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年疫情阻挡了我和女儿见面的脚步,今年相约肯尼亚一起看动物大迁徙,也不失为一种补偿,只要亲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7月28日凌晨我和先生到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两个不会语言的人就相当于半个聋哑人,下了飞机跟随着人流向外走,不明白入海关怎么还要安检呢,而且安检的极为严格,安检后才发现我们跟着转机的人走到了出发厅,及时止损,后面可要多看看路标了。</p><p class="ql-block"> 入海关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们的防疫小黄本本人签字处没有签名,眼看着前面的人可以现场补签,到我们就不让走了,最后交了20美刀让我们现场签字了,交的钱被奶奶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交钱多少也可以讨价还价,不知道这是几个意思。这时我已经意识到了,你来到了一个新的国度,风土人情一切都不一样,后面可能就要适应一下入乡随俗了。</p><p class="ql-block">后面一切比较顺利,旅行社地接带我们在机场换了当地货币先令(人民币1元可换20先令),办了12G的上网卡,话费人民币50元,后来在肯尼亚十天时间上网发照片,浏览图片等,这些流量是够用的。办完这些就送我们到酒店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酒店有一天的时间,不了解当地情况也不敢往外跑,在酒店大堂遇到一个国内来这里发展的河南人,不太建议我们出酒店,说治安还是不太好。后来还是在地图上搜到一家附近的超市,去和回来的路上好害怕呀,主观上害怕他们的肤色,害怕潜意识里黑人的暴力,提心吊胆地终于买回了两包中国食品。</p> <p class="ql-block">规模一般的家乐福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冰淇淋柜子有好几个,价格也不贵。西餐之类的食物吃不惯,我们还是主打中国食品。</p> <p class="ql-block">晚上女儿就到了,从来没有如此期盼的心情,就是那种可算见到亲人了的那种,解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内有一天自由行的时间,有人会说话了我们就像插上了翅膀的小鸟,可以自由翱翔了。长颈鹿公园可以充分体现人和动物的互动,长颈鹿大宝小宝们超级可爱,一小碗食物可以喂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端着食物去喂长颈鹿</p> <p class="ql-block">嘴巴恨不得要伸到碗里啦!</p> <p class="ql-block">长颈鹿公园结束来到凯伦.丹尼斯故居,出行全部靠uber,在国外这个出行软件还是很方便的。</p> <p class="ql-block">凯伦.丹尼斯的故居,在这里美了一百年了。</p> <p class="ql-block">以前留下来的劳动工具快要跟土地融合到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故居里美美的花草</p> <p class="ql-block">凯伦故居里留下游客照一枚</p> <p class="ql-block">凯伦故居结束后在内罗毕市中心吃午餐,为了避免入坑,安排了一顿肯德基。</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介绍:内罗毕是东非最大的城市,人口350万,是非洲最领先、最时尚、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真正走在内罗毕街头时完全颠覆了我对以上评价的认识,街道狭窄、设施陈旧,很多地方都在修路,尘土很多,街头叫卖的人很多,到处都是跟你搭讪的人,吓得我们不敢在哪一处稍做停留。目睹了小孩子跟在行人身边伺机偷东西,两个很小的、六七岁的孩子互相打配合,像极了国内某个年代新疆孩子搞的那一套。后来当地导游说使用现金的地方就会滋生偷盗,哪里都一样。好吧,感慨一下,还是国内的手机支付好呀!</p><p class="ql-block">赶紧离开市井区域,在街上我们显得特别与众不同,跟你say hello的人太多了,下午去了内罗毕博物馆,到了博物馆就放松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大象标本</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这里成了外国人,在博物馆门口女儿成了学生们争相合照的香饽饽。我们白着呢!🤪</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内自由行的一天结束了,这一天过的我还是蛮害怕的,好在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可以壮胆,否则我是不会敢出门的。</p> <p class="ql-block">7月30日出发了,从内罗毕赶往安博塞利保护区,路途中第一个休息唱歌的地方,蹦到车上拍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看着沿途风光,心情无比激动。</p> <p class="ql-block">路边售卖蔬菜和水果的摊位,他们的推销太积极主动了,买了一袋当地的西红柿特别好吃,整个肯尼亚环保意识特别强,塑料袋很少能见到,一次性袋子以纸袋为主。从内罗毕到出行的这一路,我观察到的当地的发展情况跟我国80年代的发展水平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路途中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会不断看到当地人饲养的牛羊。</p> <p class="ql-block">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安博塞利保护区入口附近的一个酒店,今晚下榻在这个木房子里。</p> <p class="ql-block">酒店区域见到的非洲植物。</p> <p class="ql-block">肯尼亚也是鸟类的天堂,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这种鸟窝,鸟儿把窝搭建在了树梢上。树太少了,树枝不够用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就要进入安博塞利自然保护区了,车辆聚集在门口,游客们在办理门票。</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在兜售他们的小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人们无聊时都在门口合照留念。这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观赏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常见的游客以欧美人,中国人,印度人为主。</p> <p class="ql-block">宝贝女儿翘首以待</p> <p class="ql-block">车辆有点聚集呀</p> <p class="ql-block">准备的拍摄动物的工具,大炮不可少。</p> <p class="ql-block">进入安博塞利保护区了,水鸟为河马解除烦恼,同时也填饱了自己的肚子。</p> <p class="ql-block">大象在悠闲的散步,远处为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游猎之旅结束,非常幸运的我们看见了乞力马扎罗山的真容,一下午都在朦朦胧胧之中,临近日落时顿时云开雾散。现在全球变暖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线也越来越高,估计再过几年,赤道上的雪山可能就看不到雪了。无疑,我们是幸运的。</p> <p class="ql-block">木屋酒店晚上的篝火晚会,马赛人的舞蹈参与度很强,客人在跟他们互动。</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披着霞光,我们再次进入安博塞利自然保护区。为了观赏到更多动物,我们必须早出晚归。</p> <p class="ql-block">路上的车辆,惊扰到早起的角马。大草原的天气经常是上午云层比较厚,中午云开雾散,开始升温,下午气温相对较高。</p> <p class="ql-block">人与动物和谐共生,这些动物们估计每天也习惯了这些移动的大铁盒子,看到越野车毫不惊慌。</p> <p class="ql-block">水鸟还是大象的好朋友,帮它们清理皮肤上的寄生虫。</p> <p class="ql-block">嘻戏、锻炼身体的羚羊。</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要经过素有“地球伤疤”之称的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大裂谷全长6000多公里,这里的一眼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视觉上还不如太行山脉峭壁上的挂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大裂谷只能竖牌为证了</p> <p class="ql-block">我和女儿在大裂谷边上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达奈瓦沙湖,登陆新月岛,观赏岛上的各种动物。这里的动物是为了拍摄电影《走出非洲》从大陆上搬运过来的,电影拍摄完毕之后,这些动物全部留在了岛上,现在看到的动物都是它们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这是奈瓦沙湖边休息的鸟儿</p> <p class="ql-block">乘船去往新月岛,对面船上的学生在欢呼:Chinese!</p> <p class="ql-block">新月岛上的非洲植物,都是有刺的和耐旱的。</p> <p class="ql-block">结了果子的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云层中的阳光投射在新月岛上</p> <p class="ql-block">恋人的剪影更具意境。</p> <p class="ql-block">新月岛很小,当年搬运来动物的也没有猛兽,所以这个小岛可以徒步,就有了跟野生长颈鹿近距离接触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全体团友在新月岛合影</p> <p class="ql-block">留恋着岛上的无限风光</p> <p class="ql-block">乘船返回入住的湖边酒店</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中,湖光山色,风景无限。</p> <p class="ql-block">鸟儿在这里栖息是不是可以永生,这里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酒店是肯尼亚行程中条件最好的酒店,联合国官员出行非洲也曾经下榻在这个酒店,只是我们早出晚归,没有更多的时间感受更多的服务。</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的行程是去博戈利亚湖和纳库鲁湖,途中要穿越赤道。</p> <p class="ql-block">跨越赤道,手指方向是南半球</p> <p class="ql-block">我在北半球,她在南半球</p> <p class="ql-block">脚踩赤道</p> <p class="ql-block">第三国重逢</p> <p class="ql-block">赤道实验</p> <p class="ql-block">午后到达博戈利亚湖,这里聚集着100多万只火烈鸟,远处拍到的壮观景色,</p> <p class="ql-block">视频效果</p> <p class="ql-block">漫步到湖边近观火烈鸟,不要当动物看,它们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一枝独秀</p> <p class="ql-block">这个保护区没有大型野生动物,可以下车步行到湖边观赏火烈鸟。</p> <p class="ql-block">我拍视频的工具,女儿说我举着杆子在找信号。</p> <p class="ql-block">搞怪小美女说:空气的味道好臭啊!太多的鸟聚集,那个味道真是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纳库鲁保护区门口的安保美女</p> <p class="ql-block">马库鲁保护区里的狒狒家族,扶老携幼从我们身边经过。</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驱车赶往著名的马赛马拉保护区,路上行程大概五六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从纳库鲁保护区出发,还是披着霞光前行</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四辆越野车获知其中一辆爆胎,其他三辆车临时在路边停靠等候,意外的接触到了当地的儿童</p> <p class="ql-block">我们仿佛是外星人,他们的表现最初是好奇、迟疑、观望</p> <p class="ql-block">还有恐惧、害怕。想想也是,四辆车上同时下来20几个人,胆小的孩子肯定是害怕的,我们居然把他吓哭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断的表示友好,送给他们零食,慢慢的,他们开始尝试着接受了,脸上也流露出了羞涩的表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后面就可以大方的跟我合影了</p> <p class="ql-block">相机抓拍到的劳动人民</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都喜欢披一个颜色鲜艳的类似我国古老的格子床单一样的布,不知道是为了装饰还是为了保暖。</p> <p class="ql-block">半个小时以后,孩子也活泼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当地妇女练就的绝活</p> <p class="ql-block">发现了吗?8月初的时候人们穿的都很厚,颠覆了一般人对非洲的印象吧,我是提前查看天气才知道的,这里年平均气温才十几度,由于地处高原虽然在赤道附近气候依然干燥凉爽,中午气温二十五度左右,早晚十六七度,国内来的这里无疑是可以避暑的。</p> <p class="ql-block">马赛马拉保护区门口中英文标识的标价牌,看来中国人是来这里游览的主力军。</p> <p class="ql-block">马赛马拉保护区入口处的安保人员,合照一人一美金哦。</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进入马赛马拉保护区,在马拉河边,斑马与猫鼬互动。</p> <p class="ql-block">行程的第五天也是进入马赛马拉的第二天,今天要用无人机航拍大草原,申请到了保护区的安保人员同行,后来才知道,这些安保人员应该是要付费才可以同行的</p> <p class="ql-block">大迁徙中的角马与越野车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花儿伴着蝴蝶,鸟儿伴着水牛,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斑马一直都是角马的好伙伴,斑马总是跟随着角马的大部队一起渡河</p> <p class="ql-block">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p> <p class="ql-block">在马拉河对面有一块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界碑,很多人在这里打卡拍照,我也跟当地的学生凑个热闹,来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马拉河边对面的营地,有持枪人员保护,酒店送来午餐,席地而坐的野餐别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下午继续游猎,寻找动物的踪迹,这个下午看到了很多睡姿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狮子说:你看你的,我睡我的</p> <p class="ql-block">这画面美吧,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经过四五天的折腾,我们乘坐的越野车也爆胎了。</p> <p class="ql-block">爆胎就是飞无人机的当天,在马赛马拉保护区内,正好有持枪安保人员在,我们可以下车活动,抓紧在车附近抢拍几张照片,否则保护区内是不允许下车的</p> <p class="ql-block">远处黑色的是迁徙的角马</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主要以蹲守马拉河渡口为主,动物的种类已经看的差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 越野车从角马群身边驶过,它们距离渡口还有一段距离</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狮子在寻找猎物,根本不理会旁边围着它拍照的车子</p> <p class="ql-block">动物的骨头和皮毛是不允许带出非洲的,在休息营地展示是没有问题的,这些骨头肯定都是自然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忽然想到在凯伦故居里,卧室有一个床头柜,床头柜的腿就是一条大象的脚,讲解员说这是真的大象腿和脚,好恐怖啊!只是那里不允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只笨羚羊</p> <p class="ql-block">还在《狮子王》取景地打卡,就是在一个山坡高地上可以眺望远处的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工具人手持工具在打卡地摆造型</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入住的酒店是中国老板开的酒店,门口站着一排马赛人,用他们独有的方式和歌舞迎接到来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没错吧,是不是床单既视感🤓</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该返程了,特别喜欢这个清晨的日出,看到了非洲特有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相机拍摄的穿戴装饰物的肯尼亚人。 肯尼亚有五十多个民族,最明显的就是身材上的差异,身材苗条、有着完美身材比例的都是马赛人,而有一些民族的身材生来就是丰满型的,比如我印象中的巨型臀。我们分不清非洲人的长相跟他们分不清我们黄种人的情况应该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都有着羞涩的笑容。</p><p class="ql-block">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了吧</p> <p class="ql-block">暗藏着杀机的、风景秀丽的马拉河再见了。除了几匹老弱病残的倒霉蛋,其余角马很快就可以过河了,去到它们的天堂,享用嫩绿的青草,繁衍后代,来年拖家带口重返马赛马拉,想想都是一派繁荣。广袤的非洲大地,地理、环境、人文、生物高度和谐统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的真快,七天时间就要结束了。每天不能自由喝水,锻炼膀胱的超级忍耐力,早出晚归、风餐露宿的的七天,累并快乐着。回想起第一天落地的惶恐不安,主要是潜意识里担心非洲的暴力,旅途中都是团队行动,现在这种情绪早已不在,改变一种看法就是要多了解多学习,这次东非之旅收获蛮多。</p><p class="ql-block">就要离开了,再见,肯尼亚!</p><p class="ql-block">再见,充满无限生机的非洲大草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