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实施“六大行动”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那一缕微光@sunshine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公园城市·生态筑城</b></p><p class="ql-block">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旅游大县、生态名县。全县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植被繁茂,空气清新,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是休闲度假养生的首选之地。生态是涉县最大的优势。涉县不仅不仅是一座繁华城市,更是一幅青山绿水、万物共生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公园深圳·山水连城</b></p><p class="ql-block"> 俯瞰涉县,涉县县城坐落于太行山的山间盆地内,县城四周被海拨1200米的太行五指山、1100米的韩王山和780米的凤凰山(西岗山)环抱,县城中心海拔600米高的龙山像一块绿肺矗立于县城,四面环山。西南低、东北高,平均海拔500米的县城呈带状、坡状、枝状铺展在盆地之内,清漳河、玉带河穿城而过,湿地景观、城市水韵给县城增加了水的灵韵,一幅高中低、错落有致的县城呈现在眼前,为涉县打造立体化的生态景观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涉县将是一个以自然格局为基底,蓝绿交融、山水城一体的绿色生态家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公园城市·公园融城</b></p><p class="ql-block"> 涉县以打造“公园城市”为目标,坚持增绿量、塑精品、抓管理、创特色,塑造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山水生态城市特色。按照500米服务半径的建设标准,相继建成建成各类公园、游园、广场108个,其中,综合性公园5处、社区公园22处、专类公园4个、游园50处,新增“口袋公园”12个,各类广场27处,市民推窗见景、出门进园成为现实,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百园之城”。涉县不仅能远观青山翠岭、碧水蓝湾,在家门口也能尽享多彩园景、鸟语花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公园城市·绿道串城</b></p><p class="ql-block"> 涉县依托四面环山的特色,建设外围防护林体系,构建五指山、韩王山、凤凰山等天然生态绿色屏障。县城内因景植绿、见缝插绿、拆围透绿、破硬还绿,建成城市绿道绿廊近170公里。将城区100多个公园、广场、游园如繁星般镶嵌9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使“点、线、面”和“区、片、带”相结合的生态园林体系逐步完善。涉县不仅建成集绿化、交通、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绿廊,还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绿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公园城市·城景合城</b></p><p class="ql-block"> 依托全域旅游,按照“城景合一”的理念,加快了县城和景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将县城周边的娲皇宫景区、一二九师旧址景区、五指山景区、韩王山景区、太行红河谷,等旅游景区、森林公园纳入涉县大城区规划范围,开通了县城至景区的公交专线,打造了15分钟旅游交通圈,使城区和景区实现了无缝对接。涉县不仅让居民和游客享受全域旅游发展成果,还要形成“城市即景区、景区即住区”的共享格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公园城市·文化趣城</b></p><p class="ql-block"> 涉县是女娲文化之乡、红色革命圣地,文化底蕴深厚。涉县把彰显文化特质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城市重要场所和节点,融入太行、红色、女娲等文化元素,规划建设了赤水湾大桥、“将门”、胜利桥、赤岸公园等标志性建筑,利用将军大道土石崖壁制作抗战系列大型浮雕,采用等比复建红色遗址的方式打造红色记忆小镇,道路灯杆、公交候车站融入“129”元素等等,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特别是充分利用129师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以太行山干部学院为依托,打造全国党性教育品牌。涉县不仅可以望山亲水,畅享自然野趣,而且还充满历史人文气息和时尚活力,可以体验多姿多彩的健康都市生活。</p> <p class="ql-block">  涉县将通过实施山水连城、生态筑城、公园融城、绿道串城、城景合城、文化趣城“六大行动”,构筑一个通山、达水、贯城、串趣的“公园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