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收藏家陈开英 十五年收藏五百个历代“石权精品 最大愿望建首个民间石权博物馆 - 华人头条

杨世膺

<h3>                             文/李靖</h3></br><h3> <h3>       在福州市台江区北光明港路35号的福州东方古玩城二楼52号有一家独特的收藏馆叫“怀石轩”,其轩主名叫 陈开英,是一位来自福州的石权收藏家,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收藏了500多个石权精品堪称收藏界天花板级的“石权”收藏家。</h3></br><h3>       石权,又称“石秤砣”,是古代衡器之一,用以称重,用法与天平一致。秤砣叫“权”,秤杆称“衡”,二者结合才能用来称量东西,而“权衡”一词也由此而来。俗称“秤锤”“秤砣”的权,作为我国古代衡器之一,用以秤重,用法与天平一致,常悬秤之一端,而货物一端必须与权同重,少增多减,象征权力 寓意诚信,权则可抽象理解为某种决定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衡量天下,规范事物,保持公平,而且举足轻重,这就是“权力”。</h3></br><h3>       石权是特殊环境下的特定产物,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h3></br><h3>       陈开英是一位在福州经营寿山石多年的收藏家,他收藏的寿山石在业内人士中都是非常有名的。15年前,陈开英去福州左海公园逛花店买花时,他看到了三块雕刻精美的石权。当时,陈开英就被这三块石权深深地吸引了。他觉得这三块石权的颜色和造型都非常好,而且雕刻得非常精美,充满了艺术气息。于是,他向花店老板询问这三块石权的价格,但是老板说这三块石权不是卖的,只是摆在店里装饰而已。</h3></br><h3>     陈开英感到非常失望,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隔三差五地去花店买花,一来二去就和老板交上了朋友。当他再次提出想收藏这三块石权时,花店老板非常豪爽地以每方近2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他。<br></br></h3></br><h3>      从此以后,陈开英对石权的热爱就开始痴迷了。他开始专门收藏石权,并且积极寻找一些非常稀有、独特的石权。他从不怠慢任何一个石权,每一块石权都被他视为宝贝,每一块石权都被他精心打理和呵护并且从来不卖。<br></br></h3></br><h3>他发现自己对石权上的文字和图案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慢慢地陷入了石权收藏的魅力之中。<br></br></h3></br><h3>     如今,陈开英已经成为了石权收藏界的大咖,他收藏的历代石权数量达到500多个,可以说是个个都是精品,也是福州地区乃至福建省收藏界之最。</h3></br><h3>       陈开英的石权收藏品也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的经典。他的热爱和执着,不仅仅是对石权的追求,更是对一种精神的追求。<br></br></h3></br><h3>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陈开英不断寻找石权精品,并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精力进行鉴定和保护。他的收藏品包括了雕刻精美的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石权精品、这些石权精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珍贵代表。<br></br></h3></br><h3>        陈开英表示,他的收藏品中最令他自豪的是几件唐代和宋元时期的石权。这几件石权工艺精湛、刻画传神,是中国唐代和宋元时期石权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陈开英表示,他将会继续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石权艺术。<br></br></h3></br><h3>        陈开英的收藏品也引起了国内收藏界的重视,曾经有一收藏家欲花20多万元买他一个石权都被陈开英婉言谢绝。渐渐的陈开英收藏的石权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通过他的努力和热情,石权艺术的魅力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h3></br><h3>      陈开英表示,他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才一直坚持着收集这些珍贵的文物。在陈开英收藏的这些“石权精品”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一直坚持下来。他说:“这些珍贵的文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它们。”</h3></br><h3>       陈开英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民间石权博物馆。他说:“我希望能够将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示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建立一个民间石权博物馆是我的最大愿望。”</h3></br><h3>       陈开英收藏的石权已经积累了十五年,他对石权的热爱和执着令人佩服。我们也期待着他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h3></br><h3> <h3>       据了解,石权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特定产物,但在古代有用石权象征权力的做法。官员们在行使权力时,要掌握办案的轻重,要体现权衡的公正。为了不忘自己持权的特殊性,衙门里的官员们将石权高悬于大堂大梁之上,一来警示自己要按圣旨运用权力,二来告诫身边官员要用好手中权力,以提醒自己断案要是非分明。另外,古石权也常悬挂于官仓的大梁之上作为镇仓之物,被称为“石镇”, 已不作为衡器使用,而是专门用来警示看守官仓的官员,不要“鼠”窃狗盗,以“权”谋私。<br></br></h3></br><h3>“实权(石权)在握”“十全(石权)十美” ,因为石权谐音“实权”,所以有“称心如意”之意。古代很多官员在家里或是桌案上都会摆放一个“石权”,大商家做生意时也会将自己的姓氏或者堂号雕刻于石权之上,放置于商号之中,一来镇店,表明身家;二来也表达自己商号诚信经营的理念。</h3></br><h3>      石权,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石头上,以传达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石权被广泛应用于文化建筑、墓葬、碑文等领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r></br></h3></br><h3>      陈开英收藏的石权,通过他的努力和热情,石权艺术的魅力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h3></br><h3> <h3>                          人物名片<br></br>陈开英:祖籍,福州市福清市,1975年出生,福建省古玩商会高级顾问、福建省雕刻艺术文化协会名誉会长、怀石轩主人。</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罗房易衙》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双龙佛手灵芝》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恒心堂福岚》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早期《三山学》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公平公正》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石权系列</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石权系列</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培兰堂》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明代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石权系列</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石权系列</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石权一对</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世间公道》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事事如意》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招财进宝、出入平安、镇宅避邪》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明代《馆称》石权</h3></br><h3> <h3>          陈开英收藏的清代《物知轻重》石权</h3></br><h3> <h3>(本文作者为: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荣誉理事长、福建省传习书画院院长)<br></br>(福延公益融媒体中心)</h3></br><h3>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福州收藏家陈开英 十五年收藏五百个历代“石权精品 最大愿望建首个民间石权博物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h3></br><h3>免责申明</h3></br><h3>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h3></br><h3>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h3></br><h3>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h3></br> <a href="http://www.52hrtt.com/mobileview/info?id=ifm2023081213585623227293&areaId=1&prevCode=ifm2023081216491123345385&languageId=1&flag=1"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www.52hrtt.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石权

陈开英

收藏

清代

精品

收藏家

三块

福州

艺术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