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广州市广大路交接中山五路的路口,这里是广州旧城区的最中心地段,四五十年前这里就是广州市最中心商业最旺盛的地带。正宗的老广州人都知道这地头,现在新一代的或外来的新广州人就不一定知道那里是广大路,广卫路,广仁路,大,小马站之类的地方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小时候生活和长大的地方。那树叶碰到的那楼三楼没有灯光的窗户,就是我小时候的家。真幸运,经历了这些年的狂拆乱毁,尤其附近的不少街区都被拆除了,这排楼房还存在,存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每次回来到这里看看,就似乎感觉到根还在🙂。</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座房子,几十年来楼下一直都是餐饮店,1975年的一二月,总之是年廿八半夜清晨,楼下的胜利饭店炸早点的油锅失火,把这座楼烧通了。当时未满18岁的我在梦中惊醒,看到窗外熊熊大火,马上叫醒家里人(当时家里只是外婆和残疾的小姨,父母兄长都因灾难时代各处一方)和邻居,匆忙把残疾行动不便的小姨抬上上天台的楼梯,所有人从天台爬过隔邻楼房的天台得以幸免于难。后来大火把天台烧通塌陷……那情景至今尤在眼前……。</p><p class="ql-block">三楼那对窗户就是我小时候的家,那些窗外的铁架当年是我用锯断的单车铁轮框拉直成铁条插入墙洞内搭建的,现在成了冷气机的架子。</p><p class="ql-block">在上面那个细小的楼层空间里,我度过了将近27年的早期人生。然后1984年三月的11号,从这座房子的楼梯下来,离开了这所房子,这座楼房,这个城市,这个国家,永远离开了这片土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走向了自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广大路12号,我小时候的家在三楼。</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房是广大二巷六号,楼龄相信已有百年上下。七八十年前,这座房子是我爷爷主办的粤东高级医士学校校址,培训出当时广州的医士,药剂士和护士人才。后来我父亲也在这地址主办过广州市的鹤鸣会计职业补习学校,培养了一批解放前后初期的会计人才。这座楼房曾经被误认为是当年中共的党机关地点,被郑重地保护保存了下来,并且将整座楼房油漆上了专门的重要历史建筑物的黄色油漆。其实中共的旧机关地址应该是隔邻的广大二巷四号。</p> <p class="ql-block">这些牌匾曾经镶嵌在广大二巷六号我祖父的医士学校旧址门前,现在已被搬移到隔邻的广大二巷四号门前。</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州市广大二巷六号的正门,看着这个门庭,我可以想象到当年我的祖父父亲及我们家族的许多人员在这里进进出出的情景。记得旧时照片中门庭上眉是半圆卷形的,现在已经不同了,但两侧围墙上的那些园洞眼还是当年的一样。现在这座房子已经被改造成市中心区的一座廉价住宿客栈。</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山五路上正看着广大路,这条长度不足200米的小马路,当年是广州市中最为中心,生活极为方便的小马路。我小时候这条短短的马路上有肉菜市场,邮局,米铺,柴煤铺,药材铺,五金铺,开水铺,凉茶铺,上海浴室,江苏浴室,理发店,裁缝店,华北饭店,江苏餐馆,成都汤圆,湖北三鲜豆皮,东江珍珠粉面,胜利粥粉面饭,云吞面宵夜……各类食肆实至名归的为食街。此外还有很多摆街小贩的补鞋匠,修单行车档…街尾和广卫路东侧交角处还有一所当年广州少有小小的耶稣天主教堂(文革初期被彻底砸烂,成为一座废墟烂屋。当年我还曾和其他小孩摸进被砸烂了的教堂废墟,看到和捡拾了一些有趣的物件,尤其记得一盏西洋火水灯,一个圆形宽大奶白色玻璃灯罩,铜的灯身…,要是能够保留到今天,必定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古董)。广大路,这是一条永远存在我心中的小马路,它永远是我对广州这座城市的终极回忆。</p> <p class="ql-block">少不了也要讲讲这座公厕的故事,这是一座公共厕所,现在位于大马站和中山五路的交界处。几十年前在大马站这条很窄的小巷,巷里有一座公共厕所,离巷口大约十米左右。小时候我们住的房屋是没有厕所的,要解决大问题,就要到大马站的公厕。那时候上厕所也成为我们这些调皮小孩能够离开家出街玩的借口,正所谓懒人屎尿多或者是百厌仔屎尿多吧😛。当年的公共厕所门前,有摆着一些挂着厕纸出售的竹架,记得好像是一张厕纸一分钱。😄</p><p class="ql-block">现在这座公共厕所搬到了马路边上,建成了大的厕所,厕所里面悬挂着一些当年广州市中心旧城区的历史照片,使人们如厕之时还可以赏阅历史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车水马龙繁忙的中山五路。</p> <p class="ql-block">中山五路和北京路的交叉处。小时候北京路的名字叫做永汉路,后来大概是60年代后期改为北京路。站在这个路口往北看,远处圆顶有尖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物,财政厅,老广州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叫做财厅前。49年前和49年后以及后来文革时代这个地段发生过许多重要的政治性的,也有血的…历史事件。左侧的大厦当年曾是广州乃至全中国最为繁华高档的百货公司,大新公司。右侧转角的三层大楼一向是银行部门。现在正面阿迪达那广告牌,当年文革时代曾经是很多重要的政论大字报张贴的地方,其中就包括当时被定为反革命的李一哲的文章大字报,我当时亲眼看着他们把大字报贴上这个建筑物的墙上。也曾看着在这个路口上发生过的文革武斗……,一切都时过境迁,唯有建筑物存留。</p> <p class="ql-block">往南看,人头涌动的北京路步行街。小时候这里叫永汉路,不是步行街,这些地方几乎是我每天都要走过的地方,记忆中永难消失的是这条路上许多商店:文一文具店,永汉五金交电店,健民药房,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儿童图书店,古籍书店,三多轩文房四宝店,青年文化宫,东八珍糖水甜品店,西八珍云吞面煎饺店……现在成了热闹的步行街。街中心还发掘出宋明时代的道路古迹,建造了玻璃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新大新公司,幕墙上装了高科技的LED大屏幕,不停播放着宣传和商业广告。</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家的厨房阳台就正对着大新公司的西侧背面。</p> <p class="ql-block">新大新公司的视频展示。</p> <p class="ql-block">新大新公司幕墙上的视频展示。</p> <p class="ql-block">返回现在新的居住处路上,巴士过海印桥时向东看珠江的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