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肌一一李建中

云中书院

<p class="ql-block">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书法家。</p><p class="ql-block">李建中一生经历了五代、宋几个时期,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他中年举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晚年居住西京(今河南洛阳)时,深深为当地的风土人情所吸引,不但在此兴筑山水园池,求掌西京留守御史台,故人称“李西台”。 有唐徐浩风格,时人多摹习。其书法骨肉停匀,神气清秀,对宋代书家有很深的影响。《宋史》本传中,称赞他“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师法颜真卿及魏晋书风。其书笔致丰腴肥厚,结体端庄稳健,风格丰肌秀骨,气宇轩朗。人争取以为楷法,时有“国初第一”之称,在书法由唐至宋的过渡时期有承前启后之功。有墨迹《土母帖》,石刻有翻刻《峄山碑》及法帖《千字文》等。</p><p class="ql-block">《土母帖》是李建中存世墨迹的代表作,天下十大行书排名第十位。十行,共一百零四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黄庭坚颇称赞,以为“出群拨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由于尺牍内提及“新安门”,地近洛阳,所以推测这是李建中晚年居住在洛阳时所写。此书字的结体紧密而修长,用笔沉着而丰腴。虽写的是行书,但起笔、收笔处仍见严谨的楷法笔意,可看出不少唐人书法的特质。书中少数字用草法,用笔中锋,行笔沉著稳重,法度严谨,深得欧书神韵。章法行距宽疏,字距拉开,行气清新浓郁,格调高雅,气度雍容。字里行间虚实得体,字形大小、长短、疏密有致。线条粗细交出,枯笔运用自然。书风与唐、五代相近,上追晋韵而清丽圆润,姿态横生,甚得“二王”笔意。但仍稍见拘谨,可见建中初合晋唐书风而尚未成熟,但对开启宋代书法亦自有功,李建中传世墨迹甚少,此帖是其行书佳笔,颇为后世所珍重。</p><p class="ql-block">这正是:人称“李西台”,国初尊第一;墨迹《土母帖》,天下居第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