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龙潭小分队朝台日记

LIBY

<h3> 引 子<br>  张波、孙总、笔者三人都报名了定于7.15-16两天的朝台,却都先后放弃。心有不甘,加上阿里同学近期积极要求上进,分别怂恿牛哥出马。5+1人一拍即合,算是补考。</h3> <h3>2023年8月14日 晴<br><br>  5:20 从美特好滨河店位置自驾七座车出发。先期孙总驾驶,后于紫岩服务区换为波神开车,一路言笑。<br>  6:53 到达五台南高速路口。<br>  8:13 到达五台山西门。</h3> <h3><br>8:46 顺朝活动从头迈步<br>  由面对西门的左侧,一处公厕旁有一块石碑,从其右侧的亭子旁小径缓坡上行。<br>  这一路都是山路,有多处需要小心、防止失足滑落处,一路小爬升,一路植被翠绿。<br><br><br></h3> <h3>9:27  到达古清凉寺<br>  这里已经建成了外观如宾馆的建筑,周围围墙仍在建设中。翻过一座山包,远处下方即可近看到狮子窝,远眺到西台和中台。</h3> <h3>  11:50 到达狮子窝<br>  由狮子窝,一路缓爬升,翻过二座覆满绿色植被的山包,绕过一段山腰。途中一段路程,沿途左边森林茂密,右边峡谷与山峰交错。<br><br></h3> <h3>  中途路餐一顿。<br>  为了能喝上酒,孙总带有二瓶白酒、花生米等,阿里携带有两大袋自家亲手卤的大块牛肉和猪颈骨、十多粒煮鸡蛋、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酒杯、十多根火腿肠,三大袋密封包装的牛肉等。山野之中,长途跋涉间,全凭人力身背,却能酒肉补给。阿里辛苦啊,所背肉食在第三天豆罗镇午餐时刚吃尽,说什么也不再带回太原了。<br>  <br></h3> <h3>  再沿山坡小跑下到公路上。面前两条路,右手路径通达中台,左手路径通往西台。<br>  眼下目标西台。这一路以公路为主,要经过吉祥寺,再一路爬升。可以一直沿公路走,但人们还是选择某一处,可以切向上方山顶,再向下到公路就是西台牌楼。<br>  15:15分  到达西台牌楼</h3> <h3>  15:37分  到达西台法雷寺顶<br>  牛哥看护行李,俺们空手上西台,也用了22分钟。</h3> <h3>  17:23分  到达中台演教寺<br>  一路爬升,几乎不用拐去拐来、夹杂石块的高山草甸路,尽可沿着地面上一人高的方形水泥立柱前进。动用风箱模式,喘着粗气爬到中台顶。<br>  由中台向前看去,澡浴池已是近在眼前。<br></h3> <h3>17:57 澡浴池山脚下<br>  下至中台山脚,向上走山腰小路,爬山坡,一样的拉着风箱,气喘吁吁。至山坡顶端处翻越公路围栏,再沿公路走1-200米到达澡浴池。<br></h3> <h3>18:18 到达澡浴池<br>  挂单澡浴池(人均100元)。<br>  先吃饱色香味都较好的斋饭,再安排进九人间。这里快要达到城里宾馆的水平了。有WiFi,可充电,有独立卫生间、洗手池和淋浴间,被褥全新。室内一层七人通铺,二层两头是单人床 ,楼道里有全自动电热水器。<br>  外面据说零度。反正洗淋浴出来,全身不受控的哆嗦了一阵。</h3> <h3>2023年8月15日 晴<br><br>  澡浴池观日出。<br></h3> <h3>  一样美不胜收。</h3> <h3><br>  6:51由澡浴池出发<br>  初始沿公路,中途右手方向有一处上切的路,通向北台。爬升较大,难度较高,好在一大早体力充沛,不惧也不服困难。<br></h3> <h3>  7:53  到达北台顶<br><br>  张波父子俩要另辟蹊径,余我四人从北台顶出发向下切,在高低大小不一的石块组成的小路与石板公路两种道路间不时切换。<br>  路过华北屋脊牌楼略做休息,然后继续上述方式的步行。<br>  途径法云寺时离开公路走山路,再向前一段后,会明显看到山脚下有一条向右横切的山路,徒步的人都走这里去鸿门岩。</h3> <h3>10:30  到达鸿门岩<br>以前都是把这里作为大朝台的起点,本次这里成了中途。以前不觉得有什么,这次上东台是安排在登北台之后,因而感到此次爬登东台并不轻松的。</h3> <h3>11:11  到达东台望海寺</h3> <h3>11:50  从东台出发<br>  上月还四处是口的东台围墙已经全部合围。现在人们想从东部围墙的一处门口出去,必须从通往那罗延洞的门口处,一组新建的钢制台阶下到底部,大约有500左右级台阶吧,这要给已经爬山爬了一天甚至以上的人来上下楼梯,可是个叫苦连天吧。<br>  到底部后再沿围墙往西走,寻到一豁口处。<br></h3> <h3>  立身此处,隔着围墙向外望去,远处层峦叠嶂,近处沟壑纵横,从目前脚下看下面的山脊,感觉深不可测。山脊陡立、双侧坡度过大,不知道哪里可以容人立足。恐高之意从心底升起、不寒而栗。从豁口向外向下望去,仔细观察,在牛爷指点下,方能够找到其中一座山顶上弯弯曲曲的一条小径,能连到足下这个豁口。<br></h3> <h3>  从该豁口出发,先来一段约45向下陡坡路,逐渐见缓。只有走到近前,你才能长长的舒缓一口气,才能知道原来的确行至山前必有路啊。<br>  路只能容一人或一牛等通过。多处经过的路段应须踏稳脚步,不得左右摇摆,以防滚落山坡。<br>  沿山脊一路下降,再接着一路爬升,翻过一座山峰。连续五六个山峰过后,由一路几乎向前直行中,突然就大角度一个左转,向东转过一处山包,再向右沿树林边缘下蹿。</h3> <h3>  13:00许,寻到一处树林遮蔽处进餐。与前日一样,饱餐蛋牛猪肉碳水,辅之以白酒高能储备,补水补盐。<br>  又经过几个山峰、山腰后来到山神庙。<br>  一路上经过的山体好高,小径曲曲折折似无尽头。<br>  跑马的汉子不惧路远,只要不停步,总能到达那个远方,哪怕一个接一个的远方。路跑时,每每听到的都是上一公里用时7分、6分、5分、4分等的报告声,而这里你只能听到要比路跑高一个数量级的报告声,也好远才能听手机报一次。</h3> <h3>14:32  来到山神庙<br>  从一处山顶沿一面长而宽阔的大坡,踩着石块、草甸下到山脚,有一个小庙-山神庙。其前方不远处是一段几十米长、不足一米高的石头堆砌的矮墙。这里是四岔路,左边通向南梁沟,右边通向铁瓦寺村。<br></h3> <h3>  我们要选的是正对向的公菩萨梁,沿这里爬升,下降,再爬升,再下降。要时而沿着山腰半空走,时而穿行在茂密的树林中;时而靠着山体的左侧走,时而贴着山体的右侧走;忽儿双脚左侧挤压着鞋的左侧走,忽儿双脚右侧挤压着鞋的右侧走,还有更多的时间里是脚趾硬顶着鞋的前面行走;时而头顶着大太阳,时而被茂密细高细长的树林遮蔽。队伍行进中为了避免走散,经常要前后呼应一番,有的时候就听不到后面的回音,那是因为不是我等在后面的落的较远,就是走在了山的两侧。走到你体力耗尽之时,面前会出现一段下行或平行的路,当气刚刚喘匀,又令人崩溃的出现一段爬升,似乎爬升是无穷无尽的。<br></h3> <h3>  早晨看天气预报有雨,现在预报即将兑现了。<br>  四周群山模糊不清,视而不见;远处是黑压压的天空,近处是快速从你身边穿身而过的浓雾。天色也快速由明亮转为暗黑,体感由热变为凉爽,几滴雨点也袭向面部。<br>  </h3> <h3>  此时是下午16:00许,貌似也是山里太阳即将下山的时间,牛队下令准备好雨衣和头灯,加快了脚步。绕过这座山后,雨却没有追来,也又看到了四周的明晰山色。窃喜难道躲开了大雨?!<br>  压力稍减,却也不停的左转、又右转的穿越着无边的树林草木、大大小小无尽的尖利块石、无穷多的坑坑洼洼、数不尽的横亘的枝条,同时下意识注意着山径另一侧的深沟或斜坡,勉力加速前行。视野里终于出现了大大的向下延展的开阔山坡,尽头处是向右向下拐去的小路。<br></h3> <h3>17:35  到达护银沟垭口<br>  从这里再起步,已无岔道。仍有树林,但不再茂密。路似乎也宽敞了些,但乱石却多了起来。<br>  很明显这里刚下过了大雨,地面、身体不断接触到的枝叶上都是水珠,比脚面大的石块平面湿滑的都不敢踩。<br>  继续绕来绕去,大落差的迈出每一步。<br>  渐渐的听到了溪水声,也看到了建筑群,看到了小河沟。护银沟终于到了。<br></h3> <h3>  便利店里每人都第一时间快速饮尽一瓶功能饮料、一只雪糕,以补充没到护银沟垭口就已经断了的水分和降低这火热的身体内外温度。<br></h3> <h3>18:15  护银沟<br>  沿着唯一的乡道,从沟底到205省道(砂石线公路)约2公里,沿途有静音寺等,也新建了好多商店、饭店等,商业气息呈现。<br><br>  今晚入住白云寺旁的一家民宿~松林小栈。四人间,人均百元,也是大通铺,可有卫生间,能淋浴,还有大长沙发和大客厅,有电水壶,设施齐全。不用纠结是否有纯净水,这里的水龙头里流出的是五台山天然矿泉水。条件真不错。<br>  <br>  今晚温度正常,不冷。<br>  <br>  浴后酌罢,疲乏的身体在酒精作用下,迅速入睡。牛哥左边和右边都是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也没影响入眠。半夜阿里睡醒一觉,猛然间抬头,室内桌旁一影端坐,大胆试问:谁?孙总道:我喝杯水。吓人。</h3> <h3>2023年8月16日 睛<br><br>6:40起步白云寺<br><br>  小栈出来,到得公路向南二十米再向西,听着两旁音箱里一句句“阿弥陀佛”的颂佛声,就能找到通往白云寺的公路,缓慢上坡。途中左手侧有一高等级公厕。<br></h3> <h3>7:11 向着佛母洞,开始登台阶<br>  公厕过后约200米,右手侧台阶起始点,据说有1680个台阶。牛哥、阿里马快先到达佛母洞后被告知路被封堵必须绕行,才又蹦蹦跳跳下到一处小路口处,堵截孙总和我。这才离开石阶路段,迈上林中土路,稍微左绕右绕、小爬升一段,上到公路,出了一处稽查站,到达金灯寺。</h3> <h3>8:40 金灯寺<br><br>  这里,正式开始奔向南台。<br>  前半段坡度较大,一路向上,基本远离树林在艳阳天下。有巨石,有碎石,有三、四条人、牛踩踏出的小径,好多个明显的箭头被描在一块块的石块平面上。人渐渐见多,上行、下行的人群都有。有已经在五台山转到第五天的来自河南的一家人,三个成人和两个少年,都身背大包,大人背着重装,至少含帐篷、防潮板等装备。昨晚下雨,一家人在南台挂单,但人家说,没有帐篷里好。<br></h3> <h3>  牛哥、阿里早就撒欢,连尾灯也消失好久,孙总和我相伴在蜗速辗转腾挪中。克服重力,克服障碍,克服气短,拉着风箱,将一个又一个的山包踩在了脚下。<br>  后半段以树林中穿行为主,坡度减小。<br>  脚下成了大雨过后依然润湿的混合着泥土和草木枝叶的松软而又不失弹性的土地。树林中到处悬挂着一条条的彩旗,又像是路标。<br>  继续把几个山包踩在脚下后,树林边界显现,红色的围墙、建筑物越发高大清晰,南台近啦!<br><br></h3> <h3>9:50到达南台<br>  张波父子夜宿宽滩村,也沿宽滩方向线路早于我们到达南台顶。<br><br>  众人休息,从庙里灌装开水,大快朵颐50元一个的大西瓜。</h3> <h3>10:15离开南台<br>  六人合兵一处,从南台牌楼处西端下切至公路。牛哥、孙总我们三人前半段一直不离公路,张波父子、阿里意犹未尽,寻找一切可以沿着上切爬升的路折磨自己。两组人分分合合,第三次合并时,到了该离开公路要切向大南庄的林中土路。下一路左右绕行在树林中,也是有许多的悬挂在树枝上的一条条的彩旗,土地松软而不失支撑,坡度不小。<br><br></h3> <h3>  大部分路可以颠着小跑,只是有一段落差较大的坡。对于弱鸡来说,立不住,不敢跑,每一步都要拉着树干或树枝。但张波、张昊民、阿里、牛队,蜻蜓点水般飞速飘过了,额滴神啊!神力神腿!差距太大了!</h3> <h3>  坚实而平整的小道一下子出现,大落差的这段行程戛然而止。<br>  向左拐去,顺着路前行。遇到了三人,是将车停在了附近,和我们反方向要上南台的游客。<br>  向上走,视野开阔处,公路再现,有小轿车停放。绕过稽查站,顺着公路平坦前行不远,放眼前望,路尽头,正乃起终点五台西门是也!<br></h3> <h3>  11:35 到达西门。<br>  本次朝台行程圆圆满满,六人皆大欢喜。<br>  高山见证,草甸见证,沿途的牛群、马群和狐狸见证,我等三人补考合格。<br><br></h3> <h3>  牛老大多年前就有人聘他做领队来有偿带队朝台队伍,显然能力强大,经验丰富。都是好朋友,就不当面谢他啦。<br>  队伍里有波神、阿里在,一个很明显的好处,他们精力充沛,有用不完的力气。往往要加速超越我们一段后再回过头来为我们拍摄。<br>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照片和视频,回忆起来都是骄傲和自豪。<br>  孙总初次朝台且为顺朝,不紧不慢、稳中有快,紧紧相随,乐观一路,从未见其叫苦叫累,充分体现出军人本色和强大素质。问其感受,“还可以”。<br>  张昊民小同学已是第三次朝台,从小就让亲爹软硬兼施的带到大自然中来历练,少年大有可为呀。<br>  往年朝台,都有人(包括我)呲牙咧嘴,说腿疼打不了弯,奇怪这次,没人觉得腿疼。<br>  差点忘了,五台山紫外线太强了,浑身上下都穿着防晒服,不小心露出了鼻子。第二天就发现鼻子不能触碰了。尽管脸色不算白,可这鼻子黑的反差也太大了。</h3> <h3>附:<br>出行方案:<br>8.14~16号,共三天<br>D1、14号早5:20出发至五台山景区西门-清凉寺-狮子窝-西台-中台-澡浴池(挂单)。<br>D2、15号早餐后澡浴池-北台-鸿门岩-护银沟-黄土嘴(白云寺)住宿农家。<br>D3、16号早饭后黄土嘴(白云寺)-南台-西门返回太原。<br>距离实测:<br>西门-澡浴池22公里<br>澡浴池-北台3公里<br>北台-东台10.5公里<br>东台-静音寺16.5公里<br>静音寺-白云寺4.5公里<br>白云寺-南台6.5公里<br>南台-西门6公里<br>合计:69公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