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练

李梅

<h3>在扶鹰参加讲师班之后,知道了“对练”这个词语。接着加入的共情营、说话之道训练营有相同的学习模式——上课+对练。<br><br>我主动性较差,受圈子影响大,讲师班的对练几乎没有参加,收获自然很小。在共情营时增加了对练,收获有提高。<br><br>来到说话之道,第一天就听到富有能量的陪练官黄有权老师说:“对练对练,记住两句话——练练练,对对对。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br><br>在这么高能量的学习圈,第一课的作业我对练了5遍,到最后一遍时,收获最大,有一种&quot;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感觉。<br><br>这次练习的内容是孩子考试只得了78分,妈妈怎么做。对练稿运用了化情大法的四个步骤:识别情绪(看到孩子垂头丧气的样子)——同理心(孩子努力了,没考好,一定很难过)——探讨解决方案(询问孩子是否试题难,别人也没考好,告诉她考试是为了查漏补缺)——表达信任(女儿很优秀,下次一定能考好)<br><br></h3> <h3>这段对话中蕴含了很多育儿的智慧。在解决方案中,妈妈跟女儿说的是“不止你一个人没考好”,妈妈引导孩子不要盯着自己的失败,要全面地看待。在最后表达信任时妈妈说“爸爸很优秀、妈妈很优秀,孩子也会很优秀”。这里传递的是妈妈的自信。只有自信的妈妈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br><br>通过对练,我从只了解内容到深入理解对话中的内涵,还从中感悟与孩子相处的一些基本逻辑。<br><br>对练, 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越练越有感觉,越练收获越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