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俞敏洪的《俞你同行:我从陇上走过》有感

雪中梅

<p class="ql-block">  七月中旬从老家回家时,在咸阳机场的书店看到了俞敏洪著的《俞你同行:我从陇上走过》一书,随即在淘宝网上下单,回到家几天后就收到了书。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以前也看到过相关的报道,但并不是很关注。疫情三年后,看他的东方臻选到处开直播,为农民带货,很是感动,随后关注他就多了。在机场书店看到这本书,没有犹豫就下了单(书店的书价很贵)。</p> <p class="ql-block">  书已读完,放在书桌上,让心沉静了几天。读了这本书,我的心情不能平静。身为一个甘肃人,对甘肃的历史和名胜,知之并不多,真是很惭愧!跟随作者的游记,我才知道了许多知识和历史沉淀。</p> <p class="ql-block">  《俞你同行:我从陇上走过》,是作者2020年7月和2021年7月,两次共16天游历甘肃的游记。从东到西是对甘肃的名胜和历史的一次彰显,他也可以说是把甘肃省深度介绍给世人的文化大使。作者为了介绍甘肃,博览群书,翻阅史册,在出发前做足了功课。作者的这种严谨、认真、热情的精神,真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甘肃省,简称陇,省会兰州。甘肃在中国地图中整体很像一个如意,在如意的一头突出的那一块,是今天庆阳市和平凉市的所在地。陇,指的是甘肃的广大地区,有陇南、陇西、陇中、陇东等。陇的名称,来自一座山,叫陇山。陇山也叫六盘山。六盘山是南北走向,纵横一千多公里,北部更多叫六盘山,中南部更多叫陇山。六盘山也是渭河和泾河的分水岭,泾渭分明的两条河都发源于六盘山。以前过六盘山车辆要爬山而行,蜿蜒盘旋的山路,在冬天出行真是手里捏着一把汗。现在六盘山隧道开通,节约了时间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家乡属于陇东的平凉地区的泾川县,泾河就从我们县城流过。</p> <p class="ql-block">  作者给自己定了一个人生初步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中国所有重要的区域,再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世界重要的国家走完。这趟十年之约的第一站,作者选择了甘肃,是因为甘肃南部是秦文化的发源地,甘南地区是藏文化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河西走廊是早期的佛教文化最繁盛的地区。丝绸之路自东南到西北横贯整个甘肃,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大通道,是当时世界贸易最忙碌的路线。几千年来,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东方帝国和西方王朝之间的贸易和战争,塑造了今天中国的模样。在这片土地上,各种文化碰撞和交融,中西贸易往来,融合发展,兼容并蓄地孕育了流淌在中华儿女身上的包容和气度,这些印记也让中国文化变得更为大气恢宏。历史,在甘肃这片大地上的曾经辉煌,跟着作者的足迹,我才对我的祖籍甘肃省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刻认识。</p> <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本书,我才了解了甘肃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它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最伟大的朝代黄帝朝、周朝、清朝、甚至是汉朝和唐朝的发源地。也是自明朝朱元璋建了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后,把城门一关,把整个明朝的繁荣和发展挡在了国门之外,最终被流民和草原民族打败。而后续的清朝,也没有吸收明朝的教训,在自高自大中依然闭关自守,终于被世界的发展潮流所淹没。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的连续打击中,走向了溃败之地。从此,甘肃的辉煌成为历史。那片土地上的世代子孙,至今仍在努力和自然环境及贫穷抗争,在母亲河的哺育下,慢慢地被世人认知和喜爱。</p> <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此书中对每一个景点的介绍和体验,向观众展示着丝绸之路的文化和诸多古代的建筑、寺庙、石窟、壁画和名山大川,引领着读者观赏、悦目、沉思,使人们对甘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今夏的西北游,甘肃的游客比往年增加了许多倍。</p> <p class="ql-block">  书中作者介绍了我的家乡泾川大云寺和王母宫,这两个景区已成了家乡的名片。王母宫山的千年历史,在近几十年来更加弘扬光大,它的石窟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也看过那些石窟,也到大云寺去看过地宫。南石窟寺依然寂静,去过几次都没有开放。而泾河之水,源源不断地向东流去,或大或小,万年不涸。家乡七十多公里外的崆峒山,更是一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名山。山顶的三教洞,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人的塑像,佛家、儒家和道家三教相处一起千年,相安无事,游人络绎不绝。多年前登顶崆峒山,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万丈悬崖,壁立千仞,层峦叠嶂,景色迷人,可谓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书中作者写的景区,大多数都去过。甘南去过三次,每一次去都流连忘返,喜欢那里的静谧和自然。远离都市的喧嚣,远离钢筋水泥的窒息感,呼吸草原上的清新空气,更近的聆听大自然的气息。刘家峡水库,在小三峡上坐快艇去参观石窟。兰州的水车园、五泉山、白塔山、黄河铁桥等。河西走廊上有我工作了十几年的大漠胡杨中的东风航天城,在凉州有我的婆家。嫁给武威的丈夫,回过许多次家,对武威的名胜涉足的很少,唯有一次的深刻印象是鸠摩罗什寺,是陪婆婆去上香。读了作者写的“鸠摩罗什寺”篇,才真正知道此寺的由来,知道了鸠摩罗什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母亲是个了不起的女性。红尘里的生活,在这些圣贤超脱的灵魂滋养下,让我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使善良的心更加有爱有光。</p> <p class="ql-block">  锁阳古城和玄奘,引出“西游记”的故事,让读者从中知道了这段久远的历史。玄奘去西域取经,在古代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能置身死于度外,行走万里,一心求法,最终取回来了佛经,成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信仰支柱的源泉。一路向西,榆林窟、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自然景观和文化渊源,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很幸运多年前我去过几次敦煌,参观了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那个时候游人不多,鸣沙山静静的在晴空之下变化着它的妙漫和神秘。月牙泉的水,清澈如镜,不多的骆驼看着手脚并用爬山的游客,一声不响,目不转睛。而莫高窟开放的石窟很多,任由游客进出。一晃多年而过,现在莫高窟开放的石窟有限,鸣沙山上的游客多如黄沙,驼队络绎不绝。是喜,或是悲,各有所需。</p><p class="ql-block">  书的最后一页,是俞敏洪自己写的一个简介,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到,“闲暇之余,寄情山水,号称行走天下。平时喜欢乱翻书,不求甚解,但自得其乐。又好舞文弄墨,记录人生心迹。数十年沧海桑田,荣辱不惊,赤子之心未泯。花甲之年,依然起早贪黑,规划未来,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短小精悍的文字,一个有情趣、执着、幽默、丰富的俞敏洪的形象跃然而出。读完作者的这本《俞你同行:我从陇上走过》,受益颇多。作者的谦虚、善良和平易近人的言行,令人敬佩。作为一个文化人,他的初心和诚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热爱他的读者和粉丝。文字如行云流水,自然而亲切,没有煽情,没有口号,只有对生灵和自然深深的敬畏和人间百姓无限的怜爱。</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甘肃人,读完此书,感慨万千。在当今的中国,有许多国人还不知道甘肃是一个省,也不知道它的省会在哪里。我也常遇到有人问我,甘肃很穷吧?是的,甘肃的GDP居全国倒数,那里的人们收入和生活质量远落后于沿海和南方,那是一片落后于时代理念的地域,那里生活着我的父老乡亲。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甘肃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那就读读俞敏洪的《俞你同行:我从陇上走过》,用你的心去感受那片神秘的地域,用你的眼睛和双脚开启你的甘肃之行,让它在你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甘肃欢迎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8月15日星期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