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拍林鸳鸯(原创)

在雨中

<p class="ql-block">林鸳鸯</p><p class="ql-block">鸭科鸳鸯属动物</p><p class="ql-block"> 林鸳鸯(学名:Aix sponsa)是北美产颜色艳丽的小型树栖鸟。营巢于离地面15米的树洞中。体长约48厘米,雄雌均具独特羽冠。雄鸟羽冠有两条纵列的白色条纹,雌鸟羽毛上有白色眼环,体羽为煤灰色,幼雏于出壳的次日即可随雌鸟离巢,能从高达15米的巢跳到地面。雏鸟以水生昆虫和其他小生物为食,成鸟喜吃橡子或其他坚果。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p> <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 林鸳鸯体长47-54厘米,翼展66-75厘米,雄性体重544-862克,雌性体重499-862克,雌、雄羽色差异大,雄鸭鲜艳(尤其在繁殖季节)、雌鸭朴素。雄雌均具独特羽冠(夏羽无羽冠)。雄鸟羽冠有两条纵列的白色条纹,头紫色和绿色相间,胸红褐色有白斑,两肋青铜色。雌鸟羽毛上有白色眼环,体羽为煤灰色,喉白色,胸部有白色条纹。幼鸟的羽毛颜色上黑下白,与一般的鸭子的黄色幼鸟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跗鳞盾片状;雄体气管有不对称的膨大部;两者鸣声不同,通常羽衣及行为亦异;配偶关系及家庭生活维持时间短;一年换羽2次;雄体常换“蚀羽”及鲜艳的婚羽各1次;幼雏的绒羽有明显花纹;雌体有“逗引”表演。</p> <p class="ql-block">栖息环境</p><p class="ql-block"> 夏天林鸳鸯可见于加拿大东南部的几个省。通常在池塘,河道湿地或人烟罕至的湖边的成熟的阔叶林如杨树、枫树上筑巢。树洞离地高达五至二十五米,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直径超过四十厘米的树木越来越少,而且人们通常将有树洞或死去的大树视同废物,任意砍伐,导致林鸳鸯无法顺利找到自然的树洞(通常为红冠啄木鸟所啄成)筑巢。调查研究显示,林鸳鸯96%的巢筑在人工鸟巢里。大概有三千只林鸳鸯在加拿大东南部繁殖。</p><p class="ql-block"> 栖息于富有植物的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中,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但通常避免开阔的湖泊。部分生活在北美的林鸳鸯冬季迁徙到美国南部大西洋沿岸附近越冬。</p> <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 新北界的林鸳鸯与鸳鸯有亲戚关系,并被公认为北美洲最美丽的水鸭,因为仅见于北美大陆,故称之为北美鸳鸯。林鸳鸯的学名为Aix Sponsa,意指像新娘般美丽的水鸟。由于它们藉树洞筑巢,故称之为Wood Duck。它们是少数会飞到树上筑巢的水鸭,同时,它也与潜水鸭类的觅食习性不同,因此科学家将林鸳鸯列为树栖鸟,这种鸟类为演化较高级且成功的鸟类。</p><p class="ql-block"> 该物种平时成对出现不集群,但在秋季和冬季,有时会出现常成几只到数十只的群体活动和觅食,也有多到上千只的大群。飞行力弱,速度亦不及其他鸭快,边飞边发出轻而尖的啸声。亦善游泳和潜水,且潜水能力甚强,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雏鸟以水生昆虫和其他小生物为食,成鸟喜吃橡子或其他坚果。</p> <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p><p class="ql-block"> 分布于加拿大、古巴、墨西哥、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美国。</p> <p class="ql-block">繁殖方式</p><p class="ql-block"> 繁殖期在1月或2月,而北方种群通常是从3月或4月。巢一般筑在树洞中,平均每窝产卵约6-16枚;孵化期约25至37天,幼雏于出壳的次日即可随雌鸟离巢,能从高达15米的巢跳到地面。</p> <p class="ql-block">种群现状</p><p class="ql-block"> 林鸳鸯最大的天敌就是人类。在1972至1982年间,共有123万只林鸳鸯为猎人捕杀。至2008年仍有总计约两、三百万只的鸳鸯生存于新北界,但是它们仍得面对日益丧失森林湿地的威胁。虽然人工鸟巢繁殖计划十分成功,但是林鸳鸯仍需要健康安全的栖息觅食地,特别是成熟的湖边森林与无污染的湿地。</p><p class="ql-block"> 其他自然界的天敌包括狐狸、蛇、水貂、浣熊和啄木鸟,鳄龟也会吃小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