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伊犁环线 之三 多彩伊宁

绛君

<p class="ql-block">伊宁的建城史始于乾隆年间,是清朝伊犁将军建立的十二城之一,当时唤作宁远城。1871年,俄国占领了宁远城和伊犁河谷地区;十年之后,伊犁回归中国,伊宁开始成为中亚一个重要的边境城市,是中俄角力的中心。1944年,伊犁、塔城、阿勒泰爆发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并在伊宁成立临时政府,后经与国民政府谈判改为“新疆伊犁专区政府”。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伊宁成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府。</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喀什代表了新疆两千年的历史,那么伊宁就是一座依然活在新疆两百年近代史的城市。在这座满是白杨树、苹果树和葡萄架的小城,还保留着将近四百条年代颇久的巷弄,随便一座蓝色的宅院,常常就有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喀赞其民俗旅游区</p><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所称呼的喀赞其位于市区南部,东起新路街,至亚麻厂,北自新华东路,南抵伊犁河,大致是一个三角形的庞大少数民族传统有区。“喀赞”是维吾尔语 “锅”的意思,“其”是指从事制锅销锅行业的人,历史上这里曾是伊犁民族手工艺制作销售中心,由于当地群众多以铸造锅、卖锅来维持生活,所以称之为“喀赞其”。</p> <p class="ql-block">游览马车</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街心花园</p> <p class="ql-block">蓝色啤酒屋</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风格装饰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陕西大寺</p><p class="ql-block">从新华东路的入口进入,左边便是一座中国宫殿风格的清真寺-陕西大寺。</p> <p class="ql-block">陕西大寺又名宁固寺、陕甘大寺等,这是一座始建于1760年的清真寺。其建筑风格借鉴了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中国传统宫殿式砖木结构,在装饰细节上又融入了阿拉伯装饰风格,在斗拱和木梁上多处描绘着植物图案。在寺门两侧各有双重八字影壁,礼拜殿可容一千多人礼拜。</p> <p class="ql-block">吐达洪巴依大院</p> <p class="ql-block">吐达洪巴依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十月革命后为逃避迫害于1926年来到伊宁市,他从一名经营旅店的锡伯族商人处购买了20亩土地 。经三年建造,大院于1931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共有房屋24间,依据当年鼎盛时期巴依大院的原貌进行修复。</p> <p class="ql-block">这位吉尔吉斯人在伊犁期间创办了伊犁首座利用现代机械技术磨面的面粉厂和伊犁首家电灯公司,但在1936年却被盛世才抓捕迫害致死,家人大多返回吉尔吉斯斯坦。</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是一处中亚遗迹。1919年后,许多乌兹别克富商、知识分子、白军军官和宗教人士成批来到新疆。他们在1933年集资建立了乌兹别克清真寺,1935年又在清真寺旁成立了乌兹别克学校和艺术团,便是今天的伊宁五中。</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目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乌兹别克族埃希来·叶来传习所”</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族舞蹈</p> <p class="ql-block">弹希尔演奏</p> <p class="ql-block">六星街</p><p class="ql-block">伊宁存有许多年代较早的阡陌小巷,其中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规划设计的六星街称得上是伊犁20世纪现代街区创建的一个伟大遗迹。</p> <p class="ql-block">六星街的灵感来源于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在1902年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在他的设想中,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中央是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四周有永久性的农业用地,以使每户居民都能极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p> <p class="ql-block">此街建设于1934年至1936年,各街道呈六角星状,称为“六星街”,与盛世才的反帝、亲苏、民平、和平、建设、清廉六大政策口号相连,又被称为“六大政策街”。</p> <p class="ql-block">建于1943年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东正教堂</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是俄罗斯居民集中的街区,被称为“俄罗斯买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批俄罗斯族迁居苏联之后,这里仍然居住着维吾尔族、回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和俄罗斯族的居民。欧式风格的尖顶小阁楼,伊斯兰风格的半弓形窗棂,俄罗斯铁皮尖顶木屋门廊,维吾尔风格木雕、石雕浮板及各式铁艺门廊,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六星街的马车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手风琴专家亚历山大在这里开了全中国最具规模的私人手风琴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收集有超过八百架手风琴</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1825-1835年的手风琴</p> <p class="ql-block">德国1870-1880的手风琴</p> <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的手风琴</p> <p class="ql-block">品尝蓝墙面肺子</p><p class="ql-block">CCTV《中国美食》上榜美食</p> <p class="ql-block">伊宁的苏俄痕迹</p><p class="ql-block">伊宁曾经是中国俄罗斯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高峰时人口超过2万人(20世纪40年代),深刻地影响了今天伊犁维吾尔族的建筑审美。</p> <p class="ql-block">伊犁宾馆</p> <p class="ql-block">是俄国及苏联驻伊犁领事馆旧址,漂亮的院子里,还有四座俄式建筑,建于1881年,为领事及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和住宅。</p> <p class="ql-block">中苏民航飞行员培训教导总队旧址</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栋1938年由苏联建造的苏式建筑,当年供苏联飞行教官指挥训练及办公所用,同时是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向中国转运物资的中转站,培养了许多中国飞行人员。</p> <p class="ql-block">伊犁河</p><p class="ql-block">伊犁河是伊犁的母亲河、中亚最湿润的伊犁河发源自天山,从南到北,有三条最重要的支流,分别是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南北两条河流最终汇入中间的巩乃斯河,从此称为伊犁河,养育冲积形成了水草肥沃的伊犁河谷。它缓缓流经伊宁市区南部,一路向西,最终离开中国国境注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巴尔喀什湖。从伊宁市区的任何一个地方向南直行,均可抵达伊犁河边。</p> <p class="ql-block">“伊犁河水翻波浪,灌溉着农场和牧场…”</p> <p class="ql-block">伊犁河日落</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下一站:昭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