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大环线之自由苦旅

仁程摄影

<p class="ql-block">  8月6日炎炎夏日 头顶太阳 踏上了毫无归划的青甘大环线之旅,来一场随心所欲的自由之旅。让人最纠结的是路线的选择,不知道是从西宁出发--张掖-嘉峪关-敦煌-翡翠湖-茶卡盐湖-青海湖-塔尔寺逆时针行径还是反其道顺时针行车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网上宣传有点太夸张 断章取义!下南关街只有在每年一度的闭斋一个月期间才会出现人山人海 热闹非凡的场面,平常非常冷清,只是一个农贸市场</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8月7日入住西宁塔尔寺附近的团结宾馆(老板人很实在,但居住环境实在不敢恭维,有一种住水帘洞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第二天:8月8日早晨7点之前可免票进入寺庙,中午去西宁下关街逛逛,吃了当地的精品干拌拉面,下午坐车前往张掖,入住张掖西站途窝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西宁塔尔寺附近的炒炮仗</p> <p class="ql-block">西宁下南关街的精品牛肉拌面</p> <p class="ql-block">张掖西站的炮仗</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8月9日早晨去张掖汽车南站 9:30乘坐旅游专线前往马蹄寺参观。下午在张掖汽车南站乘坐最后一班17:10的班车赶往七彩丹霞景区,在19:00之前从西入口进入景区,乘坐观光车直接到4号观景台看日落,再到2号观景台拍了几张唯美的照片,美中不足的是没带上单反相机(观光车行走的路线是1 5 4 2号景区),20:30离开景区,入住七彩丹霞兴福农家乐。</p><p class="ql-block">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僧众可达1000余人,建国初期也尚有50余人,足见历史上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历史上又称“甘州”,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张掖全域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境内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有七彩丘陵、冰沟丹霞、平山湖大峡谷“三大丹霞”,山丹马场草原、康乐草原、皇城草原“三大草原”,西夏国寺、马蹄寺、文殊寺“三大古寺”,甘州府城、黑水国古城、骆驼古城“三大古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高台湿地、临泽湿地“三大湿地”,焉支山森林公园、扁都口油菜花海、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三大自然风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4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9家,4A级以上景区数量众多!</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8月10日早晨6:00再次进入七彩丹霞景区,乘坐观光车重点观赏1号 5号观景台,虽然没有看到日出,但遇上了小雨天气,七彩丹霞显得更加好看(只需补一个38元观光车票就可以用昨晚的票再次进入景区),中午去张掖当地的小吃一条街甘州巷子吃了一碗手工搓鱼面。14:50离开张掖赶往下一站嘉峪关南站。入住安客聚客栈18:00冒着小雨进入嘉峪关关城景区,嘉峪关票价110属于三家联票,由于时间不允许只能选择关城景区,遗憾的是20:30出景区,没能看到日落。不过幸运的是回到客栈,在院里欣赏到落日余晖,也很震撼,老板人不错,答应我登上屋顶拍摄!</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西端,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长而强烈,降水少。嘉峪关市历史上隶属古肃州(今酒泉)。先秦为西羌地,秦为乌孙地,三国时期,嘉峪关属曹魏酒泉郡管辖;后历经沿革,1971年,批准地级市,沿袭至今。[嘉峪关是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称,嘉峪关市戏曲是过往客商及使者聚集的重要场所,[有嘉峪石砚、风雨雕、驼绒画等特色产品;拥有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等著名景点。嘉峪关得名与其地理位置有关。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建关,此处位于嘉峪西麓,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山,是一处具有重大军事价值的咽喉要地,故名。清代的《秦边纪略》记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8月11日早晨8:15离开嘉峪关乘坐网红列车,前往敦煌 14:40入住君乐客栈。下午18:30进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欣赏夕阳下得的鸣沙山,感受万人同唱一首歌的盛大场景,20:30出景区!</p><p class="ql-block">敦煌市,又名沙洲,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辖县级市, 由酒泉市代管,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最西端。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92°13′至95°30′,北纬39°40′至41°40′。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4]其中绿洲面积1991平方公里。地貌为剥蚀构造低山、过渡区和倾斜平原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敦煌市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截止2021年末人口18.53万人。民族有汉、回、蒙、藏等28个。]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命名为敦煌县,1949年9月28日敦煌解放。同年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属酒泉地区管辖。1987年9月28日撤销敦煌县,设立敦煌市。下辖9镇,市政府所在地为沙州镇阳关中路888号。敦煌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 83.83 亿元,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103.62 亿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有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鸣沙山·月牙泉、阳关、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知名景区。敦煌市交通便捷,境内有敦煌莫高国际机场、敦煌站。​</p><p class="ql-block">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五公里处,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鸣沙山和月牙泉以“沙泉共处、沙水共生”独特方式著称于世,千百年来,二者形成了浩瀚沙海中的奇妙景观,月牙泉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在汉朝代就是旅游圣地。1988年7月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纳入政府管理和保护,1989年2月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是敦煌的典型标志之一。在2015年被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属于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8月12日早晨8:00赶往莫高窟数字影视基地,非常幸运的是抢到了正常票,这种票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可以看8个窟,2部数字电影,否则只能买应急票,欣赏4个窟,或者花高价看特窟。13:30前往敦煌博物馆,虽然免票,不过这里也需要提前预约。</p><p class="ql-block">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北魏 西魏 北周时期,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p> <p class="ql-block">敦煌拉面</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8月13日早晨8:30乘坐敦煌西线旅游观光车,开启拍雅丹日落 看星辰之旅,沿途参观了阳关 玉门关 雅丹地质公园,回到敦煌已经夜里12点了。</p><p class="ql-block">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距敦煌市区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约150公里,四境多戈壁、荒漠、草甸。遗址区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南至南三墩。核心区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呈东西线性分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0.5公里。现遗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已对游客开放有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和当谷燧周边汉长城遗址。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被唐诗捧红的地方很多,但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阳关这样,老早老早就湮没废弃了,却突然在唐诗里“复活”,随后经过历代吟咏传唱,未曾间断,迄今仍是旅游打卡胜地。这一切,要归功于诗人王维的经典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朝人评论这首诗说,“唐人别诗,此为绝唱”。</p><p class="ql-block">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敦煌西线旅游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距离敦煌市区168公里,位于玉门关西北边,景区分南北两区,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公园面积346.34平方公里,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2006年,先后被批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等。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是影视广告拍摄的外景场地,曾先后拍摄过《英雄》、《天脉传奇》、《海神》、“七匹狼” 、《女子十二乐坊MTV风光片》等多部影视广告作品。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这一专业名词自斯文赫定(Sven Hed in)自1903年正式提出,并为地学工作者逐渐接受,进行研究以来,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8月14日早晨9:00离开敦煌,前往大柴旦。下午14:30到达大柴旦,入驻美仑假日酒店,大柴旦的酒店房价贵的让你怀疑这里只是一个小镇,下午16:30进入翡翠湖景区,没有坐小火车,感觉4号观景台看到的湖比较大,但拍照不容易掌控,人也太多,很难出片,5号观景台比较容易出片,在太阳的照射下,湖水真的如翡翠一般,非常容易掌控出片,光线强,用小光圈就可以,我用的F22,下午19:30出景区回酒店,这里最晚20:00不售票!</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8月15日早晨11:30离开大柴旦前往盐卡。下午16:45到达茶卡,入驻悦客之家客栈。下午:18:00进入景区,乘坐观光巴士,再倒往返的小火车进入盐湖中心,观赏落日,20:30出景区。友情提示,茶卡这个地方出租车非常少,很难打到车,茶卡盐湖离市区7公里左右,最好需要提前联系司机,另外坐观光巴士 往返小火车 租环保鞋套 旅游旺季大概需要2小时左右,体验极差!</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8月16日早晨9:30离开茶卡乘车前往青海湖二郎剑景区,12:00进入青海湖景区,15:00乘车前往西宁入驻七星宾馆。</p><p class="ql-block">青海湖(藏语:“措温波”藏文写法;英语:Qinghai Lake,古称西海,又称仙海、鲜水海,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咸水湖泊。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北部,湖面海拔3193米,湖面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7千米,湖水面积4557.95平方千米。湖岸线长约360千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青海湖形成于距今13万年前的新构造运动后,由倒淌河演变成封闭湖泊,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湖区北起大通山,南至青海南山,东靠日月山,西邻阿木尼尼库山,湖区内地貌由湖积平原、冲击平原、低山、丘陵和高山组成,属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湖区干寒、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气温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青海湖水体含盐量较高,碱度比海水高,湖区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累计发现鸟类189种,兽类41种,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8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5种,湖区有野生植物445种,底栖动物22种。其中在青海湖畔首次发现的普氏原羚属世界极濒危野生动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8月17日早晨8:00乘车返回济南,由于返程车票非常难买,只能选择中转乘车方案,晚上在西安短暂停留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8月18日乘车前往了河南商丘古城,下午13:50离开商丘前往济南。</p> <p class="ql-block">商丘南站候车室 吃得大餐(手工烙馍 手撕鸡 特色小炒)</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游心的体会:</p><p class="ql-block">旅游和旅行,虽然都是指出行游玩,实质差别还是挺大的,前者侧重于网上打卡,快餐式的体验,注重游览景点数量,路线通常都比较成熟轻松;后者侧重于人生体验,一路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攻略计划都要自己做。下面就谈谈自己对旅游和旅行的不同感受。旅游主要靠“眼”,旅行主要靠“心”很多人去旅游,基本是是为了观光而观光,为了看景而看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拍照,回到家全忘掉”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而旅行却是不一样了。它更多的是注重体验,不仅在旅途中欣赏奇异风景,感悟当地的历史人文,更是陶冶自己身心,净化自己灵魂的过程,这也是旅行的意义所在。这次旅行有四个没想到:</p><p class="ql-block">1.没想到莫高窟的参观A套票,需要提前半个月预订,所有的旅游行程都需要围绕参观莫高窟的日期来制定。</p><p class="ql-block">2.没想到西宁至张掖的火车票会一票难求,不通过某程平台的抢票更本买不到票,更为奇葩的是西宁至张掖的汽车会被取消。</p><p class="ql-block">3.没想到在某程平台上购票还有信用授权环节,导致两次购票失败,如同经历过山车一般,心惊胆战!</p><p class="ql-block">3.没想到嘉峪关去莫高窟根本没有车通行,必须去敦煌转乘。</p><p class="ql-block">4.没想到西宁至济南的火车票如此难买,只能通过中转分阶段购票才能返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