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初一忆五台。</p><p class="ql-block">一九九八年,因工作关系在五台县呆了三个月。难忘的是曾与其它队员一道徒步爬到东台顶上。</p><p class="ql-block">某日,晨六时半出发,一路向东走小道斜上,途中看岭上还有户人家,多年后在书法江湖网上还写了篇有关同事的书法故事,因其字特别净,很甘纯,所以用了"岭上人家"四字。</p><p class="ql-block">大约中午一,二点时,从东台西南角上终于爬出沟边,与寺里僧人小聊解乏。又走上鱼脊背这个地方,人在此,才知博大的胸襟,原来你所想的那些,一律似乎都想通了。这里也是人们传说的一一紫气东来的气象种种,好不神妙!</p><p class="ql-block">自然也想起父亲的友人一一赵青槐叔叔和杨茂林叔叔,二位都是忻州的文人,是不是五台的泉水滋养了他俩的文气。您有心上网可查到他二老,他俩可能就在鱼脊梁上争论呢?</p><p class="ql-block">五台山,给了我许多无形的东西。兰溪皇回禅寺的演德僧人,我俩就是在这里结识的,好多年书信来往,哪位先生去往兰溪,想能见到他。</p><p class="ql-block">在五台山,千万别提您的财富。某次有人提了,僧人请您看看拜佛下跪的石头一一窄看相当普通,大约一尺半长,厚大半尺。有人会告您,这是缅甸的满玉,财富在此,只是赎一段往事吧。</p><p class="ql-block">五台,能给您的很多很多,您一回去,大概就想通了一多半。比如五台就像张中行先生的文章,看极普通,好多好多就在其中一一。您有闲,请读读钱婉约女士的小篇,原来文章是这样写,您获得更多的视野。</p><p class="ql-block">来吧,到紫气东来的鱼脊背上坐坐,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那些位雪中送碳碳的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