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老同志好!刚刚获悉我支部老党员雷隆隆同志经长期不懈努力,长篇小说《三棵树》,七月底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共42万字,版面页55万字。定为全国上架图书。小说通过龙峪何家五代人的生活创业经历,反映中国晚清到当下百余年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巨大变迁。着眼底层人物,重墨人情世故。弘扬正义,关注人性。其中重点描绘了地质行业事业发展与职工的精神追求。</p><p class="ql-block"> 《三棵树》 筆耕不辍如飞雨,字里行间展才华。此书为正规出版物。适当时候供同志们欣赏。特此报喜并祝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写在《三棵树》背后的话各位领导:长篇小说《三棵树》,是我耗费三年时间写成的。小说通过龙峪村何家几代人的创业奋斗经历,反映百余年来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的巨大变迁,描绘各个时代状态下众多人物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我在地质部门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基于对地质行业本能的原始感情,有心借助文学艺术平台,写一部全景式反映地质工作的大部头作品。但考虑到地质题材在社会受众面前接受的局限性,又采取将歌颂地质事业具体内容镶嵌到社会大题材中去写,以争取更大阅读量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想法。据悉,过去有一些反映地质工作一次创业题材的文艺作品,可改革开放后而着力写地质工作在低潮中实施二次创业继续前行的作品很少。这部小说有大主题还有小主题,大小主题相互交融相补充,我写的就是地质工作高仰低徊、曲曲折折的全部全过程,也是个尝试。小说共三十七章,直接或间接反映地质工作有十二章,占整个小说篇幅的三分之一。我有意选取一个资格在中国地质事业发展长河里处在中段靠前的人物——何建业。让这个主要人物,承前启后,贯穿迄今为止地质事业发展进程的全部。何建业虽不是先驱,但有过亲历老一辈地质人直接传承或参与一次创业后期工作的光荣经历,又有带领地质职工投身地质工作转型改制、拼搏市场、复苏事业的不凡实践。何建业与他众多战友们(次要人物),演绎了地质事业跌宕起伏、震撼心灵的历史经典故事。在这个多姿多彩的舞台上,能够倾听野外生活的泉水叮咚,重温激情如火的峥嵘岁月,浏览地质工作者艰辛探索为国家奉献出的矿产资源成果。体味他们迎接挑战、投身改革与发展的艰辛与创造的辉煌战绩。领略一代代地质人朴实厚道、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与高尚博大的家国情怀。小说也透射了他们对大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以及对不良风气的对撞。地质行业里始终保持着它特有的永不言败、昂扬向上的正能量,这里还是一方净土,这里是堪称中国人脊梁而最具人生亮色的一组战斗雕像。《三棵树》在结构语境,在叙事风格上,没有模仿没有模式。虽是虚构,都有它的现实影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三棵树有根,地质事业也有根,就是将曾经历过的、熏染过的、感动过的生活故事,升华为艺术典型,高于生活还原生活,将这一幅瑰丽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希望有更多地质行业的领导、前辈、朋友和同志能够看到这部小说,分享故事并请提出批评意见。</p><p class="ql-block"> 作者: 雷隆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