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除了西藏,甘南和川西也是藏民族集中的地方,因而其藏传佛教特别兴盛,所到之处都能见到佛教寺庙的身影。来回14天的甘南川西行,途径大大小小的寺庙10多个,这些寺庙是藏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众多信佛之人的精神寄托,同时也装点了草原风光,成了甘南川西行不可分割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1)求吉寺: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巴西区嘎哇寨,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自建寺400多年来,共传活佛10代,有僧人298人。“求吉”意指曲扎让波活佛是一位精通佛法,到达智慧彼岸之高僧,沿用人名得寺名,又由寺名冠戴其地名。</p> <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我侄女婿的大学同宿舍同学,后来转世在这做了活佛,此行的哥俩随侄女婿曾来此参加过小活佛转世坐床仪式。没想到我们这次在去扎尕拉途中,走错了路,阴差阳错的又途径求吉寺,哥俩便兴致勃勃地故地重游了一番。可能因午休的缘故,寺里很冷清,别无他人。而出来的时候,只见马路上成群结队的人正向这里走来,有的还抱着坐垫,应该是前来朝圣跪拜的信徒吧?</p> <p class="ql-block"> (2)苟吉寺,坐落于甘南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的公路边,其建筑新颖别致,色彩光鲜亮丽,一下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毫不犹豫地停车驻足欣赏之。更为巧合的是居然与我同姓,这确实太难得了,不得不让我对其更多了份亲近和好感。</p> <p class="ql-block"> 苟吉寺始建于1608年,1958年被毁,1983年修建后重新开放。苟吉寺不仅有光鲜亮丽的外观,同时还有红色观光的背景 ,1935年红军长征从四川进入达拉沟乡后,先头部队曾在该寺驻扎了十多天,以集结部队,并留下部分借条、枪支、银元以及红军标语等,使其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3)拉桑寺:坐落于扎尕拉东洼村至高处,始建于1645年,1958年被毁,1982年重建开放,现有经堂2座、殿、观音殿各1座,僧舍30余间,住寺僧侣40余人,信教群众7个自然村计2500余人,是本地区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其身后是高耸俊俏的奇山异石,拉桑寺俯瞰着东洼村全貌,扎尕拉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4)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 ,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最主要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佛阁共九层,供奉着以米拉日巴佛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及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1270尊 ,其收藏的藏传佛教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九层佛阁”作为甘南合作市的地标建筑,不仅是甘南深厚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合作市的必游之景,很多新婚夫妻都会穿着藏服到“九层佛阁”前拍结婚照,在这里接受最神圣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米拉日巴佛阁作为安多藏传佛教名刹之一,很多佛教信徒,从老远的地方赶来,虔诚地一步一跪几个小时,信仰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视哈!</p> <p class="ql-block"> (5)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曾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 ,2018年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p> <p class="ql-block"> 来此旅游的人很多,寺庙周围的宾馆一房难求,价格不菲,我们在拉卜楞寺对面的金轮宾馆住了两晚,近距离地游览和感受了拉卜楞寺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 ,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寺庙现今还保存有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占地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所属寺庙有139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东北及新疆等地。</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既是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有“第二西藏”之说。</p> <p class="ql-block"> (6)白石崖寺:位于甘南夏河县甘加乡境内。依山而建的白石崖寺为格鲁派寺院,寺主为藏区三位转世女活佛之一的贡日仓女活佛。由于当地人普遍认为悬崖高耸的白石崖是胜乐佛宫殿,所以信徒们也把白石崖寺当作守护神山的存在,世世代代来此朝拜、祈福。让人不解的是,寺主虽为女人,但却谢绝女性游客进入…</p> <p class="ql-block"> 可不能小看这个寺庙,不仅历史悠久,更因是胜乐佛祖宫殿,据说要到拉萨朝圣前,都必须先来此跪拜,可见其地位不一般哦!</p> <p class="ql-block"> (7)宁玛寺:位于海拔三千八百多米的甘南碌曲县阿万仓境内,也叫娘玛寺,是藏传佛教四大派之一的红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宁玛寺,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佛教寺庙的印象,雄伟大气的大门、现代洋气的殿堂,仿佛穿越了时空,犹如来到了欧洲宫殿,一下把我们震住了,不禁自问:这是寺庙吗?毫不夸张的说,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过的最漂亮最豪华的佛教寺庙。</p> <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矗立于平台之上高50米,重达300顿的金黄色转经筒特别醒目,于2018年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藏转经筒”。其筒身为钛金制作,外部镶嵌的浮雕佛像,由尼泊尔工匠纯手工锻铸鎏金而成,使用鎏金60公斤。转经筒因信众和游客络绎不绝的推动而不停歇地转动,成了宁玛寺最吸人眼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8)各莫寺:为阿坝县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拉卜楞寺的分寺之一。各莫寺占地18000平方米,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修炼而著称,其中高大雄伟、气宇轩昂的弥勒佛殿,可同时容纳千人诵经,为亚洲最大的藏佛殿。</p> <p class="ql-block"> 在各莫寺众多建筑中,仅次于弥勒佛大殿的,莫过于高35米的七层菩提大宝塔,金灿灿的塔身在郁郁葱葱的草原中,尽显端庄大气,光彩夺目,佛塔的每一层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是佛教寺庙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各莫寺内有一座特殊的建筑,这是一所“住宿制”经学院,不但设有经堂、教室,整齐划一的学员寝室,还有一家一户带院落的教员宿舍,现有135名僧人在此生活学习,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大的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 远看穿着红色僧袍的僧人,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拉近一看,惊喜地发现是一群僧人在踢足球,应该是经学院的学员吧?不禁感叹:现代僧人的生活原来也可以这样哈!</p> <p class="ql-block"> 更为有趣的是寺里的一只白色藏羊,看见我们好像格外亲,尾随我们来到车前,刚一开车门,其前蹄就登上了车踏板,还把我们挂在车钩上的帽子绳拽坏了,费了好大劲,才阻止了该藏羊进入我们的车厢。事后想想,也说不清当时带给我们的是意外惊喜?还是意外惊吓了…</p> <p class="ql-block"> (9)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的甘南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这里以这条小溪为界,聚集着四川郎木寺(格尔登寺)和甘肃郎木寺(塞赤寺),7月份来此观景和朝圣的人之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地处阿坝一侧的众多四川餐厅家家爆满。</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前,郎木寺设闻思、续部、时轮、印经、医学等五个学院,建有大经堂、金瓦殿等殿堂近二十座。在1958年和"文革"中,郎木寺先后被拆毁,1981年5月,批准开放复建。</p>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我们只游览了四川阿坝这边的郎木寺,与其他寺庙所不同的是,进了寺庙大门,里面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绿色的草地边,一条小溪流向远方,我们顺着小溪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就出来了,因庙宇和殿堂都层层叠叠的分布在山上,远观拍照也是不错的选择哈!</p> <p class="ql-block"> (10)格尔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城西北角,<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同治9年(1870年),</span>是阿坝县最年轻也是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占地面积为18000平方米,有僧人1000余人,大小活佛14人。其前身为洞沟寺,红军长征时曾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大经堂中最大的一尊佛像是用药泥雕塑而成的弥勒佛像,有四层楼约20米高,佛身内珍藏了千余部大藏经卷;在大经堂中还珍藏有万余部《甘珠多》、《丹珠多》等著名藏文经典;大经堂墙上还挂满了堆绣、彩绘和用矿物颜料绘制的许多珍贵的唐卡。</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格尔登寺院西南侧的格尔登寺大佛塔是雪域高原上屈指可数的几座大型佛塔之一。大佛塔全高49米,底座是边长25米的正方型基座,佛塔外围是环塔转经走廊,共有大小转经筒数千个。围绕大佛塔的24个小佛塔,形成众星拱月的态势。因我们一行不太懂佛教之术,观其外观感觉大都如此哈!</p> <p class="ql-block"> (11)唐克索仓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九曲黄河第一湾旁,黄河河东为四川红原县,河西为甘肃玛曲县。始建于1658年,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始建于1658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面向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索仓寺庙,已然成了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的一部分,自然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歇脚、烧香、拜佛,我们只远观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匆赶往了瓦切塔林。</p> <p class="ql-block"> (12)瓦切塔林:匆匆来到红原瓦切塔林景区,第一印象景区很冷清没啥游客,大门也显得有些破旧,心里多少有点失落,但既来之则安之,怎么也得进去看看究竟哈!</p> <p class="ql-block"> 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五色塔,其身后是整齐排列的白塔,看介绍才知1982年,第十世班禅大师曾两次来此视察过,信教群众为了纪念班禅大师,最先修建了八八六十四座佛塔,后又逐年增建至现在的108塔,虽不及少林寺名气大,却是川西北藏区最大的白塔林。真没想到不被我看好的瓦切塔林,还有如此强大的背景哈!</p> <p class="ql-block"> 此后又在原址修建了纪念殿,在班禅大师坐过的宝座上立了一尊大师等身像。我们来到大殿时,里面正在维修,刺鼻的味道把我们俩女士熏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而两位男生比较执着,冒着难闻的味道,硬是在里面寻到了几尊佛像,拍了不少照片…</p> <p class="ql-block"> 因没有对应的文字说明,也不知各是何许人也,只好把照片发出来,烦请内行人自行识别哈!</p> <p class="ql-block"> 塔林周围是一大片的经幡,甚为壮观。经幡是藏民族的用以祈福的旗帜,在麻织品上书写好经文后,再以一根木桩为中心,将写好经文的经幡,层层环绕形成像帐篷样的经幡群,最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借用自然之力诵经,以达到祈福平安和超度亡灵之目的,这也是四川藏民族地区最大的经幡群。</p> <p class="ql-block"> 从7.17至7.30日,来回十四天的甘南川西行至此结束了。自驾是辛苦的,却是自由随性的,一路走来,我们看了太多的奇山、碧水、草原、寺庙,也经历了高海拔的考验,终于了却了多年来的心愿,一切都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