凋谢。</p> <p class="ql-block">  上了岸,我们又乘车环湖行驶,来到情人滩。湖边遍地都是一些碎小的石子,游人们有的驻足远眺,有的赤足踏浪,还有的低头弯腰捡着小石子玩起了“打水漂”的儿时游戏……我和老公一时兴起,也低头仔细挑起了几块小石头,玩起“打水漂”来,一下、两下,小石头就沉落了。由于湖边的小石子多成鹅卵石状,很难找到比较扁平的石头,试过几次,小石头还是无法展现它水上漂的风姿,只能作罢。</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继续绕湖,到达里格观景台。刚下车,豆大的雨点开始砸落下来,我们匆匆跑到观景台,看了一眼成水滴状💧的里格半岛。它东西南三面环湖,最窄处仅有一条两米宽的小路与湖北岸的陆地相连,岛上最初只住着几十户原居民,房屋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后因来游玩的人多了陆续沿湖兴建了好几家临湖客栈,据二车导游说为了保护泸沽湖生态环境,这些客栈都将要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  天色不早了,二车导游把我们带到他姨妈家开的客栈,住宿泸沽湖边。二车导游说我们很幸运,柏油公路今年刚刚修到他姨妈开客栈的村落,否则的话,这样的雨天⛱️路就不太好走了,我们会沾一身的泥水。他姨妈家的“山海·故里”客栈是新修的一座三层小楼,设施还比较完善,庭院里还种了些格桑、玉簪、百日菊之类的花卉,美中不足的是鸡舍离客房挨得太近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餐过后(其中就有鸡舍里养的鸡🐔烤成的土鸡哦),我们去看了一下摩梭人传说中青年男女可以互抠手心的篝火晚会,和藏族土司家的表演比起来,还略显稚嫩和粗糙,这里就不再赘述。回客栈的村路,果然漆黑一片,让我不由得想起儿时走过的夜路,静谧异常,只闻虫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