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乘409路公交🚌到北二环下车,打开手机导航,步行去赵府街。</p> <p class="ql-block">今天出门的目的地是鼓楼地区的赵府街,听说那里有一家京城最后的副食品商店,天天都有人排队采购,咱也去打卡看看。</p> <p class="ql-block">进入这片胡同不久就遇到了杨昌济故居。</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故居位于豆腐池胡同15号,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小型民居建筑。1918年杨昌济(怀忠)被校长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全家从湖南迁居至此,当时为豆腐池9号,大门上挂“板仓杨寓”的铜制门牌。此院是一座不太规则的两进院落,坐北朝南,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2米。如意大门一间在院子西南侧,硬山顶合瓦皮条脊。一进院有倒座房三间、北房三间、东厢房三间,均为硬山合瓦清水脊。西厢房已改建。北房三间为杨昌济先生自己居住,东厢房三间为女儿杨开慧所住。后院有后罩房四间,为其他家属居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曾赴日本、英国留学。关心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导致新民学会成立。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协助蔡和森等筹措赴法勤工俭学旅费,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工作,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和毛泽东实现了他“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8年8月,毛泽东和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的湖南籍青年到京,与蔡和森暂住到这院南房靠近大门的房间里。不久由于来京的新民学会的会员居住分散,不便开展活动,在景山东街吉安所左巷8号租了三间房,会员们集居一处。该处为毛泽东青年时代在北京的第一个居所,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1984年1月10日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豆腐池胡同属东城区安定门地区,在宝钞胡同内,呈东西走向,自东向西沟通宝钞胡同与旧鼓楼大街,全长470余米,南侧与钟楼湾胡同相通,北侧与赵府街相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故居胡同原以赵府街为界分为两段,明代,称东段为“豆腐陈胡同”,因胡同内有一陈姓豆腐作坊而得名;西段名称不详。清乾隆时,东段称“豆腐池胡同”,或因“陈”、“池”音转,或因豆腐房易主,不得而知;西段称“清净寺”,因胡同内有一座清净寺而得名。宣统时,胡同东段称“豆腐池”,西段称“娘娘庙”;光绪年间已将“清净寺”改建为“宏恩观”,俗称“娘娘庙”,胡同因之而得名。1947年,胡同东段称“豆腐池胡同”,西段称“娘娘庙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娘娘庙胡同”并入“豆腐池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朝红胡同”,后复称“豆腐池胡同”。</p><p class="ql-block">杨昌济故居豆腐池胡同15号,旧时的门牌是豆腐池9号,在胡同中段北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有房屋16间半,包括街门一间,建筑面积237平方米。具体格局是:街门为如意门,建在“巽”位;外院有南房三间、北房三间、西厢房三间、东厢房两间;里院有北房四间,灰顶平台房半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居住在此,街门上挂有“板仓杨寓”铜牌。杨先生及夫人住外院,其子杨开智住里院。外院北房为居室,一明两暗,中间明间为堂屋,杨昌济夫妇住东里间,其女儿杨开慧住西里间;南房隔成两明一暗,西边的两间为明间,作为客厅;东边的一间为暗间,供客人临时居住。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时,与蔡和森曾在南房的暗间住了约一个多月的时间。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49岁。杨昌济先生在临终之时,给自己的好朋友、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写信,力荐毛泽东与蔡和森。信中写道:“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先生为国举贤,不遗余力,不愧为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先生病逝之时,毛泽东因“驱张运动”正在北京,自然尽力帮助料理恩师的后事。1月25日上午8时,杨昌济先生追悼会在宣武门外法源寺举行。2月中旬,杨昌济先生的灵柩在其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等人的护送下,离开了北京,返回湖南长沙板仓。先生魂归故里,其家人也从此离开了豆腐池9号的“板仓杨寓”。1984年,豆腐池胡同15号作为“杨昌济故居”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1871-1920),哲学家,教育家,字怀忠,号华生,晚年又号板仓老人,湖南长沙人。杨昌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邑庠生,即:秀才。后曾多次赴乡试,皆未中举人,功名止于秀才。光绪二十四年,杨昌济在岳麓书院读书之时,积极投身于湖南维新运动,参加南学会和不缠足会等;戊戌变法失败后,隐居在乡村,以教书为业。光绪二十九年,杨昌济入弘文学校速成师范科,后转入普通科,结业后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杨昌济又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专修哲学;191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法国考察教育。</p> <p class="ql-block">1912年春,杨昌济回国,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湖南商业学校、第一中等学校任教。1917年,章士钊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向校长蔡元培举荐杨昌济,杨昌济应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哲学教授,讲授论理学。1919年,杨昌济与同人发起组织北大哲学研究会,著有《治生篇》、《劝学篇》、《伦理学之根本问题》、《各种伦理主义之略述及概评等》。</p> <p class="ql-block">杨昌济与毛泽东的师生之谊始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回忆:“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伦理学,是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我在他的影响之下,读了蔡元培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那时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赏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毛泽东称赞他的这位老师“弘通广大,最所佩服”;杨昌济评价他的这位学生“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后来,他们都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师生之谊不但继续保留,而且得到升华。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最初的落脚点便是豆腐池的“板仓杨寓”;杨昌济又把毛泽东介绍给李大钊,使毛泽东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领地。</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沿途都有好看的看风景,波斯菊在怒放。</p> <p class="ql-block">发现了京城名医馆。</p> <p class="ql-block">原来是鼓楼中医医院。</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中医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豆腐池胡同13号 ,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三级中医医院,曾是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示范基地,北京市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回归扎根’工程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临床实习基地,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p> <p class="ql-block">鼓楼中医医院名声在外,却不知离我家并不远。</p> <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就不进去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豆腐池胡同,很快来到了赵府街。</p> <p class="ql-block">北京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城里遍布大大小小无数的超市,人们采购物质应该非常方便。在鼓楼地区的赵府街有一家副食品商店,每天还有不少的北京居民,到这里排队采购,奇怪吧?不理解吧?</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可能是北京最后一家国营副食品商店了,店里的王牌商品是二八酱。</p> <p class="ql-block">进店就看到毛主席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店里的布置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摆设也是曾经熟悉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一位白发老师傅正在店里忙碌着,给到店的顾客装二八酱!</p> <p class="ql-block">二八酱是一种传统的北京小吃,每逢夏季炎热时,是北京人拌凉面和拌凉菜离不开的东西。用二八酱拌出来的面与菜,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二八酱是用传统工艺石磨研磨,酱香浓郁,有着北京人儿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何为二八酱呢?</p><p class="ql-block">蘸料的其中一种分类叫麻酱,二八酱是指的就是麻酱的配方比例,百分之二十花生酱加上百分之八十芝麻酱,俗称二八酱。</p> <p class="ql-block">赵府街的二八酱以其独特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而备受赞誉,附近的人经常光顾,还有远处的人慕名而来。你来了如果没带家伙,店里还为您准备了瓶子以方便顾客。</p> <p class="ql-block">二八酱因二两花生八两芝麻而得名,属于甜口,量大而实惠,老辈人都喜欢买。</p> <p class="ql-block">店里果然在排队,一直排到了店门口。</p> <p class="ql-block">拍完了副食品商店,欣赏着路边的石榴花,再到鼓楼转转就可以结束今天的出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