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多梦之乡

野天游人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8 多梦之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天夜晚,我和博比先生自近到远搜索一个个洞穴。进了洞口,我们才点亮小号马灯。我们像黑夜里的窃者,蹑手蹑脚,小心谨慎,见洞就钻,忙碌了一整夜。收集了一袋埋没在沙土里的残骨遗骸,不等天明就悄然而归。连续四天、我们昼伏夜行,摸清了这个地方的环境概况:在两座云母片岩基石的相峙之间,在一片非常平整的沙地上,有一堆十余米见方,四米多高的乱石堆。</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金色神灵可能就安息在这堆乱石底下。我们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静静等待雅克博士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接下来日子里博比先生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地地道道的一个工作狂呀!他有好多研究项目要同时去做:诸如贡巴绿洲地质概况、动植物分类、沙漠部落人种概况及现状。</p><p class="ql-block"> 博比先生成天伏在权当书桌的一个木包装箱上奋笔疾书,忙得连话都没功夫跟我讲。</p><p class="ql-block"> 难得闲暇,我整天呆在阴凉的洞穴里研读图阿雷格语的词汇和语法。也许是太舒适、太安逸的缘故,晚上睡得不太安神,恶梦不断。我平时在学校里住校,生活很有规律,息灯钟敲过后,我就躺在床上,在脑海里默念记忆白天所学的语法和单词,一遍又一遍,直到睡魔来临。我很少做梦,同学们都说我睡觉很扎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很奇怪这么阴凉静谧的洞穴里,不知道为何会心神不定,连着好几个夜晚做相同类似的梦。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总在疑心,感觉到有人在悄无声息地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自已都感到心虚呀,冒犯公理 神灵,不知处罚何時突发降临。也许正义的使者就隐身在不远处的洞穴里,伺机以动。 .在焦虑和迷糊中辗转难眠,昏昏入梦;朦朦胧胧感到有一位白衣白发的老年女子,是不是贡巴神女啊,长长的白发瀑布般地倾落而下、拖曳在地下厚厚的白羊毛地毯上。使人见景生情,蓦然联想起古诗里:"白发三千丈"的唯美惊悚诗句! 看不清这位神女老人家的童颜玉面,仅仅感觉到满滿的愁悵哀怨。她似乎在喃喃诉说,但耳畔却没有任何声音。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我内心却感知到了她悲恸的只言片语; “白人又来了,无翼鸟来了,马尔加依,马尔加依!”难道用超脱言词的意念,泌入我脑际同振共鸣的心语?</p><p class="ql-block"> 我不迷信、不敬鬼神,唯物论者是也。一向身居陋室,从来没有见过任何奇迹在眼前发生。这些梦,使我深感困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博比先生也做梦了,令他迷惑诧异。他梦见了巳故的老朋友埃德加 凯西先生,赫赫有名的灵媒家、预言大师,但也被不少人嗤之为世纪超级骗子。</p><p class="ql-block"> 当年凯西发表了有关大西洋地史前文明的惊世骇言后,博比先生拜访并结识了他,相言甚欢,两人一度走得很近。</p><p class="ql-block"> 一个美国著名学府的人类学者,科学大家,竟公然与灵媒骗子同流合污,激起了不少卫道士,正人君子的愤懑,口殊笔伐。就在博比先生的眼皮底下,凯西先生确确实实治愈了好多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包括一个晚期肝病患者。</p><p class="ql-block"> 博比先生认为社会舆论对凯西先生有失公允。他用真凭实据为凯西辩解,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照片,不吝在媒体报刊,大众广庭上公开亮像,现身说法。 也正是在凯西的慧眼明察的指点下,他在中美洲伯利兹的热带丛林里,发现了古代玛雅人一个规模巨大,建筑精美的遗址,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丰硕研究成果! 就在凯西辞世的前一个月,博比先生去到凯西先生的病榻前,听到他在一阵剧烈的痉挛后发出的低沉、平缓的梦呓声:“我的好博比先生,到非洲,到大沙漠里去,那里有亚特拉斯子民们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纵然是众说纷纭,凯西先生的若干犀利的预言令博比先生深信不疑。持续多年的中美洲玛雅遗址发掘、考察结束后,他就把目光投向了非洲。他期待在非洲找到类似古玛雅文明的珠丝马迹,如果源于同一种远古文明,也许、那个史前文明也包罗了大西洋地 亚特兰蒂斯! </p> <p class="ql-block">博比先生工作的重点转向了北部非洲,他在雅克博士的协助下,花了几年時间,梳理排查了北部非洲的人文概况。 撒哈拉沙漠以北,阿拉伯人占绝大多数,百分之十几的柏柏尔人,他们同属高加索人种,撒哈拉沙漠其他地域,多为非洲尼格罗人种,也就是班图黑人。而比欧洲面积还大的撒哈拉沙漠,北部边缘地带居民以游牧的柏柏尔人,和图阿雷格人为多,他们也隶属于柏柏尔人种。</p> <p class="ql-block">  在人口分布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的沙漠里,流传远古时期,曾有一群黄皮肤、无所不能的神灵,逃遁到了大沙漠深处。</p><p class="ql-block"> 博比先生很想弄清楚,这群逃到北非沙漠里避难者的真实身份。如果、他们拥有与玛雅人同样智慧文明,同样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眼。那么他们应该同是远古時代的蒙古利亚人。</p><p class="ql-block"> 雅克博士临行前留下了他的至宝、红羊皮笔记。博比先生与雅克博士的分歧己是泾渭分明:一个认为沙漠埋葬的是桑海国国王,一个设想为史前文明逃亡者的避难地。二十多年来,这本有近百年历史陈旧的笔记已成了他们共同的工具书。他们各抒己见,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打开真相,找出谜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缓缓翻开了这本红羊皮笔记,看到了一个令人神怡的故事:一百多年前,法国非洲兵团的骑兵上校,埃德蒙.布卦朗侯爵带领的探险队,进入渺无人迹的撒哈拉大沙漠,历经周折,来到了贡巴绿洲。</p><p class="ql-block"> 当年,这里植被茂盛,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椰枣树,一泓清潭,养育了百余口人丁和大群牛羊。当地的富尔贝部落人深信,在一块美如黑玉般园盘状的古代巨石建筑物里,栖息着十二个全身金光闪亮的神灵。或许,这就是欧洲寻宝者、探险家确定桑海国国王葬身于斯的主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世世代代以来,贡巴绿洲、马尔加依的女祭司,当地人敬奉为贡巴神女,拥有至高无上的法术和权力,栖居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洞穴里。每逢月圆之夜,来自四面八方的、被豪萨人称为阿兹那的精灵崇拜者,沙漠土著居民,纷至沓来,朝拜圣灵、奉献贡品,接受神灵的女儿,贡巴神女的赐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德蒙.布卦朗侯爵信誓旦旦地在笔记里写道:这位端庄安详,貌如天仙的次神,具有治愈疾病、预知未来的特异本领。沙漠方圆几百公里的土著部落对贡巴神女的崇拜和爱戴可以说是五体投地。</p><p class="ql-block"> 当布卦朗侯爵带领的探险队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贡巴绿洲后,已经受到了沙漠酷暑的重创,一个个如同行尸走肉,危在旦夕。贡巴居民虽然对这些白人恨之入骨,但还是大度地拯救了这些奄奄一息的入侵者。当甘冽的泉水和滋润的羊乳,甘甜的椰枣使他们康复后,他们迫不急待地向神灵圣地伸出了贪婪的罪恶之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们践踏了那片圣洁的沙地,在掘宝者钢钎铁锤,硫磺火药的冲击、爆炸下,那座年代久远的黑色墓塚,䇄然挺立,纹丝不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色神灵的圣地,水草肥美的贡巴绿洲,历史上受到过多次外来部落的入侵。与古代的奴比亚人、马林凯人、以及人众如蝗的苏丹人一样,十多天过去后,这群丧失了理智的掘墓人,除了布卦朗侯爵还有一口气外,其他十几人全在沙地上倒毙。是圣地神灵的法力,再一次将强盗消灭。贡巴人载歌载舞,欢呼马尔加依、战无不胜的金色神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侯爵的记述,他的部下因为连续七、八天在沙漠的酷阳下爆晒,掘墓疯狂之极了。他们急不可耐地要挖出珍宝,金人!像受到神灵魔法的诅咒,他们一个接一个在沙地上中暑身亡。据记载他们死亡时的模样都相当恐惧,全身肌肤,毛发脱落。我同意博比先生的看法:不仅仅是日晒、脱水,有可能是某种射线大量辐射所至,当然,还有其它种种未知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卦朗侯爵因为身体虚弱没有直接参入挖掘,蜷伏在一个小洞穴里,一息尚存!在生死相关的紧要时刻,如同大多数美妙动人的故事一样,红羊皮笔记里,出现了美丽、善良的女王角。在这位神女的精心照料,治疗下,布卦朗侯爵、这位来自法兰西尼斯城的骁勇的军官,年轻的贵族,死里逃生,托胎換骨。 接下去就是绵缠不断,没完没了的男、女主角之间的恋情。我深信,如果哪位言情资深作家将红羊皮笔记上记叙的这个故事编辑成册,一定会成为一部风行于世的畅销书,人们也一定乐意阅读欣尝到人与神的女儿,奇幻美妙的爱情故事。 </p> <p class="ql-block">贡巴神女時值芳年,肌肤白皙,身段婀娜,金发碧眼,来自属于欧罗巴地中海人种游牧的柏柏尔部落。勇敢、高傲的布卦朗侯爵,最终成为了神女精神和感情上的俘虏,抛弃了贵族头衔,抛弃了寻宝的欲念,披上了白袍,成了神女麾下一位虔诚的原始宗教信徒。侯爵作为惟一的白人阿兹那,加入了贡巴神女的枢密核心,当上了这位白皮肤女祭师的助手。每逢月圆之夜,贡巴神女走出洞穴,来到那片撒满银色月光的沙地上,主持世世代代,年年月月的宗教祭祀。 贡巴神女聪颖、美丽,未卜先知。令看破红尘、皈依教门的贵族军官崇拜爱慕不己。而贡巴绿洲、马尔加依至高无上的女精神首领,对这位幡然悔悟的白人皈依者也是格外垂青。 这本红羊皮笔记真是妙不可言,神女和白人教徒,近在咫尺、却朝思暮念,情思绵缠。 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洞穴,心传意会,没有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山盟海誓。 博比先生认为是一种心灵传感的超常功能。我不以为然,这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布卦朗侯爵在笔记里津津乐道,他经常在梦中与贡巴神女相见。我质疑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博比先生相信有这种可能。在这个神奇之地,什么怪异之事都可能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