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5日上午,厦门市湖里区作家协会组织会员开展“温红色历史、守红色初心”文学采风活动,会员们先后参观了神山党员综合教育基地、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遗址、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等红色景点,走在现代繁华的都市里,耳听宣讲员黄国富老师的动人讲解,神游在历史的血雨腥风中,不竟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单位驻地就在神山附近,我们当时叫炮团,那时,晚上去炮团看电影,是我们最爱,特别是战争片,每当一面鲜艳的战旗插在敌方的上空时,总是热血澎湃、激动不已,却不料脚下这片土地,也曾发生过这么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5日晚上,一只突击连,趁着夜色,秘密向神山进军,正式打响了解放厦门的战斗。</p><p class="ql-block">突击队的船只悄悄靠近神山之时,被敌方发现,又恰逢退潮,船只被搁浅在滩涂,无法靠岸,危急时刻,战士们在红树林的掩护下,冒着敌人的炮火,弃船强行登陆,滩涂上乱石和红树林的枝条如锋利的刀片,割的战士们浑身是血,加上敌方猛烈的炮火,使战士们一批批倒下,最后在牺牲9名战士之后,旗手终于把解放厦门的第一面战旗插在了神山上,没有激昂的号角声,没有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激动人心的大场面,这面染着九名烈士鲜血的战旗,就这样在暗夜中飘扬,这是插上厦门岛的第一面战旗,从此,厦门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以前上学时,每天都要经过马垅,路边的大榕树总让人浮想联翩,没想到这大榕树下,确实有着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占领神山后,因为有不进入百姓家骚扰群众的纪律,饥肠辘辘的战士们,在马垅村的大榕树下,受到地下党组织的群众们的热情接待,她们煮了大锅的地瓜稀饭,挑到大榕树下,送到战士的手上,一场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场面在此上演,战士们吃饱喝足之后,抖擞精神,继续踏上解放厦门全岛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解放厦门岛后,因厦门处于对台前沿,长期处于备战状态,一直没有发展经济,直至1982年的10月15日,湖里方向传来几声炮响,从此再次改变了厦门市的命运。</p><p class="ql-block">第一爆那天,听到炮响,引的大家纷纷猜想:是金门方向又打宣传单了吗?还是炮战又开始了?在各种猜测中,晚上,新闻上说:这是特区建设的第一炮。</p> <p class="ql-block">小时不知这第一炮的政治意义,只知道从此开始之后,湖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山丘被铲平,记忆深刻的田野、菜地、果园、甘蔗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的厂房,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靠海的海岸,不断被填平,码头,越来越多,桥梁建了一座又一座,往来的船只,一艘比一艘吨位更大,电视不断地播放着,今天又有哪个国际集团来厦投资了,就在这眼花缭乱的变化中,从湖里区到思明区再到整个厦门岛,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现在,我们在厦门特区建设纪念馆里,听着特区故事,看着邓公:“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感受着展馆之外整个厦门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才知道这特区建设第一炮沉甸甸的份量,这是一场经济领域战斗的开打,虽没硝烟,却也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面红旗插上神山,马垅大榕树下的第一口饭,到特区建设的第一炮,湖里区的故事里没有名门望族故事的加持,只有炮与火的洗礼,有普通百姓善良、热情的故事,更有从零开始,敢叫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和千千万万劳动者脚踏实地的苦干实干,舍我取谁奉献精神,这些,现在,人们称之为——特区精神。</p> <p class="ql-block">突然想起苏东坡那首念奴娇</p><p class="ql-block"> 念奴娇.赤壁怀古</p><p class="ql-block">苏轼</p><p class="ql-block">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p class="ql-block">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 class="ql-block">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p><p class="ql-block">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p><p class="ql-block">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p><p class="ql-block">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p class="ql-block">行走在曾经再熟悉不过的角落,对于这片土地,有了不一样的感受。</p>