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三) 归心似箭 回家路.

杨钰杰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乡,心是静的,脑是清的,生活中的委屈,工作中的辛劳,人生的迷茫,所有的疲惫,都会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只有快乐在眼中尽情挥洒,幸福在心底回味绵长。</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是一个不起眼的山村,由于贫穷,活重日子苦,小时候做梦都想离开,而现在,回家都是一种奢侈,梦里都在回家。</p> <p class="ql-block">在院子核桃树下的吊床上,眯着眼看着天,真蓝,心里好惬意!此时却能很好的放空自己!</p> <p class="ql-block">除了烤烟,黄花菜和杏子当年也是家里重要经济作物,所有的收入加起来就可以凑足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p> <p class="ql-block">  年近古稀之年的父亲,虽只读了三年的书,但后期的阅读和自学,知识面相当之广。对历史精通,关心政治,他时常说:只愿天下和平,家庭和睦。</p><p class="ql-block"> 父亲除了看书还有一大爱好——务树,杏树,桃树,李子,梨树,苹果,柿子,樱桃,葡萄等等…父亲务树理念:为后人“乘凉”。自己经历了艰苦岁月,至今的节约习惯仍然保持。</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认真地挑拣着自己晒的黄花菜,她开心地告诉我,这是她两个月晒得,估算能卖300元。</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持家有道,以孝为先,为后谋福。20年间扶养我们姐弟三人,再20年间又带5个孙子,从未邀功喊苦,至今还坚持庄稼。母亲说:我没有大的愿望,能让你们回来了有种归属感,也有吃有住。</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亲叫隔辈亲,而这隔两辈了还是那么亲,90岁的爷爷奶奶身体虽一天天变化,但他们也在坚持自己的初心——后代健康幸福、和睦相处。</p><p class="ql-block"> 真心希望他们没有病痛折磨,百岁之好。</p> <p class="ql-block">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时,这些农具可是大功臣,父母每次下地干活都会带上一瓷罐的井水,几个馍馍,一顶草帽,因为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p> <p class="ql-block">  其实渐行渐远的不是家乡,而是回不去的童年,是曾经满村的烟火气,是和玩伴们一起掏鸟窝、滚铁环、河里戏水、偷摘果子…</p> <p class="ql-block">  每逢年底最后一个集市,母亲和村子里的几个婶婶一块去镇子赶集,40元可以带回来好多年货,我们早早就站在门口望着对面的山坡,当看到母亲我们就飞奔一里地的距离,接过母亲手中的布袋子就往家跑,因为袋子里装有我们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风景,平淡耐看,也许老家不便利,却最温暖治愈,能温柔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以前觉得农村生活桔燥,如今,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成了我最向往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就爱吃母亲自种、自做的玉米棒棒。</p> <p class="ql-block">和父亲一起割草,矫情的手和鲁班当年一样,发现一种带齿的草能划破手😂</p> <p class="ql-block">村头的小超市是村子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心。饭后茶余时,聚集在此纳凉,娱乐…</p> <p class="ql-block">老家西杨一年四季都是极其美丽的。</p><p class="ql-block">春天,青山绿水</p><p class="ql-block">夏天,绿树成荫</p><p class="ql-block">秋天,落叶片片</p><p class="ql-block">冬天,雪花飞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写在最后,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以上碎片化的文字是回家几天的所见及所想,真情实感,留文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