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丽江

人淡如菊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理古城,我们踏上了奔赴玉龙雪山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阿杜导游是个三十多岁的东北小伙,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登玉龙雪山🏔️的注意事项。玉龙雪山最高海拔五千五百多米,目前可供游人登临的最高海拔为4680米,雪山上天气寒冷,氧气稀薄。为了保证我们游客的安全,虽然旅行社贴心的给每位游客赠送了一小罐氧气并租借了一件防寒服,但是,因个人体质不一样,阿杜还是建议我们在上山之前每人服用一瓶云南白药出品的高原维能口服液,再吸一大罐登山专用氧(一套120元,自愿购买哦),小罐氧带着备用。考虑到我们去年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塔公草原途径434省道(最高海拔4401米)时,出现的呼吸急促、头疼😩、呕吐🤮等高原反应,我和老公都自愿购买服用了一套。</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就绪,坐上景区电瓶车,我们来到了索道站,幸运的是我们团队抢到了大索道票。正当我们排队等待缆车🚡时,老天爷和我们开起了玩笑,下起了太阳雨。我想:完了,这次估计没机会看到雪山🏔️真容了!带着忐忑,又带着几许希冀,约摸等了二十几分钟,我们坐上了缆车。缆车🚡从海拔3000米的草甸出发,山里的天气就如孩子的脸,一会儿大雾弥漫,缆车外啥也看不到,宛若置身茫茫大海,一会儿又云开雾散,可以清晰的看到高大挺拔的各种松林杉树从脚下掠过,再往上行,就只能看到裸露的山岩和山岩上一道道冰川消融雪水流淌过后留下的深浅不一的沟壑,大约十多分钟我们到达了4506米高的雪山冰川观景台。可惜的是,观景台四处能见度很低,无法领略绮丽的峡谷风光和“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更无缘欣赏到玉龙雪山“日照金山”的奇观,加之我们还想挑战自己的人生高度,就没有在此处多做停留。</p> <p class="ql-block">  顺着山上的木栈道,我们拾级而上。也许是步伐快了些,没走几步,原本一点感觉没有的我就开始心慌气短,周身也觉寒气逼人,赶紧套上御寒的羽绒服,勉强走到了海拔4576米的小平台,为了不拖老公的后腿,我决定放弃继续前行,让他独自挑战4860米。只见老公身着单衣,健步如飞,如履平地(毫不夸张😂),一会儿便消失在依山而建的栈道上。我就在小平台上举目四望,亏得此时云雾🌫️消散了片刻,勉强看到了玉龙雪山的冰川一角,再一转眼,又风起云涌,变幻无常,雪山🏔️的峰顶始终淹没在云雾中。再看近处光秃秃的山石上,几丛黄色的、紫色的小花🌸在寒风中摇曳。我不禁感叹,在如此高的海拔上,居然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人生何处无风光”,这也许就是老天爷弥补了我未能继续挑战的遗憾吧。</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不长,二十分钟左右,老公就从海拔4680米处返回与我汇合。我问他:“能看到玉龙雪山的峰顶吗?”他说,山上云雾大,根本看不到峰顶,而且现在雪山🏔️遗留下来的远古冰川已经很少,已经绝非是我们想象中的雪山了,这也许就是人类碳排放过度导致气候变暖的见证吧。差不多要到约定集合的时间了,我们赶紧排队坐索道下山,谁知这一等,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由我们团第一个上山的变成了倒数第二个下山🏔️的(后来了解,我们这个团只有老公一人到达4680米,这估计要归功于他坚持天天锻炼)😂</p> <p class="ql-block">  坐上景区的电瓶车,一路直下,我们来到了蓝月谷。虽然时间已是晚上近八点,但由于时差,山下的天气又比山上好了许多,天色居然还有一点亮。蓝月谷弯弯的潭水就如一弯新月躺在玉龙山脚泛出幽幽的蓝光,显得十分静谧。就连流淌的叠瀑,也失去了艳阳高照时气势,显得十分娴雅。夜色初上,倦鸟归巢,这又是何等神仙人物的清修胜地呢?</p> <p class="ql-block">  出了蓝月谷,我们再次坐上旅游大巴赶回丽江,由于时间太晚,而且太累了,团员们或多或少出现一点高原反应,我们整个团集体放弃了观看《丽水金沙》的演出,各自回酒店🏨休整。</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的行程就是游览丽江之行第二站——束河古镇。大巴车上,阿杜告诉我们丽江以纳西族为主,纳西人以胖以黑为美,女孩称为胖金妹,男孩称为黑金哥。纳西族的房屋🏠也很有特色,以两层木结构楼房居多,其中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合院式建筑为其代表,每家都有一对镇宅灵兽霸王貔貅,一只立在屋脊正中,另一只则埋在对应的家宅地下。</p><p class="ql-block"> 丹凤含书,九鼎源泉之地——束河古镇,纳西先民较早的聚居地之一,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这里汇聚了众多知名5星网红店,饿了可以停下来尝尝束河小锅饭,累了可以停下来品品咖啡、晒晒太阳,还可以了解法国传教士、中国咖啡始祖田德能怎样把咖啡带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说句实在话,现在各个城市的古镇,人类开发的商业化气息日益加重,都先后失去了最初的古色古味,让我不想有太多的踏足。好在,束河古镇大都是纳西原居民商贩,走在麻石铺就的不算太宽的街道上,参观参观他们的房屋🏠,逛逛他们的小菜场,听听溪水流淌的淙淙之声,看看套着具有民族特色马鞍的马匹🐎,想想一千多年前马帮驮运货品在此物物互换的繁华场景,也不失为束河古镇的另一种打开方式。</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下一站我们要去高海拔的香格里拉,气温偏低,这次是跟团游,事先我也没有做什么攻略,只带了些夏季轻薄易干的衣物,于是就和老公每人买了一套厚一点的衣物(最终还迷航了,未追回😂)。俩人还在镇头纳西人开的小馆里吃了一顿早午饭,我点的是野生菌抄手,老公点的是他们家的招牌土鸡米线和一份丽江粑粑(我觉得跟千层饼差不多),汤的味道还真的鲜美异常,给个好评👍🏻这也算是作别束河古镇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