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读后感

Jhsen

<p class="ql-block">  读完《底层逻辑》这本书后,给我映像最深的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并不是财富、自由......而是看待问题的态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更需要这种“底层逻辑”来处理身边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万事开头难。在处理一件事情之前,首先对于问题的认知是必先考虑的。方向错了,那么走得再快,也无法到达终点。书中以“议题”形式总结问题的实质,强调了“议题”错了,就会越想越错。在生活中,又何尝不会有这样的例子。如最近播放一部电影《保你平安》,一句当真的流言蜚语,给清纯的癌症少女带来多大的伤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静下心来,考虑考虑这个问题的正确性与否,甚至比将问题解决更为重要。一场辩论赛的论题都不严谨,那么再精彩的辩论都是浪费口舌。</p><p class="ql-block"> 拆解问题,才会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其中的拆解,当然是越精确、越全面越好。书中谈到:“所谓糊涂,其实是不懂分类逻辑”。也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分类。但这里所说的分类,并不是无意义的瞎胡闹的乱分。分要掌握度,也要掌握量,度是指我们把问题拆解的程度,并不是越细越好,分类过度细致,反而耽误解决问题的时间;量是指拆解问题的数量,这个数量一定要把握住,既要全面,又不能冗杂。其实,人生何尝又不是一次次的拆解呢,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时段都有每个时段的责任,每个时段又有着各自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中谈论到:在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验证其正确性,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一步步的验证。必须从事实出发,有理才有据,有据才有法。关注一个人是否真心待你,同样需要一起经历的检验。患难见真情,得意时,是朋友认识了我们;落难时,是我们认识了朋友。</p><p class="ql-block"> 书中最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并持之以恒的运用这种方法——《底层逻辑》去看待问题。说得通俗点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用最简单的方法去最直观、最有效的解决身边的问题。或许这种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但只要秉承这种思想,持之以恒去训练,作者相信终会有成熟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万事万物,皆在思绪中转化,问题亦是在成长中不断总结,不断提炼,最终化成自己所熟悉的经验。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吃亏的是岁月,吃亏的是经验。愿闲暇的你,能够静下心来,阅读阅读这本《底层逻辑》,不求甚懂,只求在往后的岁月里,多一丝积累,多一点财米油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