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山水的美篇

一程山水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开卷有益。是说-一读书是有好处的,读书,悟道,文明于心,外显于行!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定是知识丰富,儒雅而豁达。在平时的所见所闻中,一些教师也抱怨:烂事忒多,真没时间和精力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似乎已然成了一种奢侈。然后就给人罗列一大堆理由: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太忙,时间不够用。家事,外事,工作上的事太多······有些人甚至振振有词:读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有那空儿还不如娱乐和放松去呢,哪有空儿?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可仔细一品,怎么老觉得这些是托词和借口。前几天,看过这样一段话觉得有道理:你想做的事,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你不想做的事,就会千方百计找借口。其实,如果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是真的毫无一点时间精力和机会读书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读书这件对自己有好处,有帮助,有意义的事怎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借口搪塞自己呢?有些人不愿读书,可能真是时间和精力有限。</p><p class="ql-block">但有些人不愿读书,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不思进取,故步自封。</p><p class="ql-block">--老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足以</p><p class="ql-block">应付眼前这点差事了。明摆着骄傲自满,自欺欺人。那么,请扪心自问,作为教师,你对学生的授业解惑真的那么信手拈来行云流水么?面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些问题上我们表现得理屈词穷,捉襟见肘以至闪烁其词虚汗暗冒······你的这个囧态孩子们就会看不出来?你匮乏的大脑当时是不是也提醒自己-这样讲孩子们能听懂么?这样虚与委蛇跟误人子弟有何区别?你平时精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理的“高大或伟岸”的形象此时差不多斯文扫于地了吧。现实已经让我们很清楚: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知识的获得已不再靠口耳相传。社会上、媒体上、网络上的学习已不再是以前某些贵族孩子的专利。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在网上看到的听到的讲解比我们课上呈现的还生动有趣,易于理解。那么,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下准确获得知识或答案,那还有谁还会对你在课堂上的拖泥带水、自圆其说表现虔诚和毕恭毕敬?有谁还会对你的知识表现出兴趣盎然?你难道不反思一下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学习兴趣逐渐降至冰点?因此,请放低身段,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多学一些,是我们必须的选择!读一读专业书,让自己的教学更得心应手。读一读社会知识方面的书,让自</p> <p class="ql-block">己的大脑不再空虚,见识有宽度和深度。读一读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书,让杂乱和浮躁的心归于平静乃至返璞归</p><p class="ql-block">真。读一读自然和科技方面的书,让灵魂更智慧更充实而与时俱进。读一读人文和法学方面的书,让自己少一些混沌和懵懂。读一读网上的好书,见识一下别人眼中的世界。读一读孩子们读的书,让心灵更执着而纯净丰盈,也让自己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眼中的我们。一位大家曾经说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想必这个有心人,不会是心中空空如也,混日子,躲清闲,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人吧。</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多拿起书,以书为镜,从中观自己、体社会、看人生,共同营造书香社会。</p><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哪怕是从今天的某一时刻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