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五台圣境赏诗词楹联(黛螺顶)

呼格吉勒图

松说苦空,荫之千尺丘山,挺不老身,当无量劫;<br>云蒸智慧,合以五方菩萨,演大乘相,度有缘人。<br>青峰:化竹林南, 今名大螺顶。释法本诗:“蹋遍尘区念已休, 归来结社碧峰头。无穷松韵清双耳, 不尽云山豁两眸。一个蒲团消白日, 半肩破衲度寒秋。人间八万四千梦, 尽向无生一念收。” 黛螺顶亦名大螺顶,又名青峰,古寺名佛顶庵,始建于时代成化年间(1465--1487),明万历二十年( 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曾名大螺顶,寺内还有乾隆十五年(1750)御制的大螺顶碑记。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才更名为黛螺顶。<br>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明代释镇澄《清凉山志》卷第七、第九,"异众感通,松说苦空"有记载道:"唐释法念,栖禅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风雨。法念尝坐其间,若昧不昧,见僧作老比丘形,说苦空法。既寤,乃闻秋声瑟瑟,不胜其悲,因呼为苦空垒。古碑犹存。"青峰即黛螺顶,庵,即小庙。唐代有僧人释法念,在此修行,并有小庙。根据《清凉山志》的记载,黛螺顶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了。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记载:"……乳峰状若旋螺,圆净可爱,俗呼为大螺顶,志曰青峰是也,……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 黛螺顶,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其二是空中索道,坐缆车上去需要付费。其三是骑马,现在很少见了。 穿过写有"大螺顶"的木牌楼,可见山门外西南角有一汉白玉望景亭翩然立于眼前,玲珑剔透,招人喜悦。 黛螺顶坐东向西,占地近27000平方米,有殿堂房屋50余间。殿建构筑华美雅致,布局严谨规整,中轴线上依次为牌楼、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本寺有一座旃檀殿和一座五方文殊殿,天王殿供奉的是弥陀菩萨,后面是韦驮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br>该寺天王殿一做二用,既是寺院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大殿,又是该寺的山门,故也称山门殿。该殿坐东向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有钟鼓。<br>天王殿正门:<br>半山葱笼半山云,云遮黛螺擎梵宇<br>五方文殊五方灵,灵蕴青峰渡群生<br>天王殿前门有联云:<br>登螺顶仰观天空眼界自阔,<br>临宝地俯览台怀胸襟更宽。<br>后门联云:<br>证如来地合掌度生演大乘,<br>现将军身持杵降魔护正法。 进入寺门,一座六角台基上为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映入眼帘,匾额上写着旃檀殿,此殿外观两层,二层匾额"调御大夫",内为一室,周边有回廊,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手结说法印,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殿内供有佛祖,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结跏趺坐的式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上。因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br>乾隆皇帝诗云:"至今旃檀像,曰就水中绘。"<br>旃檀殿外围四周依次有16幅立体国画,16个佛经故事,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殿内四周有16幅上党堆锦,形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国宝艺术。佛经故事依次为: 上托兜率,家选饭王,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九龙灌浴,仙人占相,逾城出家,落发贸衣,魔军害佛,菩萨降魔,成等正觉,初转法轮,佛陀说法,双林入灭,三昧火焚,舍利宝塔。<br>旃檀殿正门:<br>灵山有道,虽历千难万险等闲视<br>大翿(dao)无言,但闻法雨希声侧耳听<br>旃檀殿前门有联云:<br>一风吹树如雷吼实乃清凉境界,<br>四季美禽演妙音真似极乐天宫。<br>后门联云:<br>旃座拥祥云宝像庄严来净域,<br>檀林施法雨慈悲普度出迷津。 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黛螺顶旃檀殿,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刻在天王殿右侧的康熙年间立的石碑上: 说的是在康熙年间,一位德高望众的立禅和尚,在此修习,13年身不就床,在空地中央立了一根木柱,并以这根木柱为意念中的佛,每天虔诚绕拜,一刻不怠,终于练就入定禅功,成为得道高僧,名"立禅和尚"。 旃檀殿后的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顶的主殿。此殿面宽16.5米,进深11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无斗拱。大门两边有联云:<br>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螺顶,<br>五尊金像龙吟虎啸坐青峰。<br>我此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br>愿尔贤哲五台圣境唯至诚。<br>殿内供奉着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方文殊铜像,高约2米,从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br>五方文殊殿后有联云:<br>现智慧法身多方济度,<br>作广大教主随处津梁。<br>清凉宝山时时文殊真身示现,<br>震旦灵峰处处诸佛云集说法。<br><br>五方文殊殿正门外侧廊柱:<br>有佛无佛拜佛求佛可曾欺佛<br>有心无心扪心问心是否真心<br>非心宽,才明了大智容兼收并蓄<br>任海阔,乃顿然殊能乐允异求同<br><br>五方文殊殿后门内侧廊柱:<br>庙堂有后殿,观檀香氤氲绕廊柱<br>菩萨无偏心,顾信众各乐出侧门<br><br>五方文殊殿后门外侧廊柱:<br>百岁难修,五金身共渡求舟客<br>三生有幸,一圣力同襄向善人<br><br> 黛螺顶的后殿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即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殿堂。此殿面阔5间,19.2米,进深9.6米,歇山顶,五脊六兽,前出廊,内供铜铸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帝释天、大梵天、迦叶、阿难,两山为十八罗汉彩塑,这脱纱塑像是2005年新塑的,在五台山用脱纱塑像是少有的。<br>寺内山门后立有的两块石碑: 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 另一块立于清康熙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对黛螺顶有较详细的记述,名称的演变以及明成化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一年都曾重修皆有一一记载。<br><br>大殿门外有联云:<br>山青云白随处可通觉路,<br>松风花语此地尽是禅机。<br>净土清幽一尘不到菩提地,<br>禅关寂静万善同归般若门。<br>殿阶台下长有有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围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蓝天,这就是乾隆皇帝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处,寺内的古松见证了黛螺顶的历史。<br><br>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现<br>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 五方文殊殿前左侧立有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写的黛螺顶碑记,背面是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乾隆登黛螺顶御笔题诗:<br>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br>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br>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br>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br><br>乾隆五十一年( 1786)《跋马至黛螺顶》:<br>螺顶不为高,积雪路颇滑。<br>策我云锦锥,遂至金轮刹。<br>狮王坐堂堂,黛髻足底口。<br>莫作颠倒会,十六本二八。<br><br>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乾隆皇帝再次作诗《登黛螺顶》:<br>黛螺不比叶斗高,东顶峰之降冈也。<br>北望东可复罢乎,笋舆乘暇言登者。<br>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许乘轻马。<br>更东望海峰实近,廓然真足小天下。<br>五台文殊智与号,殿中真察肖非假。<br>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刚六如写。 嘉庆十六年( 1811) 春五月十八日在黛螺顶领略了五座台顶风光,从而写下了东、西、南、北、中五顶的《五台赞碑文》。<br>東台<br>曼殊師利,住錫東來。頂若鼇背,傑峙雲中。<br>峰標望海,元氣龐洪。日輪耀采,霞取升空。<br>淪瀛一碧,天外溟瀠。華嚴勝境,心印圓通。<br>得大自在,濟度愚蒙。佛法王道,原無異同。<br>西台<br>栲栳名山,高淩具閩。寺額法雷,峰標掛月。<br>圓鏡光明,慧風清越。八功德水,不盈不竭。<br>文殊西來,迷津寶筏。初地清涼,那羅延窟。<br>常轉法輪,原無休歇。靈鷲遙天,仰瞻翠兀。<br>南台<br>入山初見,台頂雲浮。佛法普濟,南瞻部洲。<br>大方廣室,萬聖同修。覆盂峻極,物外邀遊。<br>燕豫秦晉,一目全收。眾生六道,接引蓮舟。<br>須彌納芬,形影周流。身有三寶,精進自求。<br>北台<br>巍峨北台,淩虛北斗。仰山九霄,俯臨眾阜。<br>峛另嶺崎,萬神護守。積雪夏停,罡風夜路。<br>嵩岱氣連,華恒脈原。飛錫曼殊,超離塵垢。<br>絕頂雷音,震盪蓓蔞。居所高高,與天地久。<br>中台<br>四極四和,環拱演教。卓立中峰,雲崖霞嶠。<br>現大吉祥,佛光普照,慈願甚深,靜覺圓妙。<br>頂禮真容,心欽目眺。錫福兆民,隨緣感召。<br>慧日高懸,智珠朗耀。勉紹前修,未窺奧窶。 仙露明珠方朗润<br>松风水月比清华<br><br>祥云凝翠黛,<br>佛日煦青螺。<br><br>信徒朝山,登黛螺顶,是小朝台拜佛;<br>贫僧迎临,念弥陀佛,乃大礼节送宾。<br><br>路入西天,黛翠分来灵鹫色;<br>山连北岳,清凉吹彻法螺音。<br><br>青峰不记红尘色<br>智路犹存化外音<br><br>大螺远望三峰顶;<br>青峰近视五文殊。 黛螺顶山门题壁诗四首<br>五朵芙蓉耸碧虚,云中台殿梵王居。<br>法门灵迹观来异,人世嚣尘到山疏。<br>菡萏华敷浓复淡,兜罗界现卷还舒。<br>怪来空翠生衣上,山谷嶙峋夜雨余。<br>——清和道人 雪菴<br><br>踏遍尘区念已休,归来结社碧峰头。<br>无穷松韵清双耳,不尽云山豁两眸。<br>一个蒲团消白日,半肩破衲度寒秋。<br>人间八万四千梦,尽向无生一念收。<br>——法本和尚《青峰》<br><br>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 <br>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br>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 <br>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br>——释灵澄《西来意颂》<br><br>五点青螺印碧虚,翠微深处有僧居。<br>花开晓嶂幽禽集,雪拥衡门过客疏。<br>偶尔梦随明月去,悠然心共白云舒。<br>归来无限清凉兴,尽付欠伸一枕馀。<br>——友松道人《梦游五台次前韵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