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齐进学贤俊 比翼再期写春秋——陕西师范大学培训总结

风卷珠帘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p><p class="ql-block"> 大家早上好!我是灵宝市第一小学的张风英,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同心齐进学贤俊,比翼再期写春秋。</p> <p class="ql-block">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刘禹锡的这首《秋词》,它一反众多诗词悲秋的传统,成了我们歌颂秋天的一首绝唱。因为,情随物动,并不是所有人眼中的秋天都是凄怆的代名词。就像我们这个暑假的相聚,它带着浓浓的秋意,涂抹着一层厚厚的金黄,裹挟着沉甸甸的收获,向我们走来。短短的七天,我们相聚在陕师大,“会桃花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聆听各位名师专家的谆谆教诲,汲取他们的成功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仰望星空,真是莫大的幸运!在此,我要向所有参加讲座的老师们、向为我们提供良好环境的陕师大、向高瞻远瞩的灵宝市教体局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两方面谈谈我的收获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一、各领风骚有千秋</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我们一共聆听了十位专家的授课和讲座。其中,有六位专家涉及的是工作室建设及实践方面的经验分享。有四位专家分别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修、新课标学习方面进行了交流。在所有的名师和专家中,有三位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分别是杨晓蓉、秦才玉、李树全老师。</p> <p class="ql-block">  杨晓蓉老师的讲座,至始至终牵动着每一个老师的心,在她的手里,课堂就像一个风筝,被她紧紧地牵拽着,我们就像求知若渴的学生,紧紧地盯着她手中的风筝,任风筝时而翻飞飘舞,时而又静谧自由,可望而不可即。她以两个课例为切入口,侃侃而谈多年来研究与实践的“生本课堂”。她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抽丝剥茧,综合全国课改教育名家的经验,从中国课堂改革的几次里程碑中,高度凝炼,响鼓重锤,敲出了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创中学”的急促鼓点。虽然她只是一个小学教研员,但是,我看到了一个基础教育改革专家胸怀家国教育的坦荡和真情。她的睿智、沉稳令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  秦才玉老师的讲座,是用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珍贵项链。在他的眼里,儿子是故事、学生是故事、一个个实验也是神奇的故事。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化学老师,居然在学生心中会有如此神圣的地位。那是源于什么?源于秦老师独具魅力的课堂风采。课上,他设疑激趣,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课下,他亦师亦友,和蔼可亲,耐心陪伴学生的成长,他用仁爱之心托起了一个个升起的太阳。最让人钦佩的是,秦老师给学生写的高考寄语,不但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而且采用的是诗歌“齐言”的句式,仅此一项,恐怕就要碾压一大批语文老师了。这样的语言读起来铿锵有力,唤醒了一个个迷茫的灵魂,照亮了一个个学子勇敢前行的征程。做有光的人,他做到了;践行教育的真谛,他也做到了,他鼓舞和唤醒了一批批学子,那一封封溢满真情的书信和留言就是真实的见证。秦老师虽然很少提及到工作室如何发展创新,但是,他用自己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们,名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奔跑,尽全力成为学生心中喜欢的老师,你才能无愧名师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佩服的是李树全老师,从他的身上,我真正看到了一个奔跑的师者形象。他空手而来,却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我特别佩服他对工作室的定位——特别能上课,特别能研究,特别能培训,特别有力量。这朴实的话语,饱含着一个名师成长的奥秘。真正的名师是不怕讲课的,他的心里装着课堂、装着历史、装着国家和教育的明天,所以,他的课走到哪里都是精彩的。是他,拓宽了名师的宽度和广度,让我重新对名师有了深刻的认识:名师是教学的标杆、教研的表率、学习的榜样;名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知道最新的教育动态、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听了他的讲座,我也把“课比天大”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镌刻在了心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管我们是哪个学科的领头人,都要站在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多读多写,一课一得,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领,在课堂实践中去锻炼,人生的这场马拉松比赛,我们才会跑赢自己。</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还有其他老师的讲座,郗莉、杨筱冰、唐颖鸿等,每一场都是饕餮大餐,每一个名师专家,都让我获益匪浅,感受到了满满的教育情怀,他们用真情和实干编织出了教育的一片彩锦,光彩靓丽,令人向往。我不能用笔穷尽对所有老师的敬仰,只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心中播下愿望的种子,才可能生根发芽,蜕变为成长的不懈动力。</p> <p class="ql-block">二、共盼春来映星辉 </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陕西省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优良,尤其是全省从上到下的三级三类教研机制,严格的考试和赛课等人才选拔制度,成了孕育名师的摇篮, 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公正和公平,西安,不愧为三秦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华文明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聆听一个个专家名师的成长之路,几天来,和同伴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我们中的一些引领者内心受到的触动,萌生出长风破浪的壮志豪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大自然之道。然而,我们在金秋收获的沉甸甸的果实,不需要今冬的长眠,就要播种,我们必须即刻出发,在厚重的泥土里,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吸收饱满的养分,在明年春天培育出第一批花朵,任务在即,我想,我们中在坐的每个人,此时此刻,难免会扪心自问,自己到底准备好了吗?也许,我们聆听专家的讲座,感受到的是自己“ 井蛙不可言海,夏虫不可语冰 ”的狭隘,也许,我们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会面临很多无奈……然而,又有哪一条路是通向坦途的呢?这里,借用李树全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与其抱怨着行走,不如快乐地奔跑。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必须抱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态度,才能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扎根成长。我相信,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高人为伍,定能登上巅峰。</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恩这次西安之行,感恩所有的遇见!此刻,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秋声又醉长安客,一夜清风动远情。识得尊贤充耳响,停鞭躬自学威名。在寻梦名师的道路上,愿我们每个人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那一船星辉,一定会在不远的地方闪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