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张高铁票,经过十一小时的漫漫快速度,母女二人从祖国西南的云南昆明到达东部沿海浙江杭州,在地图上斜斜地划了一条射线,于深夜23时入住杭州如家酒店,正式开启东游第一站。名为东游,是一直往东,直到上海,中间过程稍为自由,一边玩一边想,即走即停,不赶时间,也不刻意寻找。本次出游就是为着长眼界探民俗风情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坐船观西湖的初步印象:讲解员说了西湖的所有景致,但我只看到水。攻略不够仔细,只听了个大概。讲解员声音温柔动听,却盖不过马达的轰鸣。坐大船游湖就是一会儿的事,眼睛还没适应西湖的美景,水路已经走完了,内心还在使劲脑补各个景点知识,催下船的导游可不像初见时温柔可人。各种西湖一日游都有坐船这一环节,与其说是游湖,不如说是抄近路,船从湖中走直线,比汽车更快。西湖最初的印象是模糊的,更加深了再来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一日游参团的确有些扫兴,但是另一件高兴的事让我忘记了计较。25年未见的初中同学从嵊州来杭州会合,老友相见分外亲,旅途劳顿全部消失。</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从西湖出发直接开到龙井茶的茶园基地。狭长的山谷地形温润美丽,路从中间走,茶园倚山伸。整整齐齐的茶茏一行行地排列在山间,绿成为唯一的颜色,但你不会嫌它单一。那些茶园如此精致小巧,每家的面积不是成山成片的,只能用一小块来形容,这便解释了西湖龙井产量不高的缘由。比之普洱茶园的面积,西湖龙井茶园就像一只美丽的小丑鱼游到海豚面前。不是越大越好,各有各的美丽,有一些小巧的身量会让你无法忽视。仅凭一山之力产出享誉全球的西湖龙井,就是你无法忽视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傍山而生,倚山而进,山阴处便是尽头。绝不冒进,绝不贪多,婷婷玉立,娇美艳绝。于不起眼的角落抢尽茶道风头。</p>  <p class="ql-block">品茶,在专业讲解员的介绍下见识了正宗龙井泡茶过程,学到了第一经:龙井只用80度水泡即可,不洗茶,头道最好。只采两片茶叶制作的龙井娇嫩如婴,是经不起沸水冲泡的,温开水的冲泡完全释放茶叶的鲜香。龙井这种苛刻的掐尖儿制作恰如杭州对人才引进的筛选制度,明前龙井便成为市场上最亮眼的抢手货。这倒让我感慨:有舍才有得,质量从源头上把控才会过硬。你缺的不是那几片叶子,是丢弃多余叶子的决心。只有最顶级的原材料才能制造出最上乘的产品。那么,投胎是不是一项技术活,长在西湖边的茶树都会受到百倍的呵护。生活在西湖边的人类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存在。斗室品龙井,于清甜处尝尽人间茶味。喝龙井,是中国人正宗的小资情调,在观茶、嗅味、品茗、回甘、回味中体验中国神奇树叶的最高级享受,甩咖啡几千条街的东方文明在几片树叶的伸展开逐渐散发出来。沉浸式享受应该是属于懂生活的人,懂生活怎能缺少龙井茶。这应该是基因记忆,神农已经为我们尝好了味道,杭州人把这种记忆做到了极致,色、香、味、形全方位打造了东方文明这张鲜活的明片。</p>  <p class="ql-block">一定要去摸一摸那些真实的茶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茶园,据说康师傅的茶园就在这条路上,回程一定不要错过介绍。可是,故事太好有时候就会变成事故。因为过分沉溺于龙井茶的故事,我们三人错过了返程的大巴,没做成采茶女,反成了逃荒客。下一站的故事没听着开头,也未演译完美。这里又学了一经:跟紧导游,才不会被甩客!</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第三站是观赏杭州丝绸。都是一些丝绸博物馆陈列在路两边,规模不是非常宏大,但是展品种类齐全,抬眼之处尽是丝绸。因为不能拍照,所以没有照片,各种场面读者可以推想。当然也看了制作蚕丝过程,小孩比较感兴趣,主要是推销蚕丝被。我只能说,东西确实好,价格伤了我这点可怜的自尊。</p>  <p class="ql-block">去灵隐寺的路上买了一杯28的竹筒冰箕淋,还好,苏州变成了38,有快乐加倍的甜爽。</p>  <p class="ql-block">空手不入佛门。我们没有买398的佛礼,所以只远远地看了一眼就去爬飞来峰了。但是,据说,灵隐寺求签很灵,是各种大佬争相问佛之处。我们只想问问王安石看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对面,飞来峰脚下多处佛像和纪念慧理的佛塔成为一组观佛遗迹。直上便是飞来峰了。</p>  <p class="ql-block">用时十分钟爬上来的飞来峰,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自缘身在最高层”的优越。旅游开发吸引了人流量,人流量冲淡了大脑容量。我们擦擦汗水,一溜烟又下到灵隐寺门口。对于一个来自海拨两千多米的云南人,这个峰字似乎值得玩味。</p>  <p class="ql-block">济公济世至今日,古人成为今人的衣食父母,总算完成他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返程已是夜幕降临,杭州的月如此特别,又让我想起那些宋代的往事,不时便逛到了南宋御街。</p>  <p class="ql-block">走在青石板路面上,眼前似乎已经呈现当时繁华的景象。正是大宋把精致的生活方式带到了杭州,这块江南富庶宝地互相成就了对方。</p>  <p class="ql-block">名为宋韵集的摊铺上摆满各种小东西,琳琅满目,色彩纷呈。总有一样适合你。</p>  <p class="ql-block">登上八层雷峰塔是早上九点,天气晴好,视野开阔,终于明白″临渊羡渔不如登高望远"之真谛,昨天没能看清的三潭映月尽收眼底。除去追寻文化的目的,登高更能规划路线。今天就是绕西湖一圈,苏堤、白堤是重点,断桥肯定要去。此时站在塔顶指东画西,倒比昨天在飞来峰更有感觉。西湖水不像影视剧里一样汹涌澎湃,也没有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势。此时的西湖,风平浪静,游船如织。和平时代的西湖,就是每个人的梦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塔身内壁全是这样的浮雕,动态地诉说白娘子的故事,面积宽大,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这个法海是不是特具喜感,有点超出你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下到塔底一层看到雷峰塔旧址,土堆一个,忽又想到鲁迅文章,加之神话故事的沉重,倍觉眼前土堆之重要,便匆匆走到塔外。再仰望它之威严高耸,重建规模之大,已经大部分作观赏之用,塔身之高,正好观西湖全景,比之镇压什么妖怪,作用不知大了多少倍。杭州人民的平安是整个国家富强的缩影,神话故事给她增加了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下塔右转,紧走几步便到苏堤入口。由于我们选择骑自行车的方式,苏堤不让进车,所以继续前行到杨公堤,这一绕行反而见到了更多美景。</p><p class="ql-block">世人皆知西湖有白堤苏堤,却鲜知杨公堤。其实西湖三堤并举,最外一层叫杨公堤,中间毕直贯穿南北的是苏堤,最内较短的才是白堤。杨公堤最长,桥也最多,真正起到防汛作用的也是杨公堤。杨公,明朝知州杨孟瑛,因其诗文名声不如建苏堤白堤二位之大,所以后人竟少提杨公了。殊不知他的功劳最大。现在西湖入口设在吴山广场,处于西边的杨公堤自然在最里面,如若从东往西去,过了白堤苏堤,人困马乏,游玩兴致渐尽,杨公堤常常被忽略不计。我们今天的路线刚好相反,骑车也省去大半力气,任你骄阳似火,定要游完三堤。何况,堤上硕大无比的梧桐已然形成绿荫一路,凉意十足,竟忘了抱怨共享单车费力这事。再说,一个在云南骑车爬坡过坎的女汉子,西湖那点路程,还没骑过瘾。</p>  <p class="ql-block">路遇盖叫天墓址,被艺人这句″学到老”教育到了。一个京剧武生演员,一生践行自己的座佑铭,却在文革中屈死,最终葬在西湖边受后人瞻仰也算是对他的尊重,对亡者些许慰藉。</p>  <p class="ql-block">从杨公堤骑行从西往北转向苏堤,逐渐上坡的路段岀现的时候,就到了栖霞岭,停放单车的地点会有一个地道穿到对面,出地道便是岳墓后门,正门需沿外墙向下走到苏堤正对面,在左边看到"岳墓栖霞"时买票进入即可。我们敬仰的民族英雄岳飞就葬在此处。里面有廟宇可祭祀,有墓地瞻仰,也陈列了岳飞一生的英雄事迹。在此处,我终于看到书本上的这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秦桧跪像已被虐得用铁栅栏围起来了,对面的岳飞墓干净整洁,墓前摆着许多水果等贡品,两边的守墓兽威严矗立,一副大对联分列左右两边,肃穆而安宁。园里游人众多,但从未听到喧哗,这里可能是全国最安静的景区之一,观众个个神情严肃,拍照都非常礼貌,没有拥挤,没有抱怨。我想这就是纪念的目的,让更多的人记住英雄人物,把英雄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中华文明中最精髓的东西“精忠报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中的你我他。</p>  <p class="ql-block">从空中府瞰的苏堤是一条纵贯南北的直线,苏堤就在岳墓对面,一路相隔。</p>  <p class="ql-block">从北面进入就见到这块石碑,我立刻来了精神:来西湖,一大半是为东坡。</p>  <p class="ql-block">从这条林荫大道走去,可以直达南边的雷峰塔,这就是苏堤。它很宽很直,走起来凉爽舒适。可它是当年苏轼倾其所有、东拼西凑、用尽人情、劳动众人、冒着风霜雪雨苦干数年才完成的巨大工程,出资人苏辙弟弟也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前人种树,后人乘凉。</p>  <p class="ql-block">在苏堤看向湖面,宁静而美妙,如您所愿,西湖再无水患,永享太平。</p>  <p class="ql-block">坐在这样的椅子上沉思片刻,当时的苏轼站在哪个位置呢,他是哪一次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呢?我们总是抱怨内卷伤人,苏轼被伤得遍体鳞伤却还四海为家,他的积极乐观、一心为民都以具体的行动来表现:他去黄州造楼祈雨,他来杭州铸堤防汛,那些捞起的淤泥堆成了如今坚实的大堤。如果以吨计数,当有多少?一锄一锄一船一船的工作要进行多久?苏轼每天在此地驻立多久?享富贵容易,创造财富难,而有些创举并没有及时的收益,难道苏轼是为了留名后世?今天的苏堤游人如织,是为看水,是为怀人?</p>  <p class="ql-block">白堤入口的荷花无异,只是拍它的人实多。</p>  <p class="ql-block">现实的断桥,人山人海,我真担心会把桥踩断,在33度的晴朗天气,倒真希望有一把白娘子的油纸伞。新铺的路面怎么也看不出断桥相会的浪漫,耳边充斥的是众多网红直播打卡的喧哗。</p>  <p class="ql-block">白堤总体没有苏堤宽大,也不是很长,尽头处便是杭州老年大学,真心羡慕杭州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实在走不动了,坐在白堤上静看湖面上摇船荡漾。西湖一趟,多半为东坡,心愿已了。下午的湖光山色更加明丽动人,波光粼粼的湖面映照着远山和近塔,这种美景本身就会孕育诸多美好的相遇,修行,却真要一千年。向往美好,追逐光明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只是文明了几千年的我们深恐不及有灵性的兽类,如此过度消费文明恐难达到传承的效果。我一芸芸众生,勉强度日,无力渡人,废话牢骚,自行忽略。</p><p class="ql-block">到杭两天,总体印象颇好,未买丝绸未买茶,岳墓三堤雷峰塔。环湖尽忆圣贤事,天明醒酒又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