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看到一个近两千万阅读的热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男人眼里都看不到家务?”</p><p class="ql-block"><br></p> <h3>一位妻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觉得男女对家务的标准不一样。</h3></br><h3><strong>男性是看不到“自己认为不必要”的家务。</strong></h3></br><h3>而她的觉察背后,其实指向一个词<strong>“隐形家务”</strong>。</h3></br><h3>她家里这种“男性眼里没活”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它出现在很多家庭里。</h3></br><h3>在这些家庭中,女性不仅承担洗衣、做饭、打扫等,<strong>还要承担很多不被看到的隐形家务。</strong></h3></br><h3>比如垃圾桶不会自己套上新袋子、洗好晾干的衣服不会自己回到衣橱、用完的日用品不会自动补货、洗好的床单也不会自己变得平整……</h3></br><h3> <h3>比如以厨房为例,背后那些隐性家务包括但不限于:饭后收拾除了洗碗之外,还有清理料理台、油烟机、灶台和地面;</h3></br><h3>以及操心:油盐酱醋大概什么时候会用完,提前买新的;还有仔细斟酌,哪个牌子哪一款会更好……</h3></br><h3><strong>可这些数不胜数的隐形家务,一直被忽视、甚至是无视,一直是女性在默默承担着。</strong></h3></br><h3> <h3><strong>繁重的隐形家务</strong></h3></br><h3>曾看到一位妈妈说:“从小到大,我无数次产生过困惑,男人的眼里为啥总是没活儿?这种困惑在我结婚之后转成了愤懑。</h3></br><h3>结婚前我在家庭扮演的角色是女儿,每日清闲自在,并没有直观感受到家庭的负重。</h3></br><h3><strong>而在我身份转换成妻子的角色后,我就突然对自己母亲的压力感同身受。</strong>”</h3></br><h3>男性总觉得家务不就是做饭洗衣打扫这些,而且做饭有电饭煲、洗衣有洗衣机,有什么累的。</h3></br><h3>他们永远不理解,隐性家务有多繁重,自己作为既得利益者,有多享福。</h3></br><h3> <h3>像一位妈妈吐槽的:“猪队友觉得水龙头就永远是光亮的,水池上永远是干燥的,毛巾架上的毛巾永远是干燥且干净的牙缸永远是干净的,浴缸一直都是白色的,马桶一直都是白色的;</h3></br><h3>厨房除了碗锅其他都是自动保持干净的,垃圾桶套了袋子所以可以一直保持干净的,所有的脏衣服都是长腿自己跑到脏衣篮里的,枕巾枕套床单被套不换也是香的;</h3></br><h3>即使有熊孩子墙面也是永远干净的,洗发水沐浴液面霜洗手液抽纸卷纸厨房纸漱口水牙膏牙刷牙线等等,都是怎么掏都能掏出来的。</h3></br><h3><strong>要一一说出来真的是四个字——罄竹难书。</strong>”</h3></br><h3>确实,对于刷碗只刷碗里,不刷碗外;拖地就只是拖眼巴前那一块,桌椅下沙发下床底下从来不拖的有些男性:</h3></br><h3>他们永远想象不到,所谓的日复一日的日常之下,妈妈们独自承担了多少负重。</h3></br><h3> <h3><strong>而隐形家务压在妈妈身上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负累,还有精神上的负荷。</strong></h3></br><h3>哈佛社会学博士 Allison Daminger 将脑力层面的家务分为四个层级:</h3></br><h3>预计家事所需的工作,列出各种选项,从选项中找出最优解,监测最终结果。</h3></br><h3>通俗地说,每天摆在眼前那么一大堆事,要考虑好优先级、安排好顺序、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多任务操作,完成尽可能多的家务。</h3></br><h3><strong>这个消耗妈妈们心神的过程,同样让妈妈疲惫不堪。</strong></h3></br><h3>隐性家务,没完没了地吞噬妈妈们的时间和精力。</h3></br><h3><strong>而她们在独自承担的过程中,不仅很少得到赞美、没有成就感;</strong></h3></br><h3><strong>甚至还会因为忙碌,被嫌弃效率低、磨叽。</strong></h3></br><h3> <h3><strong>妈妈的负重前行背后</strong></h3></br><h3><strong>是爸爸的岁月静好</strong></h3></br><h3>在妈妈们负重前行的时候,有些爸爸们不仅看不见隐形家务;</h3></br><h3>往往还安于岁月静好,甚至对妈妈们指手画脚。</h3></br><h3>自己把家务想得太简单,当被妈妈们指出来,还不耐烦。</h3></br><h3>与此同时,嫌弃妈妈们家务做得不够干净、指手画脚的同时,自己却动都不动。</h3></br><h3>当被指出只会动嘴,<strong>却说家务本来就是女人干的。</strong></h3></br><h3> <h3>曾有一个博主发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小红书上很多妈妈故意不收拾地上那些快递箱等挡路的物品,测试老公会不会看到、会不会主动收拾。</h3></br><h3><strong>测试结果不出所料,老公们全都视而不见,宁愿跨过去,也不会弯腰收拾一下。</strong></h3></br><h3>而他们自己不做,理解不到妈妈们的辛苦,还往往喜欢说:</h3></br><h3>“家务差不多做就行了,累了就休息休息。”</h3></br><h3> <h3>可妈妈们如果能休息,难道不想休息吗?</h3></br><h3>就像一位妈妈吐槽的:“最讨厌人说什么不要每天盯着家务做无用功,谁不想享受生活。</h3></br><h3>可就算我出去玩儿一天,回来累的要死,满地的玩具、乱扔的脏衣服、皱巴巴的床单、一阳台的衣服,不照样要我收拾吗?</h3></br><h3>一想到大半夜回来还要做家务,就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h3></br><h3><strong>家务活不仅增加了妈妈的身心压力,还堵上了她们释放压力的缺口。</strong></h3></br><h3><strong>而这背后的关键,是在家务这件事上长期以来的性别不平等。</strong></h3></br><h3> <h3><strong>家务不是帮忙</strong></h3></br><h3><strong>而是分担</strong></h3></br><h3>据统计,中国男性参与家务活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四,家务琐事成为夫妻离婚的第一大原因。</h3></br><h3>家务应该女性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部分男性认为家务是一项具有女性气质的工作,也不想为伴侣承担义务。</h3></br><h3>女性的责任和义务,仿佛天生和家务脱不开关系,而男性几乎是隐形的。</h3></br><h3><strong>这是社会规训的结果,是被动的,但从来如此,不应一直如此。</strong></h3></br><h3><strong>家务明明是两人的责任,做家务也不是帮老婆做,而是分内之事,是分担。</strong></h3></br><h3>不应是一方享受着另一方牺牲自己带来的隐形福利,不应把一个家整洁有序地运转,当成自然而然的事。</h3></br><h3> <p class="ql-block">尤其一点,孩子不是一个人的,因孩子产生的家务也不是一个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家务的性别差异体现出来,不应忽视,甚至是无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妻子承担了全部或大部分家务时,其婚姻幸福感为负值,丈夫为正值,反之亦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在夫妻共同协作或家务承担大体均衡时,双方的婚姻幸福感都表现为正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家务是双方的,我们需要一起看见隐性家务,一起对隐性付出给予理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撕下家务的性别标签、改善家务的性别差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如此,眼里都有活儿,这个家才真正能持续有爱地运转。</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家务不是帮忙而是分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