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分行】我与工行40年(第26期)|爱行敬业 甘于奉献

坤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袁国 山东日照分行退休员工</p> 我是1982年由部队退伍参加银行工作,期间从一名工行基层员工,逐步成长为支行行长、市分行中层等,2018年底退休。回首参加金融工作36年的工作经历,感慨万千: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一个工行员工成长的基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是工行员工成就事业的基石。<br> 记得2004年4月,因工作需要,我由市行机关被安排到基层支行工作,当时,我已46岁了,重新学习银行业务,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到基层工作之前我一直从事的是银行行政工作,必须马上业务转型,我的思想压力非常大。但面对新的挑战,没有退路可走,于是我暗下决心,利用点滴时间学业务知识,做笔记,补短板,较快地适应了工作需要。<br> 2005年9月,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及工商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市行决定在东港区刚成立不久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小企业发展特色支行,主要服务高新区企业发展,市行党委研究决定让我牵头筹建高新支行。成立小企业特色支行当时在日照金融系统尚属首家,市政府、东港区区政府非常重视。在市行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迅速完成了前期筹备工作。当时,因人员紧张,市行只抽调了八名同志组成了筹建团队。<div> 开业典礼时日照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东港区五大班子领导、市行主要领导都莅临了开业仪式。记得开业后马上就到了国庆节假日。节日期间,我放弃了休假时间,每天在工业园区拜访企业,但因该园区成立时间不久,小微企业具多,且企业迁入及成立时间较短,成规模的很少,节日期间多数企业都关门放假,让我越走访心里越没有底。支行刚筹建,按银监局要求,业务必须发展到一定规模才能审批支行。</div><div> 当时刚组建人员不足,企业及个人都是零开户,没有一分钱存款,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面对现实,如何发展是摆在我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面对困难,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于是我带头并要求全员走出去联系企业及个人客户,利用一切条件拓展业务,全力抓新开户。对营业网点重点抓优质服务,每天开门前列队迎接客户,柜面员工站立迎接第一位客户;业务部室分片走访企业,上门服务宣传业务,用优质服务诚心打动客户。一段时间,我每晚睡眠不足五个小时,累的住院我也瞒着领导和员工,生怕被别人知道。在一缺业务开拓费,二缺人员的情况下,全员团结一致,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客户,正是发扬了这种吃苦耐劳,爱岗奉献的精神,仅仅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监管部门要求的各项考核指标,批复成立了支行。</div><div> 年未全市业务考核,在九个支行中名列第七名。回顾这段工作经历,我的体会是:当遇到困难挫折时,不退缩,不认输,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树立爱岗敬业,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精神,才能成就一番事业。<br></div> 作者简介:袁国,男,65岁,1976年参加工作,1982年入党,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1976年上山下乡,1978年参军入伍,在海军北海舰队驱逐舰一支队106舰服役,1982年退伍参加银行工作。先后在工行人事、纪检、机关党委、机构业务、支行等岗位工作任职,2018年退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