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和她的学子们》 后记

清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7年12月中旬,我正在北京301医院做术后一个月的例行复查时,收到一条来自武振业老师的短信。武老师在短信中提议我组织母校——原大同县四中的学子们编撰一本和四中、四中人相关的书籍。武老师说,是在四中有着双重身份的常世龙老师建议他找我做这件事的。武老师还把常老师的电话发给了我,让我和他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武振业老师是我高二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父亲的同学、同事、挚友。常老师既在四中读过书,又在四中做过一段时间老师,他在当地的新闻媒体界很有影响力!我虽然与常老师未曾谋面,但他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我心里一直特别敬重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心目中很有分量的两位老师在磋商为母校著书立说的时候能想到我,我非常欣慰,也很感动,但我却回绝了武老师!我之所以断然拒绝,是因为我主编《青涩的记忆》时留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遗症当时还在吞噬着我,我还处在“惊魂未定”期。而且“以后我绝对不会再触碰这类事”的决绝,也早已在我心里“生了根”“开了花”,所差的就是“结果”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过《青涩的记忆》的友人们大概还记得我在那本书《后记》的开篇就写道:我很想把《后记》写完以后,先直奔到荒无人烟的旷野里去大声疾呼——“我终于把这件事做完了!”一段简短的文字,不自觉地流露出我在主编《青涩的记忆》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还有我在《青涩的记忆》“收官”时的如释重负!我想,没有过那种经历的人,就像没有喝过酒的人不知道酒的甘洌、没有服过药的人不知道药的苦涩,体会不到我当时终感“柳暗花明”的心境!然而,随着我把《青涩的记忆》的定稿交付于某出版社之后的一波三折,我的那种好心境在我心里没停留几日,就急匆匆地、毫无怜悯之心地拂袖而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自己把一本书稿修改好,再编辑得有模有样,再交给正规的省级出版社,那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做“甩手掌柜”了!却原来,我错了!我的“想象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之后那种我自己无法掌控的如“山路十八弯”般的跌宕、波折,远不如我自己修改征稿来得简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经过我两个多月苦苦地“千呼万唤”,出版社总算是在2017年元月初先印出了400本(共500本),但这400本书错误百出、低级到不可思议!一般性的错误多得自不必说,就连我排好版的照片在印出的书中竟然还能漏掉两页;一位作者在文末特意注明的文中部分内容的来源,编辑也能给删掉!之后在我又和编辑以带有火药味的言辞交涉了N次以后,这家出版社才在5月底把剩余的100本规规范范地印刷完毕,并又额外多印出100本,作为出版社给予我们的补偿。那时的我是真的如释重负了,似是涅槃重生了一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常听人们说“好事成双”,然而《青涩的记忆》完完全全出版后,还没等和我沾边的另一件好事露头,我的身体就开始无休止地找我麻烦了!先是因头昏脑胀等各种不适查出了一堆这样那样的毛病,8月份又在地方医院查出了肾上腺皮质腺瘤,9月份在北京301医院住院半个多月做进一步确诊,10月底在301医院住院准备手术,11月2号进行手术。问及医生我得这种病的原因(这种病的成因有三种以上),医生说是因长时间焦虑、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造成的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如此看来,我的身体是在对长时间忽略了它的主人进行反攻倒算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7年春天《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有报道说这栏节目的制片人、主持人董卿,为了做好《朗读者》,一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觉,凌晨两三点睡觉是常事。名人做大事固然要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辛劳,其实我们普通人想做成一件属于自己的大事,所付出的心血比名人也少不了多少!不同的是,那件事的意义和影响力,以及做事的人各自所处的层面!我在主编《青涩的记忆》的时候,白天除了必须要做的工作之外,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事务缠身,想修改来稿,只能见缝插针。只有在每天晚上家人都入睡以后,我方可心无旁骛地在青灯之下“摊卷”修改、整理。为此,那时我晚上睡觉的时长是董卿的翻版。一晚上能睡四五个小时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修改文章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多少次,我坐在电脑前改着改着来稿,困得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打起了盹,有时干脆就迷迷瞪瞪地进入了梦乡!一个激灵猛然醒来,使劲睁开像灌了铅的双眼,甩甩头,再继续接着修改。现在回头再看那段时光,还真佩服自己当年“奋不顾身”的忘我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好了伤疤忘了疼”不知是不是人们的通病,但我绝对是这样一位患者,而且还是排在此等人群前列的一位病入膏肓的患者!是伤口还没有痊愈,还在隐隐作痛,甚至是还在往外渗血时,就把疼痛的感觉从内心中强行剥离掉,然后再以掩耳盗铃之势忽略不计那一切的一个患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初,学弟杨修宏拉我进了四中的一个师生大群。在这个群里师生们三句话不离四中和四中人,聊的主题永远是过去的四中、四中的老师和学生。这期间武振业老师和我也经常私信联系,武老师时不时还会继续憧憬着为四中出一本书。四中群里师生们对四中的追忆,和我与生俱来的不忍“扫兴”的性格,使得“我应该组织大家编撰我们四中人自己的书”的想法,开始一点点地在我心里发酵。而武老师在四中群里一次次地以“言过其实”的言辞对我的夸奖,无形中在我该肩负起主编《四中和她的学子们》这本书的天平上,又平添了几许砝码。一时间,我懵懵懂懂地真就以为自己确实算得上是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了,以为自己确实也有能力组织四中人编撰自己的书!我那种种的以为,就像催化剂,催化着我没再做进一步的深思熟虑,就果断地决定牵头和四中人一起做这件事!于是,2018年3月18日,我在“四中群”发文道:作为四中人,在我们有能力去把四中的发展史、四中人的过去和今天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传承下去的时候,却没去这么做,那必将会成为我们四中的一大憾事,也必将会成为我们四中人的一大憾事,甚至是我们四中人的后代们的一大憾事!为了感恩四中对我们每位学子的培养,为了感恩四中健在的和已故的校领导、老师们为教书育人所付出的心血,为了我们四中的校魂永存,为了我们四中的精神永在,为了顺应我们四中人的心之所向,从即日起征集记录四中、四中的老师和学子们过往今夕的文章,并定书名为《四中和她的学子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瓷器活”的按键虽说是按下了,但我还是心有所虑。我不担心参与人数会少,更不担心书的质量。我知道,四中的学子们之所以优秀,首先一点,他们的行动力和集体观念强于常人,他们永远是积极向上的!再者,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精益求精,追求至臻完美。他们但凡能挤出时间参与写作,一定不会推辞拒绝!但凡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绝不会出现纰漏!而我担心的是,唯恐我因重蹈主编《青涩的记忆》时的辛劳而再次伤及自己的身体。于是,“晚上不加班,不熬夜,不给自己施加任何压力,一切顺其自然!”就成了我给自己在主编《四中和她的学子们》时立下的“约法三章”。我时刻告诫自己:身体重于一切!为此,这几年我尽管知道我们四中人期盼着《四中和她的学子们》能早日面世,我也理解我们四中人的这份心情,但我却一直是在不影响我身体的前提下,才去做的这件事。我放缓了编辑这本书的脚步!最终,这本58万多字的《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于2022年秋季完稿,2023年初春开始正式步入出版发行的轨迹。而2023年这一年,正好是我们的母校原大同县四中正式挂牌建校50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幽兰操》有言:“合作如兰,扬扬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四中和她的学子们》的问世,是四中人的共赢!尤其是当读者朋友们了解了四中人出版这本书所需费用的来历以后,更会真真切切地认定:这确实是四中人的共赢!是四中人在四中撤校32年后再次携手共创的一个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筹集近8万元的出版费时,有好心的同学对我说,最近几年因为疫情,人们的收入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咱们一下要筹集这么多钱,恐怕很难!也有同学劝我放弃!他说:“许多学校连个纪念的小册子都搞不成,咱们一个停办了几十年的学校,要出正版书,更难搞!”其实不用同学们说,我也知道筹资的难度!这几年一想到我“翻过了”主编这本书的“那座山”,还得要“越过”筹集出版费“那道岭”,我的头就大!出版这本书需要我去亲自“化缘”这件事,成了压在我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定稿后,我随即就联系好了出版社,但却迟迟没有勇气在作者群里发集资通知。那段时间我梦想天上能掉下一块“馅饼”来——有人突然对我说:“出版费由我来负担!”为了能减少一点出版费,我和人家出版社的编辑谈起价格问题时,活脱脱一个在菜市场上买菜时好讨价还价的老大妈!——“封面是我自己设计的,这应该减钱吧?”“版是我自己排好的,这也应该减钱吧?”“内页的照片都是我一张一张修剪、排列好的,这也应该减钱吧?”我把一串串我自认为该减钱的理由甩给编辑后,自己都觉得汗颜,为此最后总不忘强调一句“希望你能理解我!”今年的2月份,我给自己再也找不出一条可以继续推迟集资的理由之后,不得不强迫自己硬着头皮在作者群里发出集资通知。为了给自己打气、鼓劲,我一遍遍地去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我希望从中得到力量!通知写好了,也发出去了,但从写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像一个千方百计地从别人腰包里往外掏钱的坏人,满心都是负罪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发出集资通知以后,我已做好了因资金问题这本书可能会夭折的心理准备!最好的结果是能集够,但最起码也得半月2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大大地出乎我预料的是,我发出集资通知只两天的时间,就收到集资款9万4!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远在异国他乡的11班的刘旺,得知集资一事后,通过师兄白钰加了我的微信后立马转来1万元。14班的李元文、王强和20班的康欢转来数目不小的集资款以后,还要对我说如最后资金还有缺口,就告诉他们。</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中建校初期分管学校后勤工作、现为大同新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张培林老师,在四中只工作了 4 年,但他一直情系四中! 3 月初 ,张老师听说正在出版的《四中和她的学子们》的出版经费已凑够,所差的是举办新书发布会的费用,他就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赞助发布会!最后当云州区许堡乡教育发展促进会决定要在许堡乡中学为《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举办发布会时,张老师转而又出资 1.5 万元,加印了 400 本书。更为暖心的是,他不但要为发布会提供接送嘉宾的车辆,还要为嘉宾们派备保健医,提供早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需要用“真金白银”来“说话”的时候,四中人用事实又一次颠覆了“不可能”,又一次颠覆了其他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5年里,为了《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上到我们四中的领导,下到我们四中的学子,都在各尽所能。能出资的出资,能写的写,能联系失联了几十年的学子的,就千方百计地去联系。我们四中的老领导王茂成校长多次为我与四中的学子们“牵线搭桥”。在王校长的帮助下,我联系到的那位当年在高考中摘得雁北地区文科状元桂冠的学子,一星期后就给我发来了一篇记述他年少时求学的片段以及他与四中情缘的佳作。之后这位身居要职的学子又前后为我联系到了两位四中的优秀学子。其中的一位他们近十几年也互无音讯,联系起来很是困难,兜兜转转了好几个月也未果。在数月的寻找中有几次我想放弃,但他说:“再等等!”最终,那位现任职于某直辖市政府部门的四中学子被他联系到了。几天之后,我收到了那位学子的文稿,还有他在电话里那通朴实得就像多年没见过面的发小在一起唠嗑时随意而拉的家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中的一大元老,原教导处主任郭佃元老师,退休后因严重的肺心病和哮喘病很少与外界接触。但为了给《四中和她的学子们》“添砖加瓦”,不会用电脑的他,硬是在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了近两千字的《逝去的四中》。我很难想象平时在说话的中途都得喘几喘,甚至是不得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儿才能继续的郭老师,是在怎样的状态下才伏案完成了这篇文章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武振业老师是四中人共同编撰《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一书的两个发起人之一。为了让更多的学子能参与写作,他四处打听一些学子的联系方式。张金老师在我主编《青涩的记忆》时,邀约了许多我联系不到的同学参与。当年如果没有张老师的邀约,就没有《青涩的记忆》的丰满!在我主编《四中和她的学子们》的时候,张老师依然没有等闲视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撰《四中和她的学子们》的另一个发起人、《山西日报》大同记者站站长常世龙老师和四中的郭氏三姐妹中的郭曼卿、郭晋卿不仅参与撰文、联系学子,还多次为我提出了中肯的征稿和修改意见。三姐妹中的妹妹郭剑卿,在她担纲硕士研究生导师之前,为多篇征稿修改润色,在“关键的时刻”又为该书挥毫写了一篇字字句句都在践行着《前言》“职责”的《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大同县四中学子、教师萧英昌老师,在我筹划编撰《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之初,就绘制了四中校园图,后来又为这本书的书名题字、绘制插图。他写的一篇3000多字的《老校长》,是一篇绝无仅有的专门讲述四中功不可没的领军人物郭孝先校长的巨作。萧老师通过《老校长》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脾气暴躁,工作方法简单甚至独裁,但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老校长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一书中,《四中校史》是其中的“重头戏”!而校史的作者四中学子杨修宏,为了更准确、更完善地记录四中,废寝忘食,几易其稿!辑录在书的66幅照片,还有校领导、教职工名单,几乎都是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师兄刘富宏是我主编《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和《青涩的记忆》这两本书时名副其实地帮我掌管“钱袋子”的大管家。《青涩的记忆》出版之前,我只晓得富宏兄先后为原大同县广播电视台的总编、书记和云州区新闻中心主任,是作家,人非常温和,但我从未和他见过面。凭借着他留给人们的好口碑,凭借着他又是我父亲的学生,我斗胆打电话给他,希望他帮我管钱,和出版社、印刷厂联系转账等事务。富宏兄不但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还对我说:“以后有啥需要我做的,你就说,甭客气,这本来就是咱们大伙的事!”事实上,富宏兄工作那么忙,他哪有时间管这些琐碎的事情!他满口答应我,是因为他有担当,是为了替我分担,是怕我失望!每次联系出版社和印刷厂转账,都是他委托他家嫂子代办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了《四中和她的学子们》的发行会能够圆满、顺利地举行,四中学子中的佼佼者郭良战,带头和学子刘富宏、杨近源、刘士英、杨修宏、郭曼卿以及老师张培林、萧英昌与我,在3月中旬就组建了一个发布会组委会,提前为发布会做着充分的准备工作。其间,郭良战兄多次召集大家开线上语音、视频会,细化了每位成员的职责,详尽地商讨、拟定了一系列有关发布会的注意事项和活动流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论到有关这本书的发布会这一话题时,我很想对大同市云州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喜斌,云州区教科局局长柴禄,以及许堡乡党委书记刘海平,乡教育发展促进会负责人王子清、牛彪林、任昭和许堡中心校校长李建国道一声“谢谢”! 他们对这场发布会的重视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而出的是,他们对这一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关心程度 ! 这一地区的教育事业,就是他们的“天”,就是他们的“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在我挥手作别《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出版前的所有工作之时,曾由这本书而起的所有的不快和意料之外的风波,早已随风飘到了爪哇国!停留于我心且难以泯灭的,只有感激、不舍和满心的期待。我感谢我们四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为这本书的辛勤付出和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鼓励;我不舍我们四中和她的学子们的故事就此画上句号;我期待读者朋友们能通过《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中的每一个真实的故事,读出四中精神之所在,并影响到正在走向远方的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牛素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6月1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四中和她的学子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编委会委员、作者简介专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出版发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纪念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四中和她的学子们》发布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嘉宾佩戴的胸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7年出版《青涩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