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独木龙舟节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从采木到凿舟,从下水到竞渡,其程序都有严格的仪规、禁忌和传说,无不表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气息。如今,它依然是清水江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是台江县当地苗族群众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民间各地都有划龙舟的习俗。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台江县施洞独木龙舟节,则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举行。当地人传说,这是起源于苗族古代一位老人因孙子被恶龙掳去杀害而擒杀恶龙的故事。据传说,“恶龙”被杀死之后,各寨纷纷来分食“龙肉”。“恶龙”托梦给老人,希望大家将舟制成龙形、每年划龙舟以作纪念,作为交换“恶龙”将保佑大家一整年都风调雨顺,老人答应了它的请求。</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清水江中游的苗族,几乎每一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独木龙舟。从采木、凿舟、下水、开划、授礼、竞渡、存放,都有一套严肃的民俗仪式仪规。龙船下水前也要举行仪式,由祭师站在沙滩上念颂祭词,以白公鸡为祭品,祈求祖先和龙神保佑平安。</p> <p class="ql-block">节日期间,清水江中游沿岸的苗族乡民燃放鞭炮,欢度龙舟节。龙舟每到一地,亲友都要到江边来接龙送礼,披红挂彩。每条龙舟到达比赛地点时,龙头上早已红绸飞舞,满挂鸡鸭鹅了。龙舟收到礼物越多,证明船主人气就越旺。比赛开始之前,舟上所有人都将预先准备好的巴茅草,高高举起,一齐投入江中,认为这样能趋吉避凶,取得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龙舟竞渡时,铳炮发令,江面上龙舟竞发,桡手随着鼓点拼命向前划去。龙舟穿波破浪,奋力争先,有如蛟龙奔腾、滚动。两岸锣鼓喧天,礼炮隆隆,观众助威呐喊声响彻云天。</p> <p class="ql-block">在独木龙舟上,都有龙主、锣手、撑篙、理事、稍公及桡手,他们分工明确。龙主由每年推选的德高望重者担任,竞赛时立于龙颈处,面向划手,负责用鼓点的节奏来指挥整条龙舟的竞赛;锣手由一名男扮女装的少年担任,任务是行舟时应着鼓点节奏敲锣助威,渲染气氛;撑篙负责停顿或运行 ;稍公在掌握竞渡方向的同时高唱号令,以调节桡手划桡的节拍;理事除了负责礼物帐目管理外,还要负责竞渡中燃放火铳,增加斗志;桡手人数较多,一般一条船有近四十名男青年担任桡手,统一着黑衣蓝裤,戴马尾斗笠,手持五尺浆,分别站于两侧的子舟上,唱着龙船歌奋力划桡,宛如冲杀的勇士,很是威武。</p> <p class="ql-block">龙舟是苗族的一种祭祀神灵的民俗活动,目的是祈求寨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并不计较输赢,竞渡仅仅是营造节日的氛围。重点在各路亲戚朋友的庆贺上,燃鞭炮、敬米酒、贺龙舟、送礼品,活动此起彼伏、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竞渡结束,龙舟归来还要“吃龙肉”,这是苗族独木龙舟节最后的欢腾。整个寨子的男女老幼和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将收到的牲畜与家禽,修整干净,烹成美味佳肴,众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声唱歌,大步跳舞,尽情欢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