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根保</p> <p class="ql-block">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走进“复兴之路”展览大厅,讲述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从此,具有特殊情味的“信仰味道”,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一位作家著作了《信仰的味道》一书,诠释了共产党人信仰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我2002年,从南昌军分区岗位卸任,开始研究南昌起义。</p><p class="ql-block"> 近二十年的南昌起义史料研究,使我深深感到:</p><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是一部无言大书。阅读这部大书,不仅对革命前辈腾生敬意,更是读者一次信仰的洗礼,斗志的激励,血性的提升,动力的催生!</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走进八一广场,体会“信仰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介绍,八一广场旧址,在明清时期,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和一条护城河;在光绪年间,清政府在这里开辟出新军训练的大校场;到民国时期,这里已是连片的驻军营区……</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这里逐步扩建成人们休闲广场;1952年,南昌市政府正式命名人民广场……</p><p class="ql-block"> 直至1977年,南昌市人民为了隆重纪念八一起义50周年,又一次扩建并更明八一广场。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广场南面兴建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2012年,八一广场修整,纪念塔由44.5米,增加了8.1米,显得更挺拔壮观;纪念塔东、南、西面,三幅大型大理石浮雕,展示南昌起义“起义准备”“攻打敌营”“欢庆胜利”的画面,栩栩如生;北面是叶剑英题词:“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大字,金光闪闪。下面碑文写道:</p><p class="ql-block">“1927年夏,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遭到失败。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周恩来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在我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二万余人,向南昌守敌发起猛烈攻击,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三千多人,胜利地占领了南昌。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p> <p class="ql-block">曾任八一广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周根保向记者介绍八一广场建设历史。</p> <p class="ql-block"> 碑文用朴实语言,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及伟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八一起义前夜,中国共产党正面对一个生死关头,蒋介石、汪精卫的大屠杀,使共产党五万人只剩下一万人,革命人民血流成河……</p><p class="ql-block"> 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只有两种可能:</p><p class="ql-block"> 或者是灭亡;或者是不屈不挠挺身站立起来,把革命推向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赶尽杀绝”;</p><p class="ql-block"> 面对中国革命“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一一</p><p class="ql-block"> 是什么力量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打响第一枪”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是什么力量感召已是“高官厚禄”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下最大决心、不计成本,奋不顾身地坚决反抗?</p><p class="ql-block"> 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史学者称:南昌起义是共产党人忠诚信仰的生动诠释!</p><p class="ql-block"> 对八一起义前辈,这种信仰的“味道”,南昌起义十年后,毛泽东作了生动描述:</p><p class="ql-block"> 大革命的失败,反动派的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战斗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描述,正是八一先辈,“不畏强敌,前仆后继”,忠诚信仰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军九十五周年前夕,笔者独自一人,伫立在八一起义纪念塔前,翘首凝望“那支枪、那面旗”,细细品味“打响第一枪”的信仰味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塔顶那挺直刺苍穹的汉阳造步枪;</p><p class="ql-block"> 旁边那面迎风招展的军旗一一</p><p class="ql-block"> 似乎在无声述说八一的光辉历程……</p><p class="ql-block"> 凝望这支枪、透过这面旗,我仿佛回溯到1927年8月1日的凌晨,那支由两万人组成的“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后,胜利地占领了南昌的壮观画面……</p><p class="ql-block">正是这支正义之师,起义胜利后的第三天,从南昌出发,挺进广东;</p><p class="ql-block">起义军主力潮汕遭受失败后,起义军余部,在朱德率领下,又挥师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播下革命火种,燃起燎原之势……</p> <p class="ql-block">八一起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南昌矗立起这座历史丰碑,续写的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正如光芒万丈的朝阳,普照中华大地。</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走进八一广场,仰望高耸的纪念塔,对八一前辈坚守信仰的革命风貌,油然而生敬意!</p><p class="ql-block">八一起义纪念塔,是信仰力量的象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之“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