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试读音频

在水一方

<p class="ql-block">🌹🌹🌹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继续读起🌹🌹🌹</p> <p class="ql-block">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p><p class="ql-block">27,原文:</p><p class="ql-block">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p><p class="ql-block">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之彼,以表治理,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p><p class="ql-block">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所以外感致病因素伤害人体,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与邪在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技术较差的,至邪在肌肤才治疗;又更差的这些,在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传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 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气,侵袭了人体就能伤害五脏;饮食之或寒或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感受了就能损害皮肉筋脉。</p><p class="ql-block"> 所以善于运用针法的人,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太过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期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时进行治疗,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查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查五色的浮泽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何腑的病,诊察寸口的脉,从他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就没有过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