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美如斯,学习不止步——记东胜区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培训

王春燕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22日下午,作为六年级的一名语文老师,我有幸在东胜区万佳小学进行了一下午的教材培训。现将本次培训做一简单记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 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个是阅读训练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阅读要素中的“想开去”大体是指想象和联想,主要指联想。联想,是因为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就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单元。学生如果能主动。积极地产生联想,就会深化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另一个是表达训练要素: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横向联系:《草原》根据课后题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情感;《丁香结》由花的“结”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古诗三首》通过想象画面、抓关键词、借助注释、同伴交流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诗人情感;再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深入体会诗人情感。《花之歌》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草原》《丁香结》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导语点名要素《草原》《丁香结》《古诗三首》落实要素、贯穿方法指导《花之歌》“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阅读感悟方法“日积月累”“习作”实践运用 本单元语文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草原》《丁香结》《古诗三首》中的课后题均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景色;《花之歌》的学习提示也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及“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纵向联系:“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与之前后相关联的阅读要素有:“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上七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下二单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二下八单元);“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三下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上一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六上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上七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下二单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二下八单元“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三下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上一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六上七单元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与之相关联的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五上八单元);“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五下五单元);“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六下一单元)。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五上八单元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五下五单元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六下一单元 本单元习作要求为“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这是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在习作时要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与第一、第二学段的想象作文相比,本次习作的角度有所变化,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和经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25000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继续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我的战友邱少云》继续了在朝鲜战争时期邱少云为了执行潜伏任务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整个单元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一致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单元</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主要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其中《竹节人》和《宇宙生命之谜》是精读课文。《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将在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实现自主“有目的地阅读”。本单元语文要素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和“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交流平台”和“语句段运用”可以整合到课文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集中体现“有目的阅读”的这一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单元的、显性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培训心得 </p><p class="ql-block"> 一、关注语文要素,明确训练点</p><p class="ql-block"> 统编版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双主题,“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即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有了这一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明确了在我们语文课上,我们的训练点在哪里?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语文要素下它所侧重的训练点是不同的,明确训练点不仅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上重点突出。</p><p class="ql-block"> 二、重视课外阅读</p><p class="ql-block"> 阅读的重要性,无须赘述。所以我和大家一样,在学期初就给学生确定了本学期大致的阅读计划,还给学生制定了进度计划,让学生有的目地去阅读。</p><p class="ql-block"> 三、高年级字词教学也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 字词教学不是高年级教学中的重点,但并不代表着这不是教学点。我觉得在今后的字词教学中,我可以这样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一课时,指导书写有价值的一两个字词,比如,易错的,比如在书写上有特点,指导后让学生动笔写。第二课时就听写字词,后续当然还有点评、订正、复习。</p><p class="ql-block"> 四、重视常态阅读教学的写法渗透</p><p class="ql-block"> 有效落实“读写结合”、积极改进实施单元习作教学。习作教学,不仅仅是单元习作教学的事儿,更离不开阅读教学中写法的渗透、借鉴、迁移以及“读写结合”、“日记练笔”等的巩固性训练。因此习作教学,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典型的句、段,续写结尾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以日记形式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积累写作素材。</p><p class="ql-block"> 五、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质量观</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应该围绕全套教材提出的“双基”总目标,以“注重基础,注重积累,利于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规律,利于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为原则,扎实做好即时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复习工作。</p><p class="ql-block"> 有了这样扎实的教材培训,相信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定会营造一个和谐有效的课堂,为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