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自由行·上篇

开心💞杨

<p class="ql-block">乘早班火车,到南京后,先游玩离居住地最近的景点《吉鸡鸣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香火一直旺盛不衰,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上山排队进香的人群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鸡鸣寺也叫古鸡鸣寺,北临玄武湖,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香火最旺的佛寺之一。清明时在寺前道路可观赏樱花花海,夏季登上药师佛塔可眺望玄武湖的荷花。鸡鸣晚钟是“玄武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用的午餐 百味素斋面</p> <p class="ql-block">玄武湖公园后门岀来,经过“吉鸡鸣寺”拍到了晚霞</p> <p class="ql-block">南京城墙</p><p class="ql-block">现存的南京城墙修筑于明朝,俗称明城墙,历时21年建成,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3公里,而南京明城墙的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的第一大城墙,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p><p class="ql-block">全票20元 半票10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上观看玄武湖</p> <p class="ql-block">玄武湖</p><p class="ql-block">玄武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又称后湖、北湖。</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南京市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顺路玩了《和公平园》</p> <p class="ql-block">在火车站附近散步,欣赏玄武湖夜景,在这里乘凉的人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晚餐“小厨娘淮阳菜”酒店环境很好,味道不错,饱餐后逛夫子庙 秦淮河 。</p> <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p><p class="ql-block">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p><p class="ql-block">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p><p class="ql-block">、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p><p class="ql-block">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p><p class="ql-block">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p><p class="ql-block">,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p><p class="ql-block">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是中国最大的</p><p class="ql-block">传统古街市~规模庞大~秦淮河风景长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历史上,其航运、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园风景区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整个牧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中山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是孙中山先生灵柩南下时走过的路,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1926年动工,1929年完成。当人们沿着这条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前广场南端孙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过碑亭即为陡峻的石阶,石阶共分八段392级。</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景区后门出口,沿着“长脖子梧桐树街”走走,沿途景区很多,打的也打不着,走到地铁站,将近一小时。</p> <p class="ql-block">傍晚打的</p><p class="ql-block">赶在日落前到达长江大桥南堡,晚霞透过云层,映照在青灰色的天空和钢铁大桥上,沉寂而壮阔。</p><p class="ql-block">桥头堡上的红旗和标语,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往事,而呼啸穿梭的列车,感受大桥不息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玻璃栈道,从玻璃栈道俯瞰江水滔滔,有些目炫。</p> <p class="ql-block">长江边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