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里的九江

蔡胜

2023年5月,在九江庐山脚下住车3天,由于去年已在庐山游览过,这次更多的是在山下游览九江。<div> 九江,有着深深历史文化底蕴。如果用一句话将九江的印象概括,我会说:走进九江,仿佛回到当年的语文课堂,重温少时的语文课本。以至于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游记,取名为《语文课本里的九江》。</div><div>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九江忽然发现我们当年在语文课堂里学习的课文,居然有如此之多地与九江相联系。</div><div> 在九江,有多少我们曾经熟知的课文?我试着梳理了一下:</div><div> 一、李白《望庐山瀑布》</div>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历史上关于庐山瀑布的诗作很多,但是,李白当年在庐山南麓的秀峰,面对黄岩瀑布、香炉峰写下的《望庐山瀑布》绝对是众多以庐山瀑布为题材诗作中的抗鼎之作。现在的小朋友们从小开始背诵古诗时,一定会有这首五绝诗。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这首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谪仙即李白),他推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千古绝唱。 <font color="#167efb">诗仙李白赞美过的庐山瀑布。景区将瀑布下的水潭命名为“九天池”,我在前一篇游记中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font> 二、苏轼《题西林壁》<br> 苏轼的这首诗脍炙人口,同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这首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但是,与《望庐山瀑布》对庐山的局部进行“特写”不同,苏轼《题西林壁》是对庐山进行了“横--侧”不同角度、“近--远”不同距离进行对比的宏观描写,并提炼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br> 关于这首诗诗名的解读、这首诗与庐山脚下西林寺的关系,以及西林寺的前世今生,我在一年多前的《很“二”的游记》中已经讨论、介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美篇中找到这篇游记了解一下。如果我的理解有误,欢迎大家指正。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西林寺,当年苏轼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题西林壁》。</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修复后的西林寺在千佛塔旁修建了“西林壁”</font></h3> 三、周敦颐《爱莲说》<div> 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虽仅百余字但却字字珠玑,文章以菊、牡丹反衬出莲的美和高洁,寄予了作者淡泊名利和追求洁身自好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千古名句。</div><div> 在庐山南麓九江市下属的庐山市(原星子县)保存着一个“爱莲池”。据爱莲池景点介绍,周敦颐在星子(今九江市庐山市)任南康知军时,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并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他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朱熹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了爱莲池(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军,2010年重修)。</div><div> 不过,对于周敦颐开挖的爱莲池,究竟位于何处? 以及《爱莲说》创作于何处的问题,也有两种不同说法:</div> 其一:湖南邵阳。该说法认为是周敦颐任永州通判摄邵州事期间在此辟池种莲。<div> 其二:江西赣州。该说法认为是周敦颐任赣州通判时,在其府治东侧开辟莲池,并在池中建有赏莲亭。</div><div> * 分析</div><div> 关于周敦颐开挖爱莲池并创作出名传后世的《爱莲说》的地点问题,清邓显鹤修订的《周子全书》记载周敦颐撰写《爱莲说》的时间是他47岁,周敦颐此时正任虔州(今赣州)通判,而周敦颐到星子任南康知军时,已经55岁。此外,《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周敦颐,字“茂叔”)莲池遗迹。”因此,《爱莲说》成文应该是其任虔州通判期间。</div><div> 但是,《周子全书》还记载了周敦颐在赴任虔州通判时,路过江州(今江西九江),“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因而在庐山南麓建起了书堂,取名为“濂溪书堂”。朱熹认为《爱莲说》是周敦颐为庐山的爱莲堂(濂溪书堂)而作。</div><div> 其实,周敦颐自小就喜爱莲花,据记载15岁的他投奔舅舅家时,他就携带了一株小荷,并栽到舅舅家的池塘里。因此,在他担任官员的所到之处开挖莲池,是不足为奇的。因此,多地存在与周敦颐有关的爱莲池是合理的。</div><div> 但是,对于九江爱莲池景点现在的介绍,明显存在经不起推敲之处,因为周敦颐到星子任南康知军时,已经55岁,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时写作了《爱莲说》,在时间上是存在硬伤的,应该进行必要的修改。我觉得如果按照朱熹的观点,《爱莲说》是周敦颐是在任南康知军之前为庐山的爱莲堂(濂溪书堂)而作就不存在时间上的问题了。</div><div> 无论如何,由于周敦颐在九江开挖过爱莲池,后来隐居庐山,死后也葬于此地。因此,在九江爱莲池,通过重读《爱莲说》纪念这位先贤,是极其合理的。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位于九江庐山市的爱莲池</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雍正手书《爱莲说》</font></h3> * 感慨 <br> 记得40多年前,我的班主任董老师曾在课堂上要求我们背诵《爱莲说》,他老人家希望我们以后能够努力按照洁身自好的君子目标成长。然而,步入社会后,才发现这是多么的不易,走向社会的我们不仅不能避免趋炎附势,反而常常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不甘情愿的事,不知是自己境界终究不高,意志终究不坚,抑或这社会的“泥”实在太多、太厚以及太污。而且,这种随波逐流不仅不会被批评,反倒是会被赞许为“成熟”。<br>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提出国人“酱缸文化”的概念,按照这个概念,国人面临的问题不是“出淤泥”的困境,而是“出于酱”的现实!<br> 近来,刀郎的一首《罗刹海市》火遍了大江南北,对这首歌的解读很多,我很认可其中一种解读:《罗刹海市》是在“骂”我们每一个人。歌词中所批判的黑白混淆、美丑颠倒的现象,我们不是早已司空见惯了吗?<div><br><div>* 值得怀念的老师<br> 最后还要解释一个问题,大家可能会质疑:40多年前,批判儒家思想的运动尚有余波,在这种情况下,《爱莲说》何以能够进入课堂?这就要再次介绍一下我的高中班主任银川一中的董维慎老师。当年他老人家冒着风险,在课本以外为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义务为我们讲解、辅导。尽管那已是七六年十月以后了,但文革余毒远未消除。果然,此举招来了学校一些人尤其是当时有个年级负责人对董老师指责、非议和攻击,他们认为董老师要求我们班级上晚自习,而且在晚自习中增加课本外的内容,是在给学生灌输封建、反动的儒家思想,是在鼓励学生走“白专”道路。当时我们纷纷对此愤愤不平,可是现在想想,这不就是《罗刹海市》里的罗刹国嘛!为那些为博马户欢心而唱着又鸟曲的又鸟而生气是不值得的。<br></div><div> 庆幸的是,成年后我们尽管与董老师的期望相差甚大,但董老师对我们的教诲还是深深影响、塑造了我们。</div><div> 董老师当年送给我两本我十分喜欢的《中华活页文选》,我一直珍藏着。</div></div> 四、白居易《琵琶行》<br>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夜晚送客到浔阳江畔,偶遇一位长安的原著名歌妓,邀其弹奏琵琶。弹奏者在琵琶曲中所表现出的忧伤、漂泊沦落,以及憔悴不堪的无奈使白居易触景生情,于是创作了名垂青史的叙事长诗《琵琶行》。<br> 后人在白居易当年送客的的地方修了一座亭子,取名琵琶亭。但是历史上琵琶亭屡经兴废,多次移址。现今的琵琶亭是1988年3月新建。<br> 此次我们在九江只是开车经过了琵琶亭,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停车位置,只是远眺了琵琶亭。<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网上找到的九江琵琶亭</font></h3> * 浔阳江 浔阳 九江<br> 浔阳江,万里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因九江古称浔阳,所以又名浔阳江。<br> 浔阳江因浔阳而命名,那么“浔阳”由何而来呢?按照中国古代对地理位置有“山南水北,谓之阳”的称谓方法,“浔阳”应当是在浔水北边的地方。但是现在无法查到古时“浔水”究竟在哪里,只是知道汉代曾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浔阳、浔水、江州。 有一种说法:“浔水” 是长江北部的一条河流,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的九江当年就应当因其在“浔水”以北而在长江更北处了。如果是这样,就只能用长江曾经向北改道来解释今天九江位于长江以南的现状了。<br> 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琵琶行》中“送客湓浦口”的湓浦口就是湓水流至长江入口处。据说,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九江市中的龙开河,现已被人工填埋),此处的“九”是虚指;二是指九条江河在此汇集,此处“九”是实指。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江洲、柴桑、浔阳、汝南等古称。 五、《水浒传》《浔阳楼宋江吟反诗》<br> 少时读《水浒》对于书中的地方不太注意,只是觉得这些故事大概都是在山东发生的,108条好汉好像也以山东人为主。以至于在九江突然发现了这里的浔阳楼时还很疑惑:这是施耐庵笔下宋江题反诗的那个浔阳楼吗?为此,我又专门重读了《水浒》中宋江如何被发配江州以及如何在浔阳楼题反诗的部分。《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写宋江被发配江州后,戴宗陪同宋江游览江州时,说:“前面靠江有那琵琶亭酒馆,是唐朝白乐天(白居易字“乐天”)古迹”,可见《水浒传》里的江州就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江州、浔阳。因此,施耐庵笔下宋江题反诗的那个浔阳楼就是九江的浔阳楼无疑了。<br> 当然,也有不少质疑的观点,主要的一种观点是:浔水在今山东莒县东南。《水经·沭水注》:浔水“出于巨公之山西南流,旧堨以溉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浔水又西南流入沭”。《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江畔遇到的李逵是沂州沂水人,有人质疑在古代从沂水跑到江西九江的可能性。的确,郓城至九江按照现在的道路也有近800公里,古代的道路就更遥远了。但是,《水浒传》是小说,作者将宋江题反诗的地点安排在颇有名气的九江浔阳楼,不是不可以,毕竟小说是虚构的。<br> 浔阳楼,本是一座坊间酒楼,之所以名扬天下,全赖以施耐庵将其写入《水浒传》所赐。 <font color="#167efb">九江浔阳江,一个因写入《水浒》而名扬天下的酒楼。</font> 六、苏轼《石钟山记》<br>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现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先是游庐山,写下了《题西林壁》。再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了实地考察,写了这篇考察性的游记。<br> 湖口,鄱阳湖汇入长江之处,石钟山就坐落于此。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有人说是由于水和石头互击发出的声音如同钟声。苏轼对此提出质疑:就是把钟磬放在水中,任凭风浪多大也无法发出声音;也有人访求石钟山,在此找到两块石头,撞击它们,石钟山发出回音。苏轼对此更是不屑:敲击石头发声,到处都是如此,何以唯独这座山以石钟命名?!于是苏轼夜月泛舟,到石钟山断璧之下,发现了石钟山的巨石存在着中空,在江水的拍击下发出响声,由此写出了《石钟山记》。<br> 其实,用物理学可以解释这一切:石钟山系石灰岩构成,存在石洞、缝隙等空腔,水位高低影响空腔体积的大小并决定着空腔固有频率,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水浪拍击石头的声音频率与石头空腔的固有频率相接近时,就会产生共鸣,于是发出巨响,如同敲击钟磬。<br> 石钟山有一“清浊亭”,站在这里远眺湖口,南来的鄱阳湖湖水与西来的长江江水交汇处,本应有一条清浊分明的分界线。按照通常规律,应该是“胡清江浊”。因为滚滚长江携带泥沙故而水浊,而鄱阳湖水流缓慢泥沙沉淀故而水清。但是,当我在这里眺望时,却发现这道分界线只是依稀可辨,而且湖水相对于江水而言更加浑浊,这种反常现象被称之为:“清浊倒置”。当地的解释是:在枯水期长江水量小流速慢,泥沙沉淀,而鄱阳湖因为大量采砂船作业搅动导致湖水混浊。尽管当地人们还将这种清浊倒置称为“水上奇观”,但我总觉得所谓“清浊倒置”其实是原本的“浊”依然是浊,而原本的“清”却浊的比浊更加的浊,实为悲哀。<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九江石钟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从石钟山眺望湖口、长江</font></h3> <font color="#167efb"> 长江与鄱阳湖湖口交汇处依稀可辨的“清浊线”,远处是长江水,近处是鄱阳湖水。</font> * 历史上发生在湖口的有影响的战争<br> 石钟山控江扼湖,号称“江湖锁钥”,自古便是军事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说到湖口,还应当提到两场影响中国历史的战争和一场颇为传奇的一场战争:<br>1. 朱元璋决胜陈友谅<br> 1363年,朱元璋率20万人在鄱阳湖与陈友谅60万大军进行了一场大决战,如同赤壁之战一样,朱元璋使用火攻的战术以少胜多,陈友谅兵败向鄱阳湖口突围时被乱箭射死。朱元璋对这场决战极为得意:“今日之功,胜赤壁走曹瞒远矣!” 此一战,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四年多后的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开启了大明276年的基业。 时至今日,当地人们对这场大战仍然津津乐道,我在鄱阳湖乘船游览时,船工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起当年的大战,并告诉我陈友谅沉船的地方至今仍存在着类似“百慕大”之谜的传说。<br>2. 湘军与太平军的两次湖口战役<br>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确保天京的安全,组织开展北伐和西征的军事行动。西征初期,太平军溯长江而上,攻取了安庆、九江和武汉。<br> 1855年初,曾国藩的湘军在攻占了武汉,随即率军兵临九江城下,双方在长江主航道和鄱阳湖口之间的枢纽----湖口进行决战。太平军由石达开坐镇湖口,太平军成功地将湘军的快船和大船分割在鄱阳湖内外,焚毁湘军水师大船,湘军大败,曾国藩跳水自杀被部下救起。<br> 1857年,彭玉麟、杨岳斌率湘军再次兵临九江,第二次湖口战役开始。彭玉麟、杨岳斌分别率内湖水师、外江水师。内外夹攻,攻克湖口。太平军从此基本丧失了对长江的控制权。<br> 湘军将领彭玉麟在攻下湖口后驻守湖口18年,期间对石钟山进行了修缮。石钟山现存古建筑群主要由彭玉麟主持重新修建。 因此,有“苏轼用文字‘发现’了石钟山,彭玉麟则再造了石钟山”之说。<br> <font color="#167efb">昭忠祠(今名忠烈祠)建于石钟山顶。清咸丰八年(1858)彭玉麟等奉上谕建造,是石钟山的主体建筑。</font> <br>3. 王阳明35天速平“宁王之乱”<br> 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号称三十万大军,从南昌沿江而下,进攻安庆,一时朝野震动。<br> 南赣巡抚王阳明一方面通过发布各种虚假情报,借以迷惑和牵制叛军,另一方面迅速组织地方武装两三万人。在朱宸濠全力攻占安庆之际,王阳明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轻而易举夺下南昌。朱宸濠十分恐慌,率军回救。王阳明在鄱阳湖口设下埋伏,一举击溃叛军主力,并活捉朱宸濠。仅用35天就平定了这场叛乱。<br> 除了上述战争外,湖口值得介绍的还有:<br>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湖口石钟山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揭开“二次革命”的战幕。<br>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战线西起湖口。 七、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br> 陶渊明,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的陶渊明弃官归田回到家乡,作《归去来兮辞》。<br> 关于《归去来兮辞》是作者将归而赋,还是既归所赋,存在争议。钱钟书认为陶渊明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文中关于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系作者的想象,这种想象显示出作者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并认为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应当是作者尚未辞去彭泽县县令(今九江湖口县东)时所作。<br> 但是,作者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似乎可以理解为辞官的事情很顺利,而且在任的天数都很明确,好像也不能排除作者是辞官后回到家中完成的作品。当然,在辞去官职后,即将动身回家乡之前,兴奋中激情而作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br> 后世对《归去来兮辞》评价极高。宋代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这似乎与苏轼评价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古来惟有谪仙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br> 已逾耳顺之年重读《归去来兮辞》感慨颇深,陶渊明对官场的认识直白而直指本质,不要把为官讲的那么冠冕堂皇,其实无非就是为了生计而已!陶渊明对人生的思索可以給我们深深的启迪。“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顿感省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乐安天命!<br> 陶渊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据说也是以庐山第一高峰汉阳峰为原型而作。<br>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九江陶渊明纪念馆,这里也是五柳先生的长眠之地。</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