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周年八一琼崖行(二)

张宝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琼崖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续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四、“八一”九十六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八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6周年。为了热烈庆祝这个节日,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决定于7月29日相聚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来2022年“八一”建军节95周年,早已在7月初就策划好了庆祝活动的行程,拟7月27日至31日组织会员到湛江东海、硇洲诸岛考察地标和重走烽火路,共同缅怀父辈激情燃烧的岁月,到灯楼角、解放海南岛纪念馆、博赊港、安留村烈士陵园、徐闻革命烈士陵园、东海岛、硇洲岛、东头山岛、南三岛、特呈岛等地测量地标与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2022年7月9日,海口美兰区突然发布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公告,并对部分地区实施了封控措施。我们的计划刚刚出来,就立即胎死腹中了。为保障大家的安全,响应国家统一防控政策,原定“八一”前夕组织会员到湛江东海岛、硇洲岛考察的活动计划取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为什么要组织研究会的同志们到东海、硇洲等岛考察呢?原因是东海、硇洲岛与43军渡海先锋营有密切关系。研究会的很多人,都是383团的后代,父辈曾在东海岛及硇洲岛海练。因此二代们都有极大的愿望,希望看看先辈的足迹,因为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湛江的解放,先头部队是128师384团,后续部队是383团。第二天(12月20日),128师383团的后续部队开进湛江,之后128师全部进驻湛江附近。12月28日,383团奉命从西营渡海进驻东海岛,准备海练,之后又进驻硇洲岛,从硇洲岛进攻海南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海岛古名椹川岛,位于雷州半岛湛江市东南部,原属雷州府遂溪县辖岛。1950年为湛江东硇特区,辖三岛四区,分别是东海岛、硇洲岛、东头山岛,东山区、东简区、民安区和硇洲区。从卫星图上俯瞰东海岛,岛的形状极不规则,像一只展翅的蝴蝶,有鹏鸟展翅之势。岛的地势东高西低,岛东西长约30余公里,东翼的南北长也有30多公里,西翼的南北长仅10余公里,两翼并不对称。岛的面积401平方公里,属中国第五大岛。岛上有3个行政圩镇(解放初为区,后改为镇、区,2011年底改为街道办),即东山区(东山镇东山圩)、东简区(东简镇东简圩)、民安区(民安镇民安圩)。东山区居岛的中部,似蝴蝶的躯干。东简区于岛的东部 ,似蝴蝶的右翼(该翼很大很长)。民安区于岛的西部,为蝴蝶的左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383团进军东海岛是从西营乘船渡海,到东海岛北部港口蔚葎港登陆,其“蔚葎港”因“蔚葎岭”而得名。“蔚葎”两字的组词,是葎草茂盛之意。“蔚葎港”还另有一名称为“蔚鶨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查字典发现,“蔚鶨港”的“鶨”字,本身又有两个发音,分别是chuàn和zhì。发音chuàn时,指古书上说的一种勾嘴鸟,亦称“痴鸟”。发音zhì时,古同“雉”,野鸡。经探访了解到东海岛自古以来的海鸟特别多,每年的六七月,会有大批的海鸟(候鸟)从南太平洋飞到这里歇脚个把月,待体力恢复后,又继续飞往目的地。这些万里迁徙来的候鸟数量之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达到高峰,多到漫山遍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据熟悉情况的人介绍,原因是人民公社时代,东海岛曾建设有大片的盐田。这些盐田在海盐的生产过程中,潮汐进退往来,久而久之有大量的小鱼小虾小蟹和蚌类自然巡弋和产生于盐田海岸,这些浅水浸漫的广阔滩涂的鱼虾蟹蚌,吸引了大批的“鶨”类候鸟到这里觅食和歇脚,它们飞行万里后急需补充能量。飞到这里的海鸟多是海滩鸟,没有锋利的爪子,最喜欢东海岛盐田这样的觅食环境。这些“鶨”大致有三类,一类是鸻[héng ]鸟,一类叫雉鸟,还有一类叫滨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类鸻鸟的眼睛比较大,体重一般是4两到6两,主要有4种,东海岛人称其为金斑鸻、灰斑鸻、金眶鸻(俗名大眼眶)、蒙古鸻。这种鸻鸟眼睛大,嘴巴短,喜欢在海滩觅食小鱼虾蟹蚌等食物。第二类雉鸟有两种:一种体型比较大,有1斤4两重,俗称弯嘴;另一种体型小一点,模样跟大弯嘴一模一样,大约8两到1斤(特别肥的1斤)重。第三类叫滨鸡,有红脚鸡,青脚鸡,矮脚鸡之分,体重都是4两左右。最漂亮的是红脚鸡,最肥的是矮脚鸡。于是,岛民有人专门研究了捕鸟的技巧,把捕到的鸟送到湛江霞山农贸市场交易。这些海鸟是地道的野味,很受欢迎,7毛钱一斤,与当时的生鸡同价。除上述鸻鸟外,还有成群的海鸭飞临东海岛觅食。这种情形一直保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此可见古书上所说的那种发音为chuàn的勾嘴鸟(“痴鸟”)与发音为zhì的“雉鸡”,是“鶨”的不同种类,说明“鶨”字的发明,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科学性。总之,将长满葎草的港口称之为“蔚葎港”,将漫山遍野栖息过候鸟的港口称之为“蔚鶨港”,都是不落俗套的华美修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文化底蕴,与800年前宋朝末帝赵昰、赵昺在蒙古兵的追杀下,逃到东海岛的历史有关,那些随宋末帝逃到东海岛的宋朝大臣遗老们,学车五斗,逃难离乱之中,仍不忘给东海岛的港湾留下千古不朽的美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海岛虽然四面环海,海岸线长148.5公里(其中东山区45.3公里,东简区46.2公里,民安区57公里),港湾众多,沿海村庄均以渔业为生,但多为小港,像样的大港也只有东简区北部的蔚葎港(蔚鶨港)和东山区南部的北山港。东简区在东海岛的右翼,南北甚长,其东海岸就有30余公里的平直海岸线,其中自北端的青草沟到南端的北寮,有一南北走向28公里长(28663米),且不间断的超长黄金海滩。但此海滩的海浪很大,波涛汹涌,并不适宜部队海边训练。实际上渔民木帆船停靠的港湾,一般也都避开长海滩,因海滩超过200米,即不利于船舶停靠。故长沙滩的地方,虽适合现代旅游的理念,但并不适合当年部队在此练习登船、登陆和游泳。东简区北部的坑里港、蔚葎港(蔚鶨港)、蕃昌、凤口、岭边、那貌沟、青草沟,与南三岛的沙腰、沙腰后灯及沙头前灯隔海对望,是进出湛江外海的要道。但南三岛与东海岛此处的水道最窄处只有5公里多,形成海峡水道的瓶颈,因此,此段水道波涛汹涌,暗流湍急,平时无风浪亦大,不适宜部队海练。而东山区南部的北山港及海豚湾一带,海阔浪平,是比较适合部队熟悉水性初期海练的地方。这里也有十余公里的长沙滩,适合岸上做预备训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海岛的东南端与硇洲岛相邻。硇洲岛在解放海南岛的相关军史上,比东海岛出名,即因为硇洲岛是43军渡海先锋营的出发地。但东硇两岛的交通,当初从硇洲岛淡水港需绕道蔚葎港才登岸,那时淡水港到蔚葎港通航距离30多公里,直航西营码头40余公里,是硇洲岛对外交通的主要航线。解放后在东海岛东简镇的东南角建了东南码头,于是东南码头直航淡水码头,从而缩短了两岛之间的航程约20余公里。硇洲岛居民在东南码头上岸后,再转乘汽车去湛江、去雷州,就相当快捷方便了。因此,东海岛、硇洲岛是海南岛战役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因为有这些渊源,去东海岛及附近诸岛考察是海南岛战役地标研究的工作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此同时, 2022年8月5日还有一个新的情况发生,是海口市老干局突然发出《林栋同志逝世》的讣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口市政协原主席、离休干部林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8月5日13时08分在海口逝世,享年102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栋同志,男,1920年8月1日出生,汉族,海南海口人,194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参加革命。历任抗日民主政府保长、青抗会副主任、副乡长、区财经事务员,演丰乡民主政府乡长、琼山第三区民主政府区长(任区长期间奉命偷渡琼州海峡送情报并协助解放军先锋营渡琼),解放后历任琼山县税务局局长,海口市税务局副局长、海口市工商局局长、海口市商业局局长、海口市财贸办公室主任,海口市财贸部部长,海口市副市长,海口市计委主任、海口市委统战部长,海口市政协副主席、主席,海口市政协党组书记。1985年9月办理离休,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林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2年8月9日9时在海口市殡仪馆(碧海厅)举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栋是1950年琼崖党组织派到大陆给渡海先锋营送情报的第一人,后又随先锋营返回琼崖,是解放海南岛的功臣。这时看到讣告,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立即决定派人参加8月9日的遗体告别仪式。谁知8月8日海口突然因疫情宣布封控海甸岛,大家心里咯噔了一下,坏了!住在海甸岛的人,明天无法参加林栋的追悼会了。然而有意思的是8月8日晚上,海口市又突然宣布解除对海甸岛的封控,真是喜出望外,参加8月9日的追悼会,将不受影响。前后封控不到24小时,一惊一乍,有点奇怪。难道是老天有眼,冥冥之中,林栋老人的在天之灵一直在发挥作用,帮助后人扫清了与他作最后告别的障碍。禁不住胡思乱想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栋老人,享年102岁,是百岁老人,也是所有参加过渡海先锋营作战行动的亲历者中最长寿的前辈。因为他的长寿,曾接受过历次采访,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才得以披露,填补了历史空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5年林栋(右一)95岁接受采访时与老伴和儿子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2年8月9日林栋的追悼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百岁老人林栋的逝世,一个英雄的时代和众多的英雄人物逐渐远去。从此,口述琼崖人民迎接渡海先锋营的历史,基本划上了亲历者的句号(原文北县县长李光邦任健在)。自有后来人擎旗光大。我们就是后来人之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笔者在写作《三八三团挥兵东海硇洲岛》曾有感——调寄《渔家傲》·词曰挥兵椹川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展翅如飞东海岛,风波万里无垠好。蔚葎北山云雨罩,龙水绕,白帆竞渡渔家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姹紫平川红日照,金沙漫漠旌旗俏。猛虎长戈精铸造,集结号,天涯踏浪英雄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注:东海岛古名椹川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笔者在写作《海上大练兵猛虎速变蛟龙》时,曾——调寄《菩萨蛮》·词曰硇洲岛海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硇洲邈邈红旗立,北港一带风帆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海练入高潮,撼得平地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健儿齐竞力,猛虎翻涛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驭浪似蛟龙,驰骋惟我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笔者在写作《渡海先锋营》时,曾——调寄《浪淘沙·渡海先锋营赤水港飞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黑夜海风啸,恶浪船抛。伯陵防线雨中摇。赤水金沙铜鼓岭,烈士汲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接应显英豪,琼纵功高。二十三载战旗飘。飞渡先锋横剑去,宝岛除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受疫情影响,2022年“八一”建军95周年的纪念活动出现曲折。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关注到2023年“八一”96周年的纪念活动,并积极热情的投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7月29日下午4时,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的部分会员,和在海口的部分四野后代,齐聚“南海鸽天下”(龙华区滨涯路农垦中学往北150米),畅谈我军96周年建军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座谈会由研究会副秘书长杨民主持,首先由会长简介了2年来研究会开展研究工作的进展;其次由秘书长林明亮介绍了2年来学会工作的简况。之后,请广东省党史专家高宏的老师主讲“八一”南昌起义的部分细节。再后,裴彦同志代表老兵致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高宏的老师退休前,曾担任过“八一”南昌起义亲历者谭天度的秘书,了解大量鲜为人知的起义细节,对“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很有研究,所以高老师为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谭天度于1893年4月出生在广东省高明县。1999年(己卯年)5月30日在广州逝世,享年106岁。谭天度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之一,是中共“一大”时的党员,即广东省最老资格、党龄最长的中共党员。谭天度曾参加了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任政治保卫处秘书长,代行处长职责。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指挥机关的保卫工作,侦察敌情,制定行军、作战计划,动员群众,筹粮、筹款,行军断后等,他协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进行决策。在瑞金,他布置警卫并参加了贺龙的入党仪式。因此,请高宏的老师讲“八一”南昌起义,深入浅出,别开生面,这是研究会历次“八一”纪念活动最有深度的一次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座谈会前,大家先合影。座谈会间,杨民一一介绍了38军、39军、40军、41军、42军、44军、45军、47军、49军二代的同志们与43军的二代相识,大家举杯共饮,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席间,播放了解放军进行曲,同志们高歌伴唱,气氛热烈庄重,大家喜气洋洋,晚9点才结束。王小卫、刘国庆、高导演和许多同志都用手机拍下历史的时刻,为制作美篇做好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九十六周年八一座谈会上,高宏的老师给大家讲军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五、海南岛战役国民党军档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次回海南,笔者的重要任务,是向有关专家和领导汇报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解放战争时期海南岛战役国民党军战时档案文献”研究课题的进展,以及出版事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进展来看2021年10月已经完成研究课题的上报,32万字。经海南省社科院组织专家评审,2022年2月18日省社科院科研管理处发出“达到结题标准”的评审鉴定,可以进入出版程序。为此,研究会对课题原有的32万字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认真修订,并从出版的角度重新按解码档案和档案选编两个系列进行编撰。解码档案系列的第一册《海南岛战役国民党军作战综述——战时文献与回忆解码》,约30万字,分十章予以解码。档案选编序列第一册,按正文和附件分别予以编撰,约34万字,分上下两册。目前解码档案系列的第一册和档案选编序列第一册,合计约65万字。编撰已完成八成工作量。2023年年底,可转入出版程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解码档案系列的十章内容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章 国民党对海南岛的战略部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章 海南岛地志兵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章 海南特区警备总司令部时期的军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章 海南防卫总司令部时期的军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五章 海南局势演变及形势判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六章 环岛防区的划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七章海南国民党军的前期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八章 海南国民党军的中期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九章 撤退作战与登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章 海南岛战役结束之后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档案选编系列第一册《海南岛战役国民党军档案选编》。分上、下两册。上册,选编37个档案的正文,来源于台湾国史馆国军档案中国防部、总参、空军总部、海军总部、海南防卫总部及海南各路防区作战部队所撰的报告。上册的(档案1)—(档案9),反映“国民党军总结海南岛战役”的9个档案;(档案10)—(档案14),系反映“海南岛现状报告”的5个档案;(档案15)—(档案20),是反映所谓“清剿作战”的6个档案;(档案21)—(档案37),是反映海南岛“作战与撤退”的17个档案。计17万字。下册,根据上册选编档案的正文,对其正文中120个附件扫描件的专集,计附图56件,附表64件。下册还对附表附图予以相关注释(分析与解读),约17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南岛战役国民党军档案选编》所提供的史料,对全面客观深入开展海南岛战役研究,分析国民党军在海南岛战役的失败原因,提供了重要史料和新的视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六、解放海南岛战役海口地区的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南岛战役海口地区的作战,涉及到偷渡、强攻、接应、反围剿的激烈作战,主要有:1950年3月15日的潭门战斗(渡海先锋营反围剿);1950年4月1日,渡海先遣团的白沙门战斗和铺前湾福创港塔市一线的登陆战,4月5日钟瑞战斗(反围剿),以及先锋营的接应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根据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计划,海南高翼影业有限公司协助其拍摄6集纪录片,其中第5、第6集讲述有关海南岛战役海口市地区的渡海作战,应海南高翼影业有限公司高芳杰导演之邀,笔者和高老师于8月1日上午前往龙华区玉沙路14号该公司所在地,进行了口述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海南岛战役发生的第一场胜利的反围剿作战,地点就在海口市琼山区大致坡镇崇德村委会的洽教村及湖仔村(史称潭门战斗),作战时间是1950年3月15日。43军128师383团渡海先锋营在琼纵文北独立团的配合下,粉碎了敌暂编13师4个营对我渡海先锋营一个营实施的围攻。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先锋营和琼纵独立团重创敌37团一个营,击溃39团3个营,毙伤敌近200名,其中敌37团团长当场被击毙,俘敌营长谭贵发、副营长黄景齐以下91名俘虏。缴获敌重机枪5挺、轻机枪4挺、长短枪一批、弹药和军需物品不计其数。此战缴获的武器装备,全部补充给了琼纵独立团,使独立团立即改善了武器装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战是1950年4月1日,我43军127师加强团(渡海先遣团)在铺前湾福创港塔市一线的登陆作战,除白沙门岛登陆的部队陷入绝境外,主力于凌晨4点开始在铺前湾福创港塔市一线的预定登陆点登陆。由于得到渡海先锋营和琼崖纵队三总队一团及独立团的接应,登陆部队当晚进入纵深。登陆作战的战斗主要有白沙门战斗、山下村滩头战斗、迈德村战斗、训通岭战斗、大塘村战斗、新宅坡战斗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战是1950年4月5日的钟瑞战斗。43军127师加强团在渡海先锋营和琼纵三总队的配合下,粉碎了敌255师及266师4个团对我渡海登陆部队实施的围攻。战斗一日,歼灭敌第32军第255师1个整团,击溃敌两路共3个团,俘虏敌军273名,其中敌中校副团长1名、营长1名。缴获野炮3门、机枪几十挺和大批枪枝弹药。缴获的野炮无法带走,由琼纵负责掩埋。其他武器直接装备琼崖纵队第三总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笔者口述了一些作战细节。高老师从中央军委的战略层面概括了海南岛战役的运筹帷幄。因为曾经有过多次配合中央四台、七台和海南、海口、三沙电视台及电影公司的拍摄经验,面对镜头已经不再紧张。因为实际拍摄的时间很长,真正能用的却很少,能有几秒或几十秒上镜就很不错了,特别是纪录片中的插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近几年研究会找到了渡海先锋营烈士张有(张友)的家人和战斗英雄强占英的家人,了解到先锋营更多的背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0年4月1日拂晓,渡海先锋营在接应127师加强团的过程中,打得最激烈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塔市西南的小高地新宅坡,一个是迈德村附近敌教导1团团部。新宅坡是烈士张有(张友)牺牲的地方,迈德村是强占英战斗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先说说新宅坡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敌人防守滩头的暂13师39团,顶不住127师加强团的攻击,一路从海滩溃退。溃逃之敌,遇到先锋营李树亭二连阻击后,一部分东撤到塔市及其以东地带,一部分绕过山下村撤到塔市西侧的新宅坡村、大塘村、道立村、迈德村一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预先进入迈德村的国民党军,教导第2师第1团团长谢炳林得知解放军已在北创湾、新溪角之间开始登陆后,即命令其副团长石坚立即率两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进入塔市暂13师海岸防卫部队的后侧。夜暗中,他们与徐芳春率领的接应部队遭遇。教导2师是桂系部队,很有战斗力,是国民党军队中敢于拼刺刀和肉搏的少数部队。由于敌人是预先增援过来的部队,对周围的地形已经熟悉,如何拦截我登陆部队和接应部队,早有预案。所以,当敌人发现我军有部队向海边运动的时候,反应迅速,很快就截断了我2连和3连的联系,并与塔市之敌配合,将3连夹击在大塘村附近的一片洼地里。还截断了3连先头部队和先锋营团指挥所的联系。在此同时,迈德的敌人还分兵偷袭包围了3连放出警戒的3连第11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3连只有3排副排长张友带领的10个人提前抢占了新宅坡东侧的一个小高地。这是3连指导员宋占魁命令张友提前放出的警戒。张友他们在小高地上刚布置好火力,就发现敌人要偷袭3连主力。于是,他们就先敌开火了。敌人偷袭不成,转而包围了他们。敌人就在轻、重机枪掩护下,轮番向小高地攻击。张友副排长率领11班的一个战斗小组和一个机枪组共10个人,奋勇抗击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坚守小高地3个小时之久。最后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得到3连主力的增援,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后伤亡殆尽,全部倒在血泊中。张友副排长为不让敌人捕获,自己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仅剩下叶安能一人重伤昏迷侥幸存活。张友等7人英勇牺牲后,因为部队要马上转移,只能将张友等7人草草埋葬于新宅坡的雨沟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2年笔者曾经到新宅坡寻找过战场遗址,但没有结果,心中惆怅,曾有感于张友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的英勇牺牲,表现了宁死不屈革命气节,寄调如梦令,填了“访新宅坡老人,思大军忠魂”一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如梦令·访新宅坡老人,思大军忠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鏖战烟云消尽,路陌新宅坡近。&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野草百花香,烈士无痕无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谁信,谁信,只有祭风寻衅。&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寻找更多的线索, 2013年我们找到机枪连副连长刘长久,他曾在3连3排当过张友的排长;2013年还找到3连3排的战士方东林(张友是方东林的入党介绍人);2014年找到3连指导员宋占魁;2015年找到3连连长李庆升。向他们打听张友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4年10月,当年128师渡海先锋营三连的指导员,91岁的宋占魁老英雄回忆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天晚上,我们急行军走了一夜,一口气走了70多里。为避开敌人,琼崖纵队的向导带领我们走的是乡间陌路——羊肠小道和稻田田埂。这些道路,夜间很不好走,部队跌跌撞撞的前进,到达了琼山县的塔市一带。127师加强团预定在这里登陆。当时,我们营二连在正面,负责海边的接应。我们左手方向是海口方向,一连部署在左侧,随时阻击海口方向的援敌。我们三连在右侧。我观察了三连当时的地形,在右前方有一个小山包,可以作为预防塔市敌人的哨位。于是,我就派了一个班到前面警戒和掩护。当时,派这个班在这个方向警戒,是符合我们接应部队的总体作战意图的。因为我们当时的任务,是接第二批登陆部队上岸。那时三连连长李庆升没有跟我在一起,他是跟二排,在孙有礼那个方向,他不知道我们派出一个班在后头警戒。那时候第一线在海边,因为都面对着海,后面是预备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根据我的命令,三排副排长张友带领十一班的11个人,其中两个战斗组,一个机枪组,前出到名叫新宅坡的小山包上,向右前方的塔市方向警戒。交代任务的时候,我们只注意了塔市那个方向的防御,却没有注意到敌人从侧后的偷袭,因为上级没有这方面的情报通报给我们连级指挥员。现在检讨起来,我们这个班遭到了敌人从侧后偷袭的严重损失,我们指挥员是有责任的。主要是我们对敌人变化的情报不知道,同时我们连级指挥员也大意了,只注意了一个方向,没有警惕其他方向。战场上瞬息万变,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员要灵活机动,要想得多,想得全。对下级交代任务,嘱咐一句是不够的,还要嘱咐两句。哪一句没有嘱咐到,就会出问题。比如,那晚奔袭70里,大家都很累了,就应该强调他们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打瞌睡,不能睡觉,光警惕塔市前面的敌人还不够,还要注意你后头。这些话当时都没有多说,结果出现失误。如果没有这个失误,张友带的这个负责警戒的班,就不会被敌人搞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来才知道,前几天,徐芳春团长两次接军里的电报,命令我们先锋营前往塔市接应。由于海北无风,127师加强团两次均未能成功起渡。而我们先锋营前两次接应行动的往返,被敌人发现,立即引起了敌人的警觉,敌人迅速调整部署,将白崇禧教导师的教导1团加强到塔市附近的迈德村,以策应塔市的海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遗憾的是,这个敌情变化的情报,我们当时不知道。而迈德村正好在我们警戒的侧后,所以敌人从侧面迂回包围过来,我们是没有想到和未能预料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张友他们遇袭后,跑回来一个战士(这个战士是从营部下放到三连当兵的)。据这个战士讲,部队走了一夜,大家都很疲倦了,放哨的人打瞌睡,睡着了,对敌人的偷袭防范有疏忽的责任,最后牺牲了7个人,重伤1个人,被俘2个人(这俩人一个是云南的解放兵,一个是翻身农民,后来又被我们二连解放回来了)。当时,三排副张友,在弹药打光战友牺牲的情况下,为了不做俘虏,自己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气节。这7个烈士,他们的名字都列入了43军烈士名册。这场战斗,还活了一个重伤员,叫叶安能,是个广东籍的解放战士,同志们都叫他小老广,他的事迹已记入了43军的功臣册。战后,我们通过叶安能的讲述,也证实了那个跑回来的战士的情况报告属实。新宅坡战斗结束后,我立即和徐芳春团长到新宅坡查看了张友他们遇袭的阵地现场。这是一个秃山坡,张友他们是利用新宅坡山坡上的雨沟,与敌人作战的。同时,他们也牺牲在雨沟里。因为我们部队的任务是接应127师加强团登陆,接应完成,必须马上向海南岛纵深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利用雨沟,将张友他们7位烈士草草埋葬在新宅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宅坡那个地方我去过几次。第一次是布置张友他们设警戒的时候,我查看过那里的地形。尔后是新宅坡战斗结束后,我和徐芳春团长去了一次。后来,我负伤在海口住院的时候,又去看了一次。这次看就面目全非,不像样子了,都搞不清楚具体位置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宅坡村位置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9年笔者与桂林洋开发区分管民政干部吴海杰、新宅坡村村委会干部一起查找张友烈士牺牲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视频: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成员与记者一起,在新宅坡村查找张友烈士战斗牺牲的地方。(视频拍摄:陆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5年1月,当年128师渡海先锋营三连的连长,87岁的李庆升老英雄回忆起张友,禁不住老泪纵横哭了起来,他喃喃的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友是东北双城人,是我亲自扩兵来的。这小孩不错,个子不高,战斗勇敢,很灵活。就这样丢在海南岛了,怎样向他父母交待呀!我心里很难过。到现在他父母和亲人也可能不知道张友在海南岛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听到李庆升老英雄的一席话,我们深有同感。张友的家人到底知不知道张友已经牺牲了?不得而知。战友们一直在牵挂,我们43军128师的子弟也一直在牵挂。必须下决心寻找,一定要找到张友的家人,才能解除萦绕于胸的无尽牵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9年,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历经多次寻访,最终在桂林洋开发区分管民政的吴海杰同志的帮助和当地村民指认下,找到了新宅坡战斗遗址及张友烈士等7勇士安葬地。其实这里并不是雨沟,而是新宅坡村民每年上坟取土日积月累挖出来的一个大坑。张友等人就利用这一个坑,与敌人战斗至牺牲,并被埋在这里。新宅坡村的老人都知道这里埋有解放军的情况。但时光荏苒、世事沧桑,60多年过去,随着老人的去世,年轻一代人便不清楚这里的具体情况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又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在2021年7月20日,哈尔滨的四野子弟一行11人在研究会寇金刚和陈犁的带领下,去双城区参观四野指挥部纪念遗址。在参观四野纪念馆时,向郝馆长和办公室宫靖老师提出能否帮助查找1946年在双城参军烈士资料的请求,得到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宫靖老师在“双城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证明”卷宗里,查到了1950年4月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张友(张有)的资料——1955年12月20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骑缝章不完整)开具的“烈字第68817号”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证明书上是“张有”,与研究会原先认定的“张友”,同音不同字,但参军时间、部队番号、牺牲时间都相符。特别是烈士证上有准确的地址和张有父亲的名字,这就为进一步的寻找指明了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消息传来,笔者为之振奋, 10年了,终于找到了张友(张有)的烈士证,说明家人早已知道张友的牺牲。一方面为寇金刚和陈犁的成功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双城四野纪念馆的档案保存之完整而感慨:要是各地的档案保存都这么完整就好了。走到这一步,还需进一步探访。于是,决定请寇金刚和陈犁再辛苦一趟,找到烈士证上的准确地址和张有的家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寇金刚在网上搜寻了烈士证明书上的地址:黑龙江省双城县六区永和村三道岗子屯,就在太平庄范围之内,就是今天的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永和村三道岗子屯(太平镇镇志记载:因修建太平国际机场,省人民政府决定,原属双城县所辖太平公社,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归哈尔滨市道里区管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经过一番准备,2021年7月30日清晨,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特别寻访小组寇金刚、陈犁、姜素贤、崔宏泰一行4人,由陈犁驾车赶往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党委,寻访小组出具了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的介绍信,镇党委李书记热情接待了寻访小组,并责成党办胡爽老师一定要把这事办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胡老师马上行动,联系永和村书记等干部联系村上上年纪的老人咨询,重提几十年前的旧事,想找到线索可不是件容易事,等待、等待……,反馈的信息不乐观,我们急得想马上赶到永和村三道岗子屯,胡爽老师安慰我们,你们去了人生地不熟,于事无补,我再联系村上的马书记,马书记说马上派村支部宣传委员杨昌信来接你们,小杨本来是来镇里开会,镇党委李书记、胡老师对他说,会你不用开了,全力以赴配合这几位老同志,一定要找到烈士的家人,告慰先烈英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昌信见面后简单的询问了一下情况,马上肯定的说,张有这个名字的烈士,村上没有,有一个烈士叫张永江,他的父亲叫张万生,而且还有家谱可以佐证。张永江烈士(未婚)还有一个弟弟叫张永祥,也是四野的伤残老兵,1993年去世了,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就在镇上的邮局,老二、老三在三道岗子屯住,老三是残疾人住在老宅,家谱就在老三家保存。既然老大(张术林)近在咫尺,先去他那摸摸情况,看看有没有有价值的信息。见到老大,他能提供的信息还不如杨昌信委员知道的多,问他知道他爷爷的名字(张万生),答不知道,张有烈士的情况也不知道,只知道有个大爷在海南岛战役中牺牲。但是意外的是他提供了其父(张永祥)的复员证明书,上面记载:张永祥,四野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八一团一营三连排长,1947年参军。杨昌信委员介绍说,四爷(张永祥,家族行四,生前与小杨家住隔壁)1947年参军,作战勇敢多次负伤,身上有两处贯通伤(小腿、腕部),左手无名指遗留有弹片,形成零点八公分包瘤,肚子被炮弹炸开肠子被炸坏,在齐齐哈尔后方医院换了一节羊肠,胸前留有一尺多长缝合疤痕。1955年因战伤、水土不服复原回乡务农,任当时的永和大队第五小队队长兼保管员,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与乡亲们相处融洽,外号:張八路,1993年去世。他的纪念章奖章好多,杨昌信委员小时候胸前戴着他的多枚奖章,在村子里炫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开拔!马上到永和村张家老宅看家谱去,不巧,接到通知的老二、老三他们去很远的地里收苞米还要等一些时候回来,早过了饭口,大家饥肠辘辘,填饱肚子再说,农家的饭菜真香啊,可能是饥饿的原因吧。结账前,杨昌信委员和另一个村干部小彭说,我们大老远来找烈士家人,他们很过意不去,由他们招待,咱都是开国军人的后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色传统不能丢。寇金刚借口去卫生间就悄悄把帐给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概下午快两点了,老二、老三回来了,挂图状家谱长约一点八米,宽约一点七米,纸张灰暗残破,但基本完好。画面有彩绘张家祖宗古装影像,文字记载原籍山东登州府海阳县,至张永江五世。其中第四世张万生(行四)赫然醒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昌信委员说他听四爷说过,张万生老人生前是悬壶济世的老中医,中医行是从一世祖张福升传下来的。虽然是中医,但老人家慈悲为怀,舍药救人收入寒酸,否则划成分时怎么能是雇农。老人家深明大义,1946年、1947年两年送走唯一的两个儿子参军,那可是战争年代,战场危险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可见老人家的觉悟是如此的高尚,对共产党、人民军队是如此的热爱!这就是解放区人民的如此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根据家谱及小杨介绍的情况,本村再无与之情况相符的人啦,张有、张友、张永江是同一人。消息传来,笔者很兴奋,激动的说“这可是两代人的心愿实现了,烈士牺牲七十一年后,终于可以回家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7月31日,我们商量后决定:在八月一日建军节之际,太平镇永和村和给烈士家人送锦旗,并给烈士家人送去八一慰问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8月1日,寇金刚、陈犁、姜素贤等再次赴太平镇永和村给村委会和烈士家人送锦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给烈士家人送锦旗,右侧两列小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三八三团一营三连三排副排长张有(张永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八一团一营三连排长张永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荣之家(中间大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 &nbsp;&nbsp;2021年8月1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送给太平镇永和村的锦旗一面,上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敬赠永和村村委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红色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革命之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8月1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8月3日,寇金刚制作了美篇《明月今日照我还——张有烈士回家记》,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寻找烈士的经过,很是感人,为寻找张有烈士划上了圆满的句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口市金牛岭上43军492名解放海南岛牺牲的烈士碑上,“张友”的名字应按烈士证更正为“张有”,其实“有儿”是农村的小名,大号是“张永江”。因“张有”是方东林的入党介绍人,据方东林回忆:张副排长自己写的名字多用朋友的友,即“张友”,因此烈士碑上是“张友”,而不是“张有”。张友(张有)烈士即张永江烈士,1946年7月在双城县参军,是双城县太平庄(六区)永和村三道岗子屯人。父亲张万生,原籍山东登州府海阳县人,到东北太平庄后,家谱为第四世且排行老四,到张永江是第五世。张万生()至。其中赫然醒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写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纪念馆(哈尔滨)的感谢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写给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党委的介绍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待续:迈德村战斗,及寻找渡海先锋营荣立9大功的战斗英雄强占英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迈德村是43军127师加强团在振家村一线登陆后,敌二线部队教导师第1团团部的驻地。先锋营二连在这里有一场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8月17日(12400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