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约,阿坝之旅(二)——夜宿松州古城

tea008

<p class="ql-block">  旅行,有时候是为了欣赏自然风观,有时候是为了感受人文风情,有时候是为了品尝美食风味,也有时候是为了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放空自己,让心灵能有片刻的安宁……而我很喜欢人在旅途时的漂泊感,就像落叶随风飘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也不知道会落到哪里的那种感觉。</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黄龙沟下来,溱溱一直在后悔没有上山,晏晏则一边翻看照片一边炫耀,一路上撒满了姐妹俩银铃般的笑声。不知不觉,我们已经驱车百里,到了松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夜宿松州古城</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在来到这里之前,我是不知道松州古城的存在的,更不知道她的历史和典故,以为只是众多旅游景区的人造“古城”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当夜色渐起,华灯初放时,远远地向古城望去:只见高高的城墙,</span>雄厚方正,巍然耸立,与岷山浑然一体,把古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围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七个城门,像七名战士一样守护着古城。城门上面是雄伟的城楼,城楼高耸入云,青灰色的城墙砖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四角的翘檐上装饰着各色的兽头,城楼上插满了五彩的战旗,庄严肃穆,给人以坚固厚重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翻开历史书,才羞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松州古城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古城墙和城楼也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松州在古代是边陲重镇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被称作“川西门户”。</p><p class="ql-block"> 史载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自汉唐以来,均设关尉,屯有重兵,乃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制订《松潘战役计划》,想打下松潘,进而打通进甘南的通道。但是由于国民党嫡系胡宗南部和四川地方武装重兵把守,红军久攻不下,只能走上松潘西北的大草原,开始了长征途中异常艰苦的“过草地”。</p> <p class="ql-block">  松州古城还和文成公主有不解之缘,相传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求婚,路过松州时被州官徐齐扣押,松赞干布大怒,率兵二十万入侵松州,唐都督韩威应战失败。唐太宗急命吏部尚书侯君集统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战,松赞干布兵败回藏。松赞干布还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就是在松州古城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从此汉藏和亲,传为千古佳话。</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我们的车子从东觐门进入松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与外面的雄伟肃穆形成强烈的对比的是,古城内灯火通明,街道纵横,商铺林立,游人如织,一片繁荣景象。我仿佛一下子从用兵之地的古战场,进入了商贾云集的古驿站。</p><p class="ql-block"> 古城的建筑是融合了汉、藏、羌、回各民族的特点,标志性建筑是古松桥,它飞檐横叠,翘角凌空,古朴典雅,使人凭添了几分“边陲古镇”的历史凝重感。它横跨于岷江之上,连接了古城南北,架起了汉、藏、羌、回各民族之间的友谊桥梁。</p><p class="ql-block"> 古城的城墙造得也是别具风格,它从岷山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山即是墙,墙亦是山,让人无法分清哪里是山脚,哪里是墙头。</p><p class="ql-block"> 街边的小店,有卖藏族特色服饰的服装店,有卖风干了的牦牛肉为主的食品店,前面街角一幢古色古香的楼房里,开着一家现代“蜜雪冰城”果茶店,旁边是一家经营西式糕点的面包房……街道右侧,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里小孩子玩的电动汽车,发出动听的音乐声。</p><p class="ql-block"> 我一阵恍惚,该去酒店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五十六间房</i></p> <p class="ql-block">  酒店是阿飞兄弟早就订好的“五十六间房”。一路上,我们人员未到,阿飞兄弟就帮我们把吃饭、住宿安排得妥妥的。</p><p class="ql-block"> 从广场穿过松州戏楼,里面是一个合院,前面是一个二层小楼,精致典雅,后来才知道那是酒店的餐厅。右手边就是酒店主楼,是一座三层藏式建筑,不高不矮,不宽不窄,与周围的其它房子浑然一体,极不显眼。</p><p class="ql-block"> 一走入大门,我便惊讶于它的豪华,不是那种夸张外露的奢华,而是极力掩饰下渗透出来的气质。大堂中央一巨幅“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挂画,有十几米高,它构图独到,色彩炫丽,藏族风情十分浓郁。</p> <p class="ql-block">  宽敞明亮的大堂整体呈高级的金黄色调,低调奢华,暖黄色的线条勾勒出简约优美的图案,两者光影交错,相得益彰,尽显民族风情。大堂中央摆放着一束鲜花,色彩素雅,香气沁人心脾,透出了少女般精致细腻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我和溱溱的房间在二楼,妈妈和晏晏的房间在三楼。</p><p class="ql-block"> 走进房间,才知道每个房间都有介绍一个民族,我不知道“五十六间房”有没有五十六间房,但是一房一特色的设计确实惊艳到了我。房间内部布置古朴典雅,每个房间还配备了氧气,真是太暖心了。</p> <p class="ql-block">  夜已深,收拾好心情,坐在窗边,沏上一杯淡茶,望向窗外茫茫的夜色,任思绪放空游荡。突然想到白天晏宝的那句“目光所及皆风景”,随口应了一句“暖风吹处是温柔”。</p><p class="ql-block"> 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夜晚,一片永不消失的灵魂净土。这一天,心赏人间瑶池碧,目悦千年古城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