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寨

VA59木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头山,一个激情年代亿万人心目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寨精神,一种历久弥新、万古长青的中国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之念之数十载的虎头山,诞生大寨精神的圣地,我们终于来了,时间:2023年6月11日下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寨村很小,参观完毕后原打算宿昔阳县城,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老天要留我们在圣地住一晚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们幸运地住进了大寨村现任妇女主任杨巧莲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天,两上虎头山,两进大寨展览馆,深入狼窝掌,寻找周恩来纪念亭,巧遇当年鄂尔多斯的铁姑娘们,观看她们原汁原味蒙语演唱的红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吃着大寨的农家饭,品着大寨自产的酒,听着杨巧莲激情满满地讲述大寨的今昔和清唱当年风靡全国的歌曲,我们一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寨人向上,质朴,好客的真情,感受到了大寨精神在生生不息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寨不仅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也是一道难忘的风景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虎头山,想起有人质疑大寨的一句话,说大寨是国家投巨资扶持起来的。动动脑子吧,不要本末倒置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贫困村县县都有,国家凭啥给此前历史上从未出过名人,现实中更无特殊背景的大寨投钱?大寨,首先是人家干出来的,是人家干得好,干出了别人没有干出的业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置身展览馆,闻听有人评价大寨,说是伟人的一句号召火了这个山村。此话对了一半。不要忘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全国村庄数以万计,为何伟人偏偏说了"农业学大寨″。那是因为大寨精神和伟人思想有着共鸣,大寨人战天斗地的干劲首先感染打动了伟人,于是伟人有了那句号召,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这不是经典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案例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感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的太行山西部小村,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硬是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勤劳双手,使用最简陋、最原始的生产工具:锄头、铁锨、铁镐、铁锤、铁凿、 扁担、箩筐等,首战白驼沟、三战狼窝掌、奋力战洪灾、搬山填沟造平原,把野狼出没鸟不拉尿的荒山野岭,变成了海绵田、高产田,不但全村人人吃饱了肚子,户户住上了新房,还年年超交公粮,支援国家建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个角度说,大寨不愧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名篇佳作。她是山西的,也是全国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振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放眼世界,有哪一个村落能像大寨一样,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留下了众多的中央领导、军界将领、社会名流、五大洲政要以及130多个国家各界友人的足迹身影和发自内心的感慨赞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个视野看,大寨无愧震撼神州、影响世界的奇村,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过境迁,大寨作为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改革开放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地位,已经消散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她跨越了其历史使命最辉煌的时刻,归于宁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大寨,人们过着“小有教,老有靠,病有报”的小康生活。可大寨人的那股劲,那种精神,依然在振兴乡村以及端好中国人自己饭碗的伟大进程中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寨精神,今不过时,还必将伴随着中国人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永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鄂尔多斯当年的铁姑娘在大寨村演唱我们熟悉的歌曲。感谢同行者伊丽莎白拍摄下了这段视频,使我们可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蒙语演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