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驾游之一

凌寒独春

<p class="ql-block">新疆自驾游(之一)</p><p class="ql-block">念奴娇·出发</p><p class="ql-block">一路向西,</p><p class="ql-block">奔新疆,</p><p class="ql-block">已是多年梦想。</p><p class="ql-block">自驾旅游,</p><p class="ql-block">出齐鲁,</p><p class="ql-block">跨过豫陕陇疆。</p><p class="ql-block">黄河咆哮,</p><p class="ql-block">祁连巍峨,</p><p class="ql-block">千里走荒漠。</p><p class="ql-block">连霍高速,</p><p class="ql-block">满车谈笑高歌。</p><p class="ql-block">神州幅员辽阔,</p><p class="ql-block">美景不胜数,</p><p class="ql-block">最美是这。</p><p class="ql-block">北疆草原,</p><p class="ql-block">南疆大漠,</p><p class="ql-block">更勾魂,</p><p class="ql-block">维族姑娘婀娜。</p><p class="ql-block">心弛神往,</p><p class="ql-block">梦想要成真,</p><p class="ql-block">激情似火。</p><p class="ql-block">二两劲酒,</p><p class="ql-block">此行潇洒快乐。</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西去新疆,昨晚又到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听上去就很雄伟壮观的一个地方,现存的嘉峪关 不仅是河西走廊重要关隘 ,也为后人展现当时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从古都是河西重要的关塞,《七绝咏嘉峪关 》中便描写了嘉峪关的重要 ,随着古人所留下的脚印,探索历史之美, 不断充实自己 开阔眼界。</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继续一路向西,还会有更多惊喜。</p> <p class="ql-block">哈密市、哈密回王府景区</p> <p class="ql-block">哈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处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汇之地。东与河西走廊相连接,也是现代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历史厚重且文化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哈密回王府,坐落于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路以西,曾是新疆历史上有名的西域府邸,这座建筑群也有“西域小故宫”之美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哈密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因助清廷平定葛尔丹叛乱有功,册封为“一等札萨克达尔汗”,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朝觐,被京城故宫的雄伟磅礴大气所震撼。</p><p class="ql-block">次年返回哈密,经皇帝特准,从京城请来了大批汉族工匠,在原蒙古王府的基础上效仿大清皇朝皇室的威严设计修建,费时7年方竣工。</p><p class="ql-block">额贝都拉此举,其实也是在表明自己坚决拥护清王朝统治的意图和维护疆土统一的决心,从而开创了相传九世,延续233年的哈密回王史。</p> <p class="ql-block">清代诗人萧雄在《西疆杂述诗》中对回王府有较为详细的追述:“王府在城东隅,附墙筑台,高出城墙,山门内,正宅三层,皆在平地,宅之右,即拾级登台,台上屋舍回环,悬窗下瞰,其内院也。宅左,步长廊,更进一门,则园林在焉,亭台数座,果树丛杂,名花异草,盆列成行,俨然内地风景。皆老王伯锡尔在京养六年,屡以重价搜求,远道载归者”。</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哈密王府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满、蒙建筑艺术的特点,又体现出维吾尔族建筑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它既有汉式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的特色,又有伊斯兰穹隆形拱顶以及蒙古式盔顶的特征。</p><p class="ql-block">曾是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哈密王府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满、蒙建筑艺术的特点,又体现出维吾尔族建筑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它既有汉式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的特色,又有伊斯兰穹隆形拱顶以及蒙古式盔顶的特征。</p><p class="ql-block">曾是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代回王的修缮和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各种建筑形式融为一体的古典园林宫廷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府内大小九道门楼,房800间,有亭有榭,有楼有台。</p><p class="ql-block">绿琉璃瓦顶,画梁雕栋,重檐翘角。门钉兽环,院中影壁,自有一番威严气象。</p> <p class="ql-block">王府建筑群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军官议事厅、练兵指挥台、箭场、马房、牢房、碉堡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部分是高起于平地,地面与城墙同高的王台。主要有回王宫大殿、回王寝宫、配殿、清真寺、角亭等。</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当时额贝都拉并未被清朝册封为王,但他是最早接受清廷册封的新疆维吾尔族的封建领主。所以,人们习惯上一般称他为第一代哈密王。其家族中人被赐封为王,是从四世回王玉素甫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哈密回王是清政府对哈密维吾尔族头领的俗称,按照清朝的八旗体制,新疆维吾尔族中,共封四王四公,总称回疆八部。</p><p class="ql-block">由于在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中功勋卓著,哈密回王被清政府称之回疆八部之首,是清代以来新疆维吾尔族王公中维持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在新疆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历史总会有遗憾,昔日的王府早以在历史的硝烟中“付之一炬,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1930年,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病故。次年,这座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回王府被战火化做断壁残垣。</p><p class="ql-block">自此,持续了233年的哈密回王的世袭统治,也就此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是2005年动工重建的王府。但你依然能感受到这座集多民族建筑风格的王府曾有的恢弘气势。</p><p class="ql-block">曾经的王府早以幻化为历史光影,看着眼前亮丽的角亭,又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一段段尘封曲折的往事, 而所感所受的却是昔日王的荣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城巴里坤古城</p> <p class="ql-block">巴里坤城位于新疆巴尔库勒淖尔东南,是一座以水名城的古城。历史悠久,建于雍正九年,后被定为镇西府治所。城内有万寿宫、文庙、城隍庙、钟楼等建筑,四面穿行分4大街,均有铺面站房。城内居民多为满、汉军民,人口锐减。在光绪初年后,城东半里有会宁满城,乾隆三十七年建,驻领队大臣及满洲八旗兵。</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曾有四条大街,南大街东西小巷8道,皆为兵营,东、西、北三个大街系民居。据说,清·咸丰帝以前,古城内尚有满、汉军民3万余。</p> <p class="ql-block">巴里坤古城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巴里坤古城位于新疆巴尔库勒淖尔(又称巴里坤湖)东南,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岳钟琪率军修筑。古城原有4座城门,城墙上有3600个城垛,墙外有12座炮台、12座马面,四周挖有护城河。满城又称会宁城,位于汉城以东500米处。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政府修筑满城,城墙为长方形,东西长1306米,南北宽501米,墙高7米。城墙四角有角楼,墙外设炮台。</p> <p class="ql-block">巴里坤自古以来就是新疆的东大门。它位于主干道上,一直是军事战略家们争论的地方。因此,这里也修建了当初为驻守而生的古城,形成了古城墙、庙宇、古民居等大型建筑。如今,这些建筑保存得非常完好,许多游客到巴里坤旅游时会去参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巴里坤古城分为相邻的两座,分别是汉城和满城。汉城是以汉族士兵和居民的名字命名的,而满城曾经居住的则主要是满族八旗兵勇。今天,城墙保存完好,可以从城墙上俯瞰整个县城,不过城楼则仅剩一座德胜门,城楼的建筑规模恢宏,可以拍照。</p> <p class="ql-block">除城楼、城墙外,该县还有地藏寺、仙姑庙、巴里坤古民居等古建筑。可以看到新疆罕见的佛教和道教建筑。这是一个参观古建筑、朝拜和祈福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巴里坤食品街夜累也很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