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耕牛

爱心奥巴牛

<h3> 我的耕牛<br> <br> 小梁<br> <br> 一直想写此文,一直没有时间下笔。埋在心里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伤悲,觉得还是要把她写出来,算是对我少年时代逝去的深刻记忆,更是对我青年时代开始的翘首期盼。<br> 依稀记得那一年我10岁,也就是土地下放家庭联产承包的第10年,家里的3头牛被盗了,一头母牛,一头成年公牛,一头小牛。家里为了找回被盗的耕牛,把全村的亲朋好友都请来去找牛,起初是在村子及相邻村子的大山里、田野里、山沟里甚至山洞里地毯式搜寻,后来一直没有找到,就出去山外面找。爸爸及亲戚朋友外出找牛期间,妈妈在家忙里忙活,总是唉声叹气,整日以泪洗面。整整三个月过去了,爸爸一行回来了,看着爸爸凝重的脸,妈妈度年如日的期盼如若泡影。我们家突然从村里较为富有(在我们村子那几年只要有牛有马就算较富有的人家)一下子陷入十分贫穷的境地,日子再也没有办法过下去。粮食买完了,手里的钱也花光了,牛也没有了。爸爸外出借粮,妈妈卖工赚钱,姐姐辍学和妈妈一起干农活,我照旧上学。<br> 时间过得很快,一家人紧紧相拥在一起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冬天。新一年的春耕开始了,家家户户开始上山下田忙活起来。我们村居住高山上,田地基本在山下的坝子里,来回不但远且十分费劲。但是,对于有牛有马的人家来说,即使农活再苦再累下山犁田耙地却是那么的悠然自得和舒服自在,而对于没有牛的人家来说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奈。天堂与地狱之间,不是什么富贵奢华与贫穷疾苦,此时,对我们没有牛马的人家来说,就是有和没有之间的事。我们村许多一贫如洗的人家就是因没有牛马完不成农活而深陷贫困不能自拨。一天,我听见妈妈对爸爸说,实在不行,我们去换工,两个人帮人家一天,换人家的牛犁一天,爸爸摇摇头又点点头说,这么多田地,不知要换到什么时候,家家在忙,即换得了人家也不一定拿牛马给你用,同时又说,还是先换放起再说吧。妈妈整日以泪洗面换工,爸爸一个人抽水烟袋的声音总是响得很晚。<br> 困难总是要解决,家里虽然一贫如洗手无分文,但爸爸仍然四处打听有没有人卖牛或是有没有哪家有多余的牛。消息传来,说是姑姑嫁去的潘亲爹家有一头小牛,将近两岁,虽是头小生牛但基本可以干活了。一天傍晚,我放学回来,爸爸说叫我陪他去邻村姑姑家买牛,我喜出望外又十分诧异,问你哪有买牛的钱?爸爸说,没有钱也要买,不然庄稼怎么种得下去,你们吃什么?我没有再问什么,跟着就去。<br> 到了姑姑家,她们一家上山干活还没有回来,我们就坐在她家门口等,直到天色很晚她们一家才回来,大家相互招呼后进屋,然后才慢慢生火做饭,很晚了才开始吃饭。期间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但又不敢说出来。我想,要是我们家真没牛就等于没有粮食就等于挨饿,饿死是多么痛苦啊,泪水禁不住的往肚里流。可大人们却不管小孩子的事,自个喝着自产的土酒款白,整晚没有听见他们说牛的事。直到酒过三巡,爸爸带着醉意,十分难为情又十分难过的对潘亲爹(爸爸叫潘亲爹,我叫潘亲公)说,有难了求亲爹相扶一把,不然今年的秧就种不下去了。潘亲爹好像也十分清楚我家的境况,潘亲爹半天不说话,自顾抽水烟袋,姑姑作为媳妇在旁边说不上话,显得十分焦急。爸爸自顾饮了一口酒,说,找牛把钱花完了,不然不会赊的。潘亲爹终于开口说,他两弟兄闹分家,我准备把母牛分给老大,小牛分给你妹家,今年的庄稼各搞各的,我们两老一个帮一家,勉得他们天天吵架。你赊了小牛,你妹家就没有牛,讨你妹起房子外面的帐也差得多,怕是你重新想其他办法了,说完又抽起烟袋来。此时已是深夜12点,我还是一点睡意也没有,赶紧倒一碗茶水递给亲公,亲公夸奖了我几句。爸爸说,孙子都来了,全是为了牛,没有牛,书恐怕也读不成了。同时又说,亲爹,这个难不帮也要帮了,不扶也要扶了,我一生不会随便向别人开口。亲爹叹了口气不说话。这时姑姑说话了,她说这个家即使再吵再闹,我们今年不分了,明年再分,到时田地给我少一点,今年把小牛赊给我哥家,让他们度过难关。亲爹说,我们差的帐多,赊怕是不成。爸爸说,真的身无分文,只有赊了春耕一过,保证凑来还掉,牛虽然我没有看到,说岁数就知道了,亲爹定个价,定高点也无所谓。姑姑家里的人也纷纷说话,都是围绕把小牛赊给我家,叫亲爹快定个价。亲爹又抽了口烟说,以前你们也帮过我们,就赊吧,有现钱就680,赊就是780,亲兄弟不讲价。爸爸巴不得亲爹早开口,连忙向亲爹及一家人说一些感谢的话。同时又说,家里里外外凑起来才有70块钱,就算是定金吧,明天我们就把牛拉走。亲爹从皱巴巴的一叠钱里抽了10元递给我,叫我好好学习。我拒绝但被他好话说了塞在兜里,我只好要了。长大了我才明白这是农村的一种交易礼节,算是对对方的体恤。1990的春天,牛价实在太贵,因为被盗、疾病等原因,我家新买的两岁小牛赊价实际就是770元。<br> 第二天一早,我以为可以拉起小牛就走。亲爹说小牛和母牛在一起,昨晚母牛犁田后就没有赶回来放在山上吃草,在大谷地的弯沟里。你们自己去找,家里给小老六带你们去认。小老六带我们去大谷地的山沟里找了一上午,终于找到了,用了好多办法才把小牛套住,爸爸在前面拉,我在后面赶,小牛总是不愿意跟我们走,爸爸很有劲也很有制服小牛的办法,总之我们用了好大的劲才把小牛拉回家。妈妈看见我们回来,赶紧用巴蕉叶裹盐巴喂小牛,同时又是加料又是加草,如获似宝。小牛吃饱喝足后被几个大人七脚八手把鼻子给穿了线并固定起来,同时戴上一个响亮的铜铃,关进牢实的厩里。为了安全,爸爸把家里的大白狗拴在牛厩门口,同时自己住到了牛厩楼上,每天半夜还定时起来给小牛加水加草料,基本是同小牛睡在一起,照顾小牛对爸爸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从未感到苦和累。<br>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是我们一家人训小牛犁田耙地。一天下来把小牛折磨得死去活来,小牛拼命反抗和挣扎了好久,最终还是在爸爸妈妈姐姐的训导下败下阵来,乖乖听话,且进步很快,犁田会走沟跟线,会听撑犁者的使唤。那一个春天的日子里,小牛白天干活当奴隶听主人使唤,晚上回家休息当主人享受服务。每天晚上回来我们一家对小牛又是洗又是喂,恨不得把家里最好吃的都拿来喂小牛。我记得妈妈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一点腊肉都拿去喂牛了,还觉得不够。家里的田地勉勉强强在这头小牛的帮助下完成了春耕。家里的生活回归为苦钱赔帐,悉心照料得之不易的小牛,希望它快快长大,快点生子。<br> 我的生活又多了一部分,放学后就是放牛,假期里主要任务就是放牛,由于家里有被盗的经历,每次赶牛上山大人都叮嘱我们要守好放好,回来不要太晚。在我小学阶段的生活里,读书是怎么一回事都全忘记了,唯有和小伙伴们上山放牛依然记忆犹新,无限的快乐都与放牛有关。我家的小牛后来生了两三头小牛,变成了老母牛,在一年的冬天里,得病死去了,妈妈因此哭了好久,爸爸把它给埋了,有人还打注意去掏出来整吃,被爸爸骂得狗血喷头,差点动手打人,后来也就没有人敢打这个坏注意。这头小牛与我们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它,也许我们家的生活会更加艰难,我也许会因此而辍学,我不敢往下想。它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家的命运,我到现在一直怀念它。<br> 今天,我讲起这个故事来,很多人是听不懂也不甚了解,但对于我们农村的爸爸妈妈这一代人来说,从小岗村开创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的时代开始,养好一头牛种好一亩田几乎是他们的人生全部,一头牛与一家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是真实并时有发生的。现在的农村已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头小牛与一家人命运的故事再也不会发生也不会再有。现在养牛为犁田、养猪为过年、一生只种田的时代已经落幕甚至已经终结了。怎么养牛?怎么养猪?怎么种田?当下正兴起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农民进城、劳动力不断解放等不断给予了我们许多答案。牛有人专门养,田有人流转承包机器耕种,人们都在思考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想怎么做如何做?不再会为一头小牛而全家哀愁。<br>  我永远怀念我少年时代的耕牛,也在期盼着迎接着我青年时代的耕牛到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