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足迹”之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修行,一半靠努力,一半靠运气。”这话我信。1996年4月我拿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巧的是9月份县报社发出通知,公开招考新闻记者,条件之一就是大专以上学历,这运气也太好了!</p><p class="ql-block"> 报社考试,与众不同。那天,一辆中巴车从县委大院出发,把参加考试的几十人拉到农村,又七弯八拐地驰向山区,最后在一片橘子园停下来。其时,漫山遍野的橘子树挂满果实,沉甸甸的橘子压弯枝条,虽然还是青色的,但油光发亮,已丰收在望。</p><p class="ql-block"> “大家下车以后,可以分头行动,采访园艺场的负责人也行,采访员工也行。时间一个半小时,结束之后写文章考试。”报社总编头顶牛仔草帽,架着一副宽大的墨镜,风度翩翩。他简单明了地说完要求,就让我们去“大海捞针”“百花采蜜”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考试啊?听了此话,我们连忙散布开来,逮住一人问问问,又换个对象记记记,苦了嘴上那三寸不烂之舌、手中那根“烂笔头”,不管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先把情况摸来再说。</p><p class="ql-block"> 园艺场招待我们吃中餐,上的是鱼头滚豆腐等美味土菜。我哪有心思品尝美食啊?匆匆扒拉两口饭,又找食堂阿姨去采访了。大家饭后乘车回到城里的县委党校教室,我才发现所谓的考试没有试卷,每人发到一叠方格稿纸就开始考试。监考老师口头要求大家完成三篇文章:一篇消息稿,一篇通讯稿,一篇言论稿。完成以后交卷回家,等待公布结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七年过去,依然记得我自己写的三篇稿子的题目,其中通讯稿题目为《栉风沐雨种橘人——记县园艺场场长***》,言论稿题目是《从“买椟还珠”看橘子包装》。消息稿么,过了两天就在本报二版刊出。</p><p class="ql-block"> 从建筑公司考到报社,实现从企业到事业的身份转变。按照同事的说法,这叫“糠箩跳米箩”,得让多少人羡慕啊!我也十分珍惜这个身份,这份工作,努力当好一名党报记者、编辑。我始终牢记“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从1996年10月到2004年2月,新闻岗位前后干了八年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