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桥

春天的故事

<h3><b>寻找记忆相当难,但如果记忆已经深深地刻在脑中,那么无论经历过什么,只要脑中灵光一闪就会想起那座——回龙桥</b></h3> <h3><b>即使桥梁已经维修、翻新,外观发生很多、很大改变,但今天我们去看它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新颜”唤起的依然是“旧貌”。</b></h3> <h3><b>离别33年后重回回龙,似乎一切都变了:校名、校园,甚至只能从老照片中找寻一点过去的影子;似乎又没有变化:那座古老的石桥依旧静静地相伴着东去的回龙河。</b></h3> <h3><b>还记得当年,每天傍晚时分我们都会去校外走一走,校园不大,但外面却是广阔的农村天地。每次外出不知不觉就会走过回龙桥,有时是公路桥,有时是古老的石桥。<i><font color="#ed2308">(这是老的教学楼)</font></i></b></h3> <h3><b>我们班陈同学当时承包学校摄影社,所以班级有了一位御用摄影师,留下许多照片。这些照片就成为记忆的脚步,一张一张地串起我们的生活,也延伸到自回龙桥别后的30多年人生历程。<i><font color="#ed2308">(图为当时的实验实习楼)</font></i></b></h3> <h3><b>什么时候一起去回龙桥看看?一起去!这是宁波同学会组委会向大家发出的邀请。因为培训、校庆等原因,许多人均有回到母校经历,但一起去这是同学会魅力所在!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拥有一个共同且响亮的名字——871 。</b></h3> <h3><b>2020年是告别回龙桥30周年,“回去看看”成为当年的主旋律,我们特意将轮流在全省各地举办的同学会回归到宁波。<i><font color="#ed2308">(图为当年学校宣传栏)</font></i></b></h3> <h3><b>然而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推迟、再推迟,硬生生把30周年同学会开成33周年同学会,3真的是我们的幸运数字吗?当年我们一起生活3年,觉得3年过得那么匆匆,这次我们等待3年却觉得太漫长太漫长。</b></h3> <h3><b>如今安排一次同学会相当难,大家忙于各自工作,同时上有老下有小的,繁琐的事一直左右着我们的脚步。关于同学会的时间,关于怎么挤时间参加同学会,同学们有过许多争论或者说探讨,但争论本身或争论结果都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要参加的从不缺席,而不来的压根就不想来,也不会来。<i><font color="#ed2308">(这是班中十大美女在兰亭的合影:曲水流觞)</font></i></b></h3> <h3><b>当初三年相处,同学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琐碎,或有伤害的事情,也许会让今天面对面时带有一定的尴尬,如果三十多年依然不能忘怀,那么还是不见为好!不见为妙!</b></h3> <h3><b>大学三年改变了我的人生,如能回到母校,重走曾经的老桥老路,重忆那让我脱胎换骨的三年青春岁月,也是人生一大收获。渐渐老去的我越来越怀旧,回母校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一直有,这一次终于能成行,我真的很高兴!</b></h3> <h3><b>我们871班毕业时30位同学,本次宁波同学会因各种原因缺席8人之外,其余22位同学陪伴刚刚退休的班主任一起参观校史馆</b></h3> <h3><b>从老照片中找找曾经的自己,当从校史馆中找到自己的照片时那种激动无以言表,无论如何必须得与之再来一张合影</b></h3> <h3><b>我们又倘佯在校园中,除了一座已经改观的教学楼外,过去的痕迹几乎已经被全部抹平。<i><font color="#ed2308">(这是当年最好的教学楼,也是唯一留下的建筑,即使外观已经改变,但还是有种熟悉的感觉)</font></i></b></h3> <h3><b>当年我们与班主任在行政楼前合影,如今新建校史馆外表虽然与原行政楼相似,但在我们眼里已经失去生命力。</b></h3> <h3><b>我们五人在修复的老校门前拉起横幅留下照片时,自然会想起当时校门的模样</b></h3> <h3><b>想到我们曾经在校门口也有过一个合影,1987—2023两张照片的间隔时间是36年。</b></h3> <h3><b>虽然现在的校园规划整齐,布局合理,但我认为有些历史建筑应该予以保留<i><font color="#ed2308">(只有最早的校门因为在角落里少人关注,几十年来没有改变,而没有人员进出倒成为回龙村民晒衣服的好地方)</font></i></b></h3> <h3><b>不能把历史割断,这犹如读文章断章取义一样。现在修复老行政楼和老校门,但找不到一点熟悉的感觉,假的东西永远是假的<i><font color="#ed2308">(最老的校门我们通常称为南校门)</font></i></b></h3> <h3><b>回不去的岁月,找不回的校园,新学校将我们所有的痕迹抹去,走在校园中,我们在问自己:这是我的学校吗?这还是我的校园吗?</b></h3> <h3><b>这是全中国最长的校名,那才是我们的母校</b></h3> <h3><b>历史是辩证的,历史也必须有其发展规律的,抹去过去所有痕迹那是对历史的否定,没有历史的学校就如同建在浮萍中,会让老校友找不到根,也会让老校友寒心,这是不是所有学校建设规划、设计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能为了协调性、统一性而简单地把该拆的全部拆除,而是应该考虑哪些承载历史的建筑该如何保留下来,该怎么让它们合理、合适地融入新环境中。<i><font color="#ed2308">(图为当时的行政楼兼阅览室)</font></i></b></h3> <h3><b>抹去是最省力,也是最武断的做法。而保留哪些?怎样保留?这才是让人费尽心思的。把当时学校最具代表性也是标志性建筑的老行政楼一抹到底,那是多少届毕业生的记忆,直到一位老校友提出建议之后,再大兴土木重建,最后造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b></h3> <h3><b>当年的班主任柳老师也是刚从大学毕业,年龄与我们差不多,所以部分女生比他早退休,今年柳老师退休时,已经有了退休一族,羡慕他们从此实现时间自由财务自由。</b></h3> <h3><b>在当时学校禁止谈恋爱的前提下,我们班的同学却暗度陈仓,而且成功率出奇的高,成功3+2。学号1的周同学选了团支书,学号2号的周同学选了老班长,学号3号的宁同学选择了宣传委员。原来大学的学号竟然有那么大的优先选择权。而且他们之间相互珍惜,一起牵手走过30多年。</b></h3> <h3><b>而另一位周同学选择了学长,17号张同学挑选了老乡兼老师,全班十位女同学有五位在学校找到另一半,成功率50%,这是否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b></h3> <h3><b>我从7月8日18点到宁波,到7月9日13点离开宁波,19个小时参加一场同学会显得匆匆又匆匆。离别前依然是合影留念,确实除了我们的毕业照片,如今已经很难拍到一张班级全家福</b></h3> <h3><b>加拍一张合影,一牵手就是一辈子</b></h3> <h3><b>班主任是见证人</b></h3> <h3><b>但每一次同学会我们都留下合影,1999年从宁波开始</b><b style=""><font color="#ed2308"><i>(图为部分同学在宁波东钱湖合影)</i></font></b></h3> <h3><b>台州同学会</b></h3> <h3><b>金华同学会</b></h3> <b>杭州同学会</b> <h3><b>衢州同学会</b></h3> <h3><b>绍兴同学会</b></h3> <h3><b>布满了整个浙江省</b></h3> <h3><b>今年回归原点再次相聚宁波,期待3年后丽水相会,两地同学交结仪式简单而隆重。</b></h3> <h3><b>三十多年过去,老同学真的变成“老同学”,有的同学已经升级为爷爷辈,所有人一定会更加老去,留给我们参与同学会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少<i><font color="#ed2308">(图为部分同学在绍兴东湖合影)</font></i></b></h3> <h1><b>致永远的园艺871</b><br><br></h1><h3><b><i><font color="#ed2308">莫枝山,曾丽芬<br>清江流,红梅开<br>暮春还响余雷<br>柳绿夏渐明<br>秋风怒吼行<br>冬暖胡觉冷<br>俱往矣<br>昔人已辞下文彬<br>徒余苏花自绽放</font></i></b></h3><b><i><font color="#ed2308"><br></font></i></b><h3><b><i><font color="#ed2308">缘缘堂里储万根<br></font></i></b></h3><h3><font color="#ed2308"><b><i>一幅漫画道春秋<br></i></b><b><i>闲谈不忘伟良<br></i></b><b><i>位卑未遗祖训<br></i></b><b><i>走过沧桑忆红军<br></i></b><b><i>歌颂祖国庆禀华<br></i></b><b><i>心中定留忠清<br></i></b><b><i>园艺遍浙涨美红<br></i></b><b><i>岁月蹉跎话春华</i></b><b><i><br></i></b><b><i>钱湖静,照形萍<br></i></b><b><i>一夜飓风起<br></i></b><b><i>塘下凤永飞</i></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i><br></i></b><b><i>仙来立红仅留冰<br></i></b><b><i>人去湖依在<br></i></b><b><i>波渐平,诸宁宇</i></b></font></h3><b><i><font color="#ed2308"><br></font></i></b><h3><font color="#ed2308"><b><i>最忆是回龙<br></i></b><b><i>石桥跨南北<br></i></b><b><i>水映月皎白<br></i></b><b><i>明江东逝流海宁</i></b></font></h3><div><b style=""><font color="#333333">(图为十大美女在绍兴东湖合影,在校时同学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东钱湖、莫枝山,宁波古称明州简称甬,中心是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交汇处,也是同学们常去的地方,文中藏有30位同学和班主任名字)</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