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序】</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9日~13日,我们这些原评事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众发小十三人,随团来到著名的浙江省临安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进行避暑康养五日游。</p> <p class="ql-block">【一】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简介</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临安和安徽省歙县、绩溪、宁国四地交界处,由江西省的怀玉山山脉东北部、安徽省的黄山山脉东部、浙江省的天目山山脉西部三大板块组成,整个保护区面积约为1万多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主峰清凉峰原名鄣峰,1954年才改为今天之名。</p><p class="ql-block"> 清凉峰海拔约1787.4米,是浙江省西北部的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仅次于黄山的另一座高峰。清凉峰景区就是以主峰清凉峰而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景区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以“石门”、“断崖”、“云海”、“虬松”四大胜景著称。</p> <p class="ql-block">1、“石门”胜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十大石门之一的剑门。</p> <p class="ql-block">2、“断崖”胜景</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景区有多处呈现出“断崖”式的山体,此处断崖山顶的一排石头,多像古代宫殿屋脊上的各种小神兽啊!</p> <p class="ql-block">3、“云海”胜景</p> <p class="ql-block"> 如大海般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的漫无边际的“云海”,一般多发生于冬、春季节。</p> <p class="ql-block">4、“虬松”胜景</p> <p class="ql-block"> “虬松千丈拂青云,初下云间散诞身。”这就是“虬松”胜景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注释】:</p> <p class="ql-block">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境内,与安徽省交界。</p><p class="ql-block"> 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到了汉朝时代,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长年不枯,宛若双眸仰望苍穹,故取名为天目山。</p><p class="ql-block"> 天目山亦是韦驮菩萨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由龙塘山森林生态保护区、千顷塘野生梅花鹿保护区和顺溪坞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三大区域组成,现已成为国家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4A</span>景区。</p> <p class="ql-block"> 夏天的黄麂。</p> <p class="ql-block"> 华南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 蝴蝶宝宝。</p><p class="ql-block">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有动物28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如梅花鹿、黄麂、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p><p class="ql-block"> 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更是高达2000种之多。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3种,世界级单种属、少种属植物77种。</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景区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和色彩。到了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绚烂夺目,多姿多彩,一如白居易所赞美的那样:</p><p class="ql-block">“闲折两枝持在手,</p><p class="ql-block">细看不似人间有。</p><p class="ql-block">花中此物似西施,</p><p class="ql-block">芙蓉芍药皆嫫母。”</p> <p class="ql-block">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崇山峻岭逶迤起伏、连绵不绝。两山之间的峡谷,都伴生着流量大小不一的溪流。</p><p class="ql-block"> 这些涓涓溪流汇集成为一条名叫昌化溪的大溪水,伴随着山林间的鸟鸣蝉噪,在欢快的叮咚声中不舍昼夜,穿行于峡谷之间,流淌出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奔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临安地区盛产名闻遐迩的山核桃,山核桃的栽培史已有500多年,是我国唯一称为“山核桃之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清凉峰地区的山上,漫山遍野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核桃树,上面结满了累累果实。</p> <p class="ql-block"> 山核桃是临安地区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p><p class="ql-block"> 八月中旬,村民们开始上山割草,以便采摘山核桃时能够颗粒归仓。九月初他们就要封山了,不允许任何人进入自己领地的山林,包括其他村庄的村民,直到山核桃的采摘季结束。</p><p class="ql-block"> “白露到,竹竿摇。”每年的白露时节,就是浙江临安清凉峰地区山核桃开杆的日子。当地的村民们都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p> <p class="ql-block"> 浙江临安的山核桃含有丰富的钙离子、铁离子、钾离子等矿物质,可以平衡体内离子水平,增加骨骼强度,改善缺铁性贫血。</p><p class="ql-block"> 山核桃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p><p class="ql-block"> 山核桃还富含维生素E和D,能滋养神经,增强记忆力。</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地区都是崇山峻岭,在两山对峙的峡谷中,才有少许的平地。人们就在那珍贵的田地里,种植庄稼,建造农舍,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儿的村庄基本都是依山傍水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地区的夏季,早晚很是凉爽。再加上众多的自然景观,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这儿已成为夏天避暑康养的旅游胜地了。</p><p class="ql-block"> 在政府扶持下,当地有条件的村民都经营起民宿旅游,成为一个奔向小康生活的支柱产业!</p> <p class="ql-block">【二】银龙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经过几小时的舟车劳顿,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下榻的农家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这次旅游居住的村庄叫银龙坞,坐落在昌化溪畔,海拔约800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崇山峻岭中的昌化溪,流经这儿划出了一段优美的C字形弧线。</p><p class="ql-block"> 山麓下的银龙坞民居鳞次栉比,绵延约有1500多米长,大约有近百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居住的农家乐名为“山泉人家”,一栋依山而建的独立五层楼房。</p><p class="ql-block"> 老板约40多岁,个头不高,精明能干。客源的开拓,物质的购买,各种设施的维修,都是他一人承担。经营农家乐,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什么专业都懂,这样才能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银龙坞周边区域的村落,属于人民公社时代的浙川村生产大队,下辖有十几个生产队,银龙坞可能算是其中一个较大的村庄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一天下午没有游览行程,午休后各人自由活动。</span>脚痒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出门欣赏浙西大山的风光了。</p> <p class="ql-block"> “芙蓉不及佳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p><p class="ql-block"> 笑看年届古稀,仍是青春靓丽!桑榆虽然渐晚,却可充满情趣!</p><p class="ql-block"> 这儿就是浙川村大队银龙坞村庄的地界了,如此美景时光,着实忙坏了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 村庄东头有一座六角形的园亭,亭旁有一座用条石砌就的横跨昌化溪的单孔桥,桥身爬满了藤萝,显得古朴而沧桑。桥两头各种植了一株香榧树。</p> <p class="ql-block"> 这座园亭的匾额名为“银龙舞”。为何不叫“银龙坞”呢?</p><p class="ql-block"> 难道是寓意泛着白色浪花的昌化溪,在阳光照耀下,像一条舞动着的银龙吗?不过,倒也真是有点像呢!</p><p class="ql-block"> 昌化溪就像一条银龙,穿行在青山碧水之间,显得那么的有灵性!</p> <p class="ql-block"> 桥头的香榧树高大挺秀,绿冠如盖,浓荫匝地。</p> <p class="ql-block"> 这棵香榧树已被列入浙江省的古树名木目录予以保护。2018年挂牌时的树龄,已有210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银龙坞的村民们在树前立一供桌,把它当做树神供奉。由此看出,银龙坞这个村落,也是有相当历史的古村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扶光冉冉升起的清晨,或夕阳西下的傍晚,溪水中弥漫着氤氲的雾气,农舍里升腾着袅袅的炊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氣日夕佳,飞鸟相与还”,</span>看着溪水、石桥、古树、园亭、村落,这一切大有陶渊明笔下的意境,犹如一幅浓妆淡抹,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注释】:</p> <p class="ql-block"> 香榧树别名中国榧,属于红豆杉科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香榧树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地,寿命可达千年以上。</p><p class="ql-block"> 在松子、板栗、核桃、榛子等一类坚果中,香榧子价格最为昂贵,称为坚果中的“爱马仕”。</p><p class="ql-block"> 据说,浙江绍兴会稽山中古老的香榧树,最高单株<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榧子的</span>产值在3万元以上。这些古树是当地农民的致富树,以至于有“一人十棵香榧树,脱贫养老两不误”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大山里白天的气温还是蛮炎热的,在银龙坞村庄一圈游玩下来,着实有点累了,还是赶紧回家休息吧。</p> <p class="ql-block"> 看着窗外的美景和桌上的佳肴,自然少不了“杜康”助兴。手捧酒瓶的心情,就好像捧了一个奥林匹克奖杯,特开心!</p> <p class="ql-block"> 还没到吃饭时间,大家坐在室外,从儿时评事街的趣事,到景点游玩的感受,海阔天空的侃大山、聊着天!</p> <p class="ql-block"> 因受美篇规则限制,这个视频只能分段后才能编辑进来。</p> <p class="ql-block"> 戴双鼎身着大红体恤衫,鲜艳而夺目。显得那么的精神矍铄、年轻靓丽!</p> <p class="ql-block">【三】十门峡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在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绵延的山脊上,横亘着一条随着山峦起伏而形成的石垄,绵延数百里,气贯如虹,像长城一样,故称为“石长城”。</p><p class="ql-block"> 在水流长期侵蚀切割作用下,石长城多处出现豁口,形成了将近三十座风格各异的石门。其中有十个“门”最为著名,故称为“十门峡”。</p><p class="ql-block"> “十门千峰擎日月,剑门千丈锁天地”,现在已经开发完善对外营业的有龙门、剑门景点,虎门、象门、狮门等景点正在开发建设中。还有五个门叫什么名字,尚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十门峡景区层峦叠嶂,飞瀑流泉,奇景成群。综合旅游资源之丰富,据说冠盖天下名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十门峡景区的标志,路边巨石上的“十门峡”三个大字,吸引着游人驻足留影。前方不远处就是景区大门入口了。</p> <p class="ql-block"> 我也不甘寂寞,爬上去摆个造型亮个相吧。</p> <p class="ql-block"> 这儿是十门峡景区大门入口,购买门票方能进入游览。</p> <p class="ql-block"> 进入龙门景区,遥望前方的美景,我们兴致盎然、谈笑风生、步履坚定的走着。</p> <p class="ql-block">1、龙门</p> <p class="ql-block"> 龙门的特点是水,形成了瀑布与水潭为主体的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这是龙门景区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身后远方的楼房是十门峡大酒店。酒店总建筑面积约1.3万余平米,拥有各式豪华舒适的标准间200多间,是临安地区首家采用地热取暖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纵情欣赏景区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一条溪水从龙门景区蜿蜒曲折而下,其间点缀着的园亭、石桥、水坝等景观,使景区呈现的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内的“鱼跳龙门”。身形修长的石头,仿佛一条鱼儿,正在奋力从水中跃起,以求越过此门,成为能呼风唤雨、称霸一方的龙王!</p> <p class="ql-block">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原本想躲起来的,谁知还是被发现了。</p> <p class="ql-block"> 山间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山中空气清新,在溪边小憩一会吧。</p> <p class="ql-block"> 这是溪水旁的摩崖石刻题字,<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与</span>秀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摩岩石刻上的篆字题刻为:</p><p class="ql-block">“仁之所在,天下归之。</p><p class="ql-block">义之所在,天下赴之。”</p><p class="ql-block"> 题刻落款为“姜子牙”,该段话语出自姜子牙所著的《六韬·文韬·文师》一书。</p> <p class="ql-block"> 在浙江临安,有一个叫“金马村”的千年古村落,由大马、吴马、黄金等十几个自然村组成,是个千户大村。</p><p class="ql-block"> 相传周朝时,姜子牙口授“吴、大、小马十八村,村村都是卖柴村”。</p><p class="ql-block"> 现在村中还拥有古节孝坊、古庙宇、古戏台、古港、古道、古树、古宅、古墓、古亭、古井等16类古迹。</p><p class="ql-block"> 用姜子牙的话语作为景区的摩岩题刻,放眼全国好像都很鲜见!龙门景区是因为姜子牙曾经说过临安“金马村”的一句话而采用的吗?这恐怕只有询问景点设计者才能找到答案吧!</p> <p class="ql-block">【注释】:</p> <p class="ql-block"> 姜子牙,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西周开国元勋,最早的武圣人,被奉为百家之祖!</p> <p class="ql-block"> 姜子牙先后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国。</p><p class="ql-block"> 姜子牙因在牧野之战中立下功勋,被封为齐国之侯,成为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据说《六韬》一书是由姜子牙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周朝初时,据说此书由姜子牙以与周文王、周武王对话的方式编写而成。</p><p class="ql-block">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近二万字。</p><p class="ql-block"> 《文韬》讲论治国图强之道,《武韬》阐述伐灭强敌、夺取天下的韬略,《龙韬》详陈军队治理、军事行动部署及综合保障,《虎韬》叙说武器装备及战法,《豹韬》归纳各类战场环境下的战术实施,《犬韬》则言及车、骑、步诸兵种之协同。</p><p class="ql-block"> 其中《文韬》卷又分为《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傅》《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十二篇。</p><p class="ql-block"> 此书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p> <p class="ql-block"> 商朝末年,陕西渭河流域兴起了一个叫周的强国,周的祖先姓姬,历史很悠久。</p><p class="ql-block"> 姜太公钓鱼就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命,下界帮助文王。</p><p class="ql-block"> 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周文王赏识。于是在周文王回都城途中,在渭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p><p class="ql-block"> 周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便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了周朝。 </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景区内拥有华东地区唯一的大瀑布群—18条大瀑布,从千丈悬崖飞泻而下。</p> <p class="ql-block"> 在瀑布下方,形成了十八个龙潭。景区内潭瀑相连,溪涧遍布。深潭成串,传说是龙王居住的宝宫之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龙潭周围是原始森林,有古树名木千余棵,树龄一般都在200年以上,最年长的有800多年。</span></p> <p class="ql-block">2、剑门</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时,剑门称为“唐昌十景”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石门”。</p> <p class="ql-block"> 剑门高达百米,拔地入云。斧劈刀削,险峻无比。绝壁奇松,仪态万千。</p><p class="ql-block"> 经典古装剧新《倩女幽魂》、《剑蝶》等都曾将这儿作为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从另一个方向远眺剑门,觉得更加形象!</p> <p class="ql-block"> 十门峡景区的石门和飞瀑皆著称于世,因此有“剑门归来不看门,龙门归来不看瀑”之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只游玩了龙门景区,而且部分景点因地势较高,还没有到达,颇为令人遗憾!</p> <p class="ql-block">【四】徽杭古道景区</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景区保留的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的江南村,东至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的浙基田村,全长约20余公里。</p><p class="ql-block"> 徽杭古道沿途风景秀丽,主要景点有:江南第一关、蓝天凹、顺帆石、将军石等。</p> <p class="ql-block">1、江南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 又名瑶瑶岩,位于徽杭古道安徽徽州伏岭镇东部,是徽杭古道上的重要关隘。</p><p class="ql-block"> 江南第一关海拔424米,全长约5公里,有石阶1400多级。据说因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于1861年率部到此,赞其为天险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关隘西侧的门楣刻有“江南第一关”字样,东侧的门楣刻有“徽杭锁钥同治二年里人建造邵道棠题”字样。</p> <p class="ql-block">2、蓝天凹</p> <p class="ql-block"> 位于徽杭古道东部,是徽杭古道制高点,海拔1050米。因两座山峰呈“凹”字型,蓝天白云嵌入其中,故得此名。 </p> <p class="ql-block"> 蓝天凹是徽杭古道最为开阔之处,也成为游客喜爱的野营之地。</p> <p class="ql-block">3、顺帆石</p> <p class="ql-block"> 位于徽杭古道西端,因外形酷似帆船而得名,寓意一路顺风。</p><p class="ql-block"> 据说路经顺帆石的游客,用手摸摸,就会一帆风顺、顺风顺水。</p> <p class="ql-block">4、将军石</p> <p class="ql-block"> 位于徽杭古道西端,巍峨的石头就像一位将军,故名将军石,也叫关公石。有后人曰:</p><p class="ql-block">“远望江南第一关,</p><p class="ql-block">几多游子泪潸潸。</p><p class="ql-block">逍遥岩上将军石,</p><p class="ql-block">何日归来奋力攀。”</p> <p class="ql-block"> 此段徽杭古道没有分段出口,若从浙江境内走到安徽境内再返回,有八十多里山路,需要二天时间。对于一般人,只能是望而生畏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只有腿脚麻利的几个人,乘车前往。因路况差,他们也只走了很少一段就回头了。</p> <p class="ql-block"> 潘泽民伉俪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其健步行走在徽杭古道上的身影,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 徽杭古道<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岁月的沧桑,</span>有些路面敷设的石板已不见踪影,只剩泥土。裸露在外的树根,就像老人手臂凸起的青筋,横亘在路面。</p> <p class="ql-block">【注释1】:徽杭古道</p> <p class="ql-block"> 据说修建于唐朝,西起安徽省的徽州,东至浙江省的杭州,全长约300多公里,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p> <p class="ql-block"> 徽杭古道仅有1米多宽,中间用石板铺就,寓意“龙脊”。两侧用鹅卵石或其他石头堆砌,寓意“龙鳞”。</p><p class="ql-block"> 徽杭古道是古代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是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据说,清代大商人胡雪岩,少年时也曾沿着此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艰难求生。 </p><p class="ql-block"> 徽杭古道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是一条集自然风光及神秘文化的走廊。</p><p class="ql-block"> 徽杭古道与丝绸古道、茶马古道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古道!</p> <p class="ql-block">【注释2】:徽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在新安江上游,占地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粉墙黛瓦,老街古巷。一半诗情画意,一半人间烟火。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来这里才能体会到什么叫一眼千年!</p> <p class="ql-block"> 徽州历史悠久。秦朝时置黟、歙二县,晋朝时称新安郡,后称歙州。</p><p class="ql-block"> 北宋徽宗赵佶的宣和三年即1121年,歙州改称为徽州。徽州府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统瞎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个县。</p> <p class="ql-block"> 自唐代以来,徽州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徽州人文荟萃。古往今来,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其人。近代有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白话文倡导者胡适等。</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历史上的“新安文化”独树一帜,素有“东南邹鲁”和“无徽不成镇”之称。</p> <p class="ql-block">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历来以商贾众多、文风兴盛而蜚声海内,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阆中古城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1988年徽州改名为黄山市。随着徽州地名的消失,身为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再也不复当年之勇,有近900年悠久历史的徽州古城自然也受到波及,影响力直线下降。</p> <p class="ql-block">【五】浙川村</p> <p class="ql-block"> 浙川村位于徽杭古道浙江境内,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的永来村交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号称徽杭古道第一村。</span></p> <p class="ql-block"> 浙川村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林地约3万多亩。村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是集“山、水、田、村”为一体的生态居住区域。</p> <p class="ql-block"> 村头立有一座牌楼,式样为三间四柱五楼式,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青山绿水间,显得那么的</span>高大巍峨,气度不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为浙川村的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牌楼正面匾额题字为:“浙川村”。</span> </p><p class="ql-block">正面柱联的上联为:</p><p class="ql-block">“徽杭古道可高登,饱览群峰环秀色。”</p><p class="ql-block">正面柱联的下联为:</p><p class="ql-block">“江南雄关宜策杖,尽赏闲云绕人家。”</p><p class="ql-block"> 牌楼背面匾额题字为:“徽杭古道第一村”。</p><p class="ql-block">背面柱联的上联为:</p><p class="ql-block">“仰观群山俊秀清凉峰,”</p><p class="ql-block">背面柱联的下联为:</p><p class="ql-block">“俯瞰千嶂奇观十八瀑。”</p><p class="ql-block"> 牌楼上的题字是本人辨识的,有的可能不对。</p> <p class="ql-block">【注释】:</p> <p class="ql-block"> 牌楼据说起源于唐朝,属于古代传统建筑中的非实用性建筑,侧重于体现精神方面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牌楼按照功能性大致可分为三类:</p><p class="ql-block"> 一类是标志性牌楼,表示地名、商号等,浙川村牌楼即属于此类。</p><p class="ql-block"> 一类是旌表性牌楼,如贞节牌坊等。</p><p class="ql-block"> 一类是怡情性牌楼,如公园里写着富有诗情画意的牌楼等。</p> <p class="ql-block"> 村边的廊亭古色古香,紧邻溪水,树影婆娑,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浙川村不愧是生产大队所在地,在清凉峰地区的山村里,就算地势较为开阔,田地比较多的一个村庄了。</p> <p class="ql-block"> 这儿村民劳动,普遍使用这种独轮电瓶车,又便利又省力。</p><p class="ql-block"> 独轮车又称辘轳车,一个人就可以推运。<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说独轮车的发明者是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当地村民说,这种独轮电瓶车价格并不菲,要一千多元钱一辆呢!</p> <p class="ql-block">【六】太子尖景区</p> <p class="ql-block">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有众多的山峰,最著名的是称为“浙西三尖”的三座。分别是1334米的百丈岭, 1558米的童公尖和1559米的太子尖。</p> <p class="ql-block"> “晚霞夕照”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太子尖著名的景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天气晴好时,在太子尖居高远眺,能清晰地看到浙江省清凉峰镇的浪广村和安徽省绩溪县的荆州乡的自然村落,浙皖两地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为了观看太子尖落日的晚霞,我们匆匆吃过晚饭,就乘车出发。从银龙坞到太子尖,盘山路要开约半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 那天云层较多,观赏效果大打折扣。在那儿,我们留下了又一张集体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这个慢镜头,是不是如同仙女下凡来到人间一样!</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太子尖上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我俩手牵手,风姿绰约不愿丢!</p> <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尽情的放飞心情吧!</p> <p class="ql-block"> 经过艺术处理的照片,有一种梦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太子尖顶峰,道路两旁停满了车辆,都是来一睹晚霞夕照的壮美风光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凉峰和太子尖另一个吸引游人的著名景观是,每年夏天到这儿观看英仙座流星雨。</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凉峰和太子尖地势高耸,视野开阔,夜空黑暗深邃,是观看英仙座流星雨的绝佳地点。 据说,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值时,每小时可看到90颗左右的流星,甚是壮观! </span></p><p class="ql-block"> 13日吃早餐时,农家乐的老板说,昨天晚上从各地赶到太子尖观看流星雨的车辆,多如过江之鲫。从太子尖山顶往下沿着盘山路,一直排到了银龙坞,有几十里之长,令人乍舌!</p><p class="ql-block"> 英仙座流星雨啊,只为多看你一眼,便不辞辛劳,折腾一夜,也觉甘甜!在这些人群里,不知是否也有像我们一样的古稀之年?</p> <p class="ql-block">【注释】:</p> <p class="ql-block"> 英仙座流星雨与象限仪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p><p class="ql-block"> 英仙座流星雨几乎从来没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过。每年在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后出现,于8月13日达到高潮,最佳观看时间是凌晨2时左右到黎明。</p><p class="ql-block"> 英仙座流星雨以流星数量多而亮,表现稳定,最活跃、最常被观测到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 【跋】</p> <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时光是美好的,却总是短暂的。在欢声笑语中,五天的避暑康养游程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使人大有意犹未尽之感!</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p><p class="ql-block"> 山,崇高持固,以其深厚而滋养万物。仁者由此联想到平和安静,心怀仁德而欣喜。</p><p class="ql-block"> 水,奔流不息,以其顺势而周流无滞。智者由此联想到顺势而动,随时应变而快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二者兼而有之,山水皆胜。</span>经过这几天的洗礼,我们也变成具有仁、智之心的人了!</p><p class="ql-block">何惧桑榆晚,执手度华年。</p><p class="ql-block"> 风景无限好,倩影留心间!</p> <p class="ql-block"> 颜万莲在银龙坞桥头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蒋宝余伉俪在太子尖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杨隆华伉俪在龙门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戴双鼎伉俪在太子尖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潘泽民伉俪在太子尖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不挖坑了,我要指点江山,挥</p><p class="ql-block">斥方遒!</p> <p class="ql-block"> 王纯财伉俪在龙门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两位带队领导在太子尖景区的留影,他俩都姓王。青春的脸庞上,写满的是灿烂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 周巧娣伉俪在龙门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七律·清凉峰五日游有感》:</p><p class="ql-block">徽杭山水人向往,</p><p class="ql-block">清凉峰中自清凉。</p><p class="ql-block">郁郁青山色如黛,</p><p class="ql-block">淙淙溪水泛银光。</p><p class="ql-block">漫步翠微碧虚间,</p><p class="ql-block">皓首童心诉衷肠。</p><p class="ql-block">今生余岁无可偷,</p><p class="ql-block">发小常聚常相望!</p><p class="ql-block"> 期待评事街的发小们再一次相聚,相信并不遥远且更加精彩,更加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